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与“学”的和谐中实现“自主阅读”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活动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丧失主导作用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只有尊重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选择,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教学环境中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和敢争敢辩,同时由教师引领、指导和点拨,才能使“教”与“学”落到实处,最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在语文教学中,“自主阅读”的引导能使“教”与“学”达到统一、交融与和谐,为学生较好地学习语文奠定基础。
  一、巧用恰当的方法,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斯杰指出: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的目的有关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学习中。可见,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灵活多变、富有情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
  1.巧设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急于了解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特级教师王美卿就从讲故事入手:“乌鸦口渴了,十分想喝水,它东找找,西找找,终于发现了水,可是瓶口小,水又不多,怎么办呢?”停了片刻,王老师说:“让我们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这样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为下一步教学的交流和互动打下基础。
  2.交流情感,增强阅读兴趣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必须借助情感,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时,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泼水节的场面,把学生引入欢乐的情境中,使学生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接着,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请学生说说泼水节中的难忘瞬间,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表达愉悦的心情、满心的祝福和对泼水节的钟情。由此,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巩固和增强。
  3.幽默点缀,使阅读更加快乐
  英国学者M.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有时一句充满鼓舞的话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个夸张的动作能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因此,应把幽默引入“自主阅读”中,使语文课堂充满笑声。为此应恰到好处地运用俗语、谚语、顺口溜、广告和动作等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拓展思维,丰富联想。
  二、创造广阔的时空,提供“自主阅读”的天地。
  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是“时间”和“空间”,它们为学生提供思想伸展的契机。
  1.“自主阅读”中的“时间”
  在课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在课后,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特级教师薛法根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体会平实文字中蕴含的厚重感情。在这节课上,薛老师给学生安排的阅读时间是11分钟。对于整节课有限的教学时间来看,这11分钟所占比例较大,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精妙,这11分钟非常必要。
  2.“自主阅读”中的“空间”
  在课上,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单位时间内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所以,学生既可选择阅读内容,又可选择阅读方式。信息技术的运用既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阶梯式素材,又可让学生在远程视频、音频的支持下进行阅读交流,进而拉近课文与认知的距离,淡化生活与课堂的界限。
  3.“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逐步加强的,所以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初期,教师应在方向的导引、学习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提出建议,确保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使教师在“自主阅读”中的引导更为有力。
  三、实施多样策略,传授“自主阅读”方法
  只有学生掌握了“自主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主动获取知识,才能当好真正的主体。因此,“自主阅读”应体现“教”与“学”的统一、交融与和谐。
  1.朗读与交流
  在“自主阅读”中,最常用的有效方式是“朗读”和“交流”,朗读是“得”和“悟”的基础,“交流”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朗读”和“交流”,学生的“自主阅读”更加精彩。
  2.质疑与探究
  在“自主阅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品质是“质疑”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在探究、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咀嚼文本所呈现的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就这样,在质疑、释疑和存疑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积极讨论的“自主阅读”。所以,通过“质疑”和“探究”,学生的“自主阅读”会更加生动。
  3.欣赏与感悟
  学习语文要懂得体会和感悟,阅读文字应学会欣赏和感受。因此,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中引领学生用心读书、融情入文和旁观凝思,从而使“教”与“学”达到统一、交融与和谐,令语文学习更加深入和细致。
  “教”与“学”的统一、交融与和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自主阅读”既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又是对教师教学的更高要求。因此,只有语文教师心中有准绳、眼中有学生、手中有书本,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索、不停成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
其他文献
图书印制(印刷装订)质量是图书整体质量的一部分,是实施图书精品战略和落实《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那么,出版社如何提高图书的印制质量呢? 一、高度重视印制
信息技术与中职英语教学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创设英语交际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英语交际训练,有益于学生理解单词和语篇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情境创设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真正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中职英语教学
在电大教学中,“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理论较丰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那么,如何实现“组织行为学”的有效教学呢?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框架案例”教学法比较行之有效。  一、“框架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逻辑性,呈现出具有规律性的框架形式。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将遇到的内容分别纳入对应的“框架”之内,这样不仅加强理解、利于记忆,更能使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在“组织行为学”的
期刊
最早在国内出现的是GVG的PDR100,、200视频服务器,它采用Motion-Jpeg的压缩方式,通道数少、图象质量高、数据文件大,在当时的小容量硬盘时代,主要应用于转播车录制及少量广告
一、当前病毒发展趋势rn智能型rn许多新病毒(包括蠕虫、木马和黑客工具等恶意软件)都是利用当前最新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技术实现的,它们易于修改以产生新的变种,从而逃避反病毒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3G牌照的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一部分,移动终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移动终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运营商业务
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城市的关键,而地方高校要培养创新城市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指导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其次要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