讲究“质疑”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强调改变学生被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倡导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来达到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的根本目的。教学活动中的“质疑”是指经过较理性地分析后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追根究底,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过程。它是创新活动的心理动力,是学生发展自我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已逐渐为科学老师在组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采用。笔者经历了一个阶段对“科学探究性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研究实践,通过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和谐氛围,讲究课堂质疑的方式、时机和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科学新课程改革对“授受式”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改进与发展,但因为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更多地开始关注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而依然轻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袁振国先生也有过这样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问题越少。”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和评价标准指导下,许多学生慢慢就形成了学习上的各种心理障碍:如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弱,根本提不出问题的自卑心理;有问题,但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的意图而受到教师指责,遭到同学嘲笑的惧怕心理;因教师包办太多,有“我不懂,教师会讲”的依赖心理;对教师有看法,学习没有兴趣,有问题也无所谓的麻木心理……由于这些心理障碍,使得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难以生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局面。带来了学习兴趣索然,科学素养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充满民主与和谐氛围下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心灵的解放,他们的思维才会活跃,才能主动发展。教学活动中产生“质疑”所需的心理安全氛围要求师生共同来创建。
   “质疑”既是指提出问题,并要求别人进行解答释疑的过程;还应包括给别人提出合理建议,让对方采纳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主体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相互完善探究过程,形成认真细致科学态度。根据质疑主体和受体的不同可以采取以下的组织形式:
  1.生生互质: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单打”,由其他学生对某学生发表的内容进行质疑。由于单人的思维能力有限,可能会有较多漏洞,再加上质疑受体为个人,受堂课时间限制,活动效率可能不高,所以这种方式宜在四人一小组的交流中采用。
  2.生组互质:是探究性学习过程值得大力提倡的一种质疑方式。由学生小组指派代表交流小组意见,班级其余各组进行质疑。由于交流的内容是小组集体的智慧,代表着全组的荣誉,本组人员会格外认真;而其它小组为了争先展示各自的不同发现,也会不遗余力,课堂气氛会十分活跃。
  3.师生互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经过一个阶段教学改革,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学生质疑能力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探究活动具有相对局限性。或者有时心有疑却问不明白,问不清楚;或者有时又指向单一,问不深入,提不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甚至有时的质疑内容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等。教师就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置换角色,探寻学生思考的源头,巧妙点拨,做学生产生问题的“助燃器”,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联系点。
  新课程改革指出,探究性学习是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科学探究主要是以学生实验研究的方式开展的,因此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质疑可以更多结合学生实验过程进行。
  1.“质”在设计方案过程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始步。当问题被提出以后,就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作出假设,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去研究。日常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能力特点不同,优化组合成多个学习小组,明确组长及其职责。课上让他们各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并设计实验,教师则和其它组的同学针对典型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等提出质疑,促使他们把实验设计得更科学合理。
  2.“质”在观察现象过程中: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直接和感性经验相联系。从现象到分析比较、推导得出结论,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理解学会。在研究“热空气的性质”时,我准备了许多“结构性”强的材料,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塑料袋:其中有的塑料袋很厚重、有的上面漏气、有的太小……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发现袋内空气加热后松手并不上升,看看人家,比比自己,很快找出答案,重新寻找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研究。这种经失败挫折后再质疑反思,重新实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印象更深,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和掌握的科学知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3.“质”在分析结论过程中:有些实验,从现象中很难得出抽象的结论,要一步步按严密的逻辑思维去推论,这种实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还是以研究“热空气的性质”实验为例,学生观察到了塑料袋膨胀上升的现象,一时难以利用热空气性质解释,我是和学生这样设计问题来推导的:①袋子里原来有什么?②袋内装入冷空气后松手会怎样?③当袋内空气受热后,袋子变大说明什么?④现在袋内充满了热空气上升了,说明轻的东西应该是什么?通过这四问得出“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性质,教师这样的质疑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老师铺设的台阶中一步步走上本不可及的成功。
  哲学家波普尔在《研究的逻辑》著作中提出:科学的发展是始于问题,并终于问题的无穷循环。在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中讲究“质疑”,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初三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时间紧。作为中考份额中分值较小的学科,学生不可能抽出大量的课外时间用在历史的学习上。因此,对于大部分初三同学来说,学习历史的时间主要依赖于课堂的时间。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高效掌握世界历史的知识,就成为我们广大历史老师面临的问题。本人根据多年初三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  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  世界历史,内容庞杂,千头万绪,面广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音乐教学,为传统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随着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普及,很多认识方面、理解方面和课堂设计方面的问题相应而生。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是否合理,对完善音乐教学理论和规范音乐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效果差、效率低、成绩不佳、实效性差的结果,并不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所固有的问题,主要还
关注点:来自世界各地13个国隶和地区的120多隶企业参加了展会10月31日,2007中国水博览会在江苏省苏州市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水利部部长陈雷、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分别在开幕
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是探索,数学的本质是在探索中蕴酿新的智慧。有人这样比较数学和其他学科,“只有数学,每一代人都能在旧建筑上增添一层楼”。正因如此,数学大厦愈发坚固,数学之树愈发葱茏。如果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力求探索,在探索中酿造观察、逻辑推理、致力创新等数学品质,那么我们就找对了学习数学的门路。下面择取两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在尝试之中探索  例如,在△ABC中,∠A=α。∠ABC与∠ACD平分线
由于螺栓之间存在弹性交互作用,采用力矩方法逐个加载螺栓难以获得均匀一致的预紧载荷。试验研究了顺次及交叉多轮加载方案下螺栓的弹性交互作用规律。螺栓采用8根M20×1.5
南宋陈善在谈到读书经验时说:“读书需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所谓入书,就是真实、确切地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所谓出书,就是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用得灵活,用得透脱。  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除教给学生基础性的语法知识外,主要任务就是在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既能入得书,又能出得书。  首先,引导学生入书。  情感体验法
日记这种文体离学生的生活和心灵的距离较近,最易引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必要先培养学生的日记习惯,由潜入深,表扬鼓励,故意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着学生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而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一个地方的环境承载了太多的内容,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环境作为支撑.惠州作为华南地区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
伍继延,1964年5月8日生于湖南省湘阴县,现任湖南湘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重庆校友会副会长、重庆湖南商会首届会长等职。2008年获得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人物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