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手来亮出自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是数学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与合作者。每一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配合自己,积极回答问题。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数学老师这样的初衷都能实现。如果一定要想学生能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就必须促使他们积极主动举手发言,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从而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达到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关键字:课堂;课堂效率;积极性
  课堂是老师为学生传道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怎样在一堂课上得到高效的学习。高效课堂的第二个要素是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很长时间,很多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不能主动积极的举手发言,及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入初中特别是初三学生更不能举手发言。但是小学阶段为什么学生都能很积极举手呢。其实实施一些鼓励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如何把这种机制发挥其最大效果,必须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
  1. 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各种状况。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生活状态等综合因素,进行沟通了解。尤其是对于留守儿童、单身家庭的孩子们多给予关爱,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 要取得学生的认可与共识。要学生体会到多举手优点:锻炼语言能力、培养积极主动性、建立自信心、有助于思考和解疑。只有学生主动了,大脑兴奋了,才能尽快接受教师的知识,才能在大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跟上了老师的讲课思路可以使学习变得更扎实。
  3. 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比较敏感的时期,举手回答问题在很多学生心中会有压力,怕说错,缺乏勇气和自信;有些学生是不在意,不积极配合老师的提问,尽管答案已胸有成竹但态度上并不积极,所以我们要让一部分同学起到带头作用,然后带动其他的同学也敢于踊跃发言,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4. 要找个别性格内向腼腆,不愿与他人交流的学生谈话,鼓励他们多说多做,在课堂上能把手举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部分学生由于胆小,内向,非常害羞。课堂上虽然能自主思考,但缺乏举手回答问题的勇气,从而不敢举手,不愿发言。针对这些学生我们可以在个别提问时多提问,及时鼓励,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发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5. 多表扬举手同学。我们要鼓励他们多举手,不吝惜表扬,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回答正确时我们鼓励他积极思考;回答不准确时我们鼓励他思考的思路和方法;回答不正确时我们要鼓励他的勇气。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肯定,这样他们才会有变得更好的动力。
  6. 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不当之处,要及时调整措施,达到优化。在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下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开学几节课下来还是没有举过手,所以课上我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同时报上自己的姓名,便于我认识,时间限定为一个星期,到时如果还有我不知道姓名的学生我会单独查找、调查原因。
  在要求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同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提升自身素质,更新理念,使学生善思乐学
  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上课的激情,对学生的关心,这些都是增强学生与老师互信,这不仅让学生喜欢你,更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是让学生举手发言的基本条件。其实只要老师能理解当中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很容易做到的。
  二、 教学方法要灵活,激发兴趣,使学生想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一个人潜能的最大动力,也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润滑剂。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接受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一旦被激发,就会变得精神抖擞,注意力随之增强,思维敏捷,逻辑推理能力及记忆能力也会随之增强,能够使人心情愉悦,对学生积极主动并能坚持下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墨守成规,要改变方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技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运用,使学生爱上你的课堂。
  三、 课堂提问要有效,难易适度,使学生愿举
  1. 问题数量要少而精。提问要有价值,切记满堂问,问的要适时,避免出现“是不是”“对不对”没有价值的问题,避免问题过于频繁,要达到“精问”促“深思”的目的。
  2. 提问目的要明确。课堂提问要清晰,避免过于宽泛,让学生不了解问题的意图,抑制了他们的思维,打击学生的兴趣。同样也避免问题过深,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记得有位教育家说過“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所以研究学生是备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样才能层层递进、层层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路,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后就能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独立地思考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感受到对学习喜爱。自然对学习就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就能积极参与举手发言。
  四、问题难度要适度,兼顾全体学生
  如果只在意题目的难度,班级里只要几个学生能回答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同时也严重挫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层教学,使问题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就能让后进生有事可做,有能力做,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针对不同的学生也要设计不同的提问方式,可以变相提问,也可以提示性提问,让每个被提问者都能感受到思考问题的乐趣,自我能力的展示。
  总之,想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举起手来,我们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良性循环,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更好。当然,要真正想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发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主题班会是一个班级精神文化的引导,主题班会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和生活怎样进行的好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好的道德品质的好方法。现在提倡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共同发展,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德育工作也是教育中的一部分,而主题班会就是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途径。奏响主题班会的主旋律,积极地探索中职德育工作中有效的形式,促进教育不断改进,学生不断成长。  关键词:主题班会;
摘 要:近年来,集体备课越来越成为高效课堂的关键词。不可否认的是集体备课确实极大地节约了老师的备课时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但集体备课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将团队备课和个人智慧很好结合,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快速成长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各地各校都在逐步尝试集体备课这一备课形式。当然,集体备课是集中一个备课组各位老师智慧的火花,采各家之长处,既节约了时间,又
摘要:本文通过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内涵的阐述及当前影响儿童创造力的因素进行探究与分析,结合陶行知理论,尝试提出了培养儿童创造力的几点方法:1. 贯彻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三个需要”;2. 将“六大解放”运用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去;3. 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条件开拓儿童视野,埋下创造种子。  关键词:创造力;儿童;研究与指导  陶行知是中国创造教育实践和探索的先驱,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理论的
摘要:古诗文教学要重视课堂诵读,要让学生尝试吟咏。教师要勇于率先示范诵读、读讲结合;进而让学生模仿着读,最后能够诵读。诵读有助于领悟古人作文的生气腔调。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语感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诵读,而诵读包括了吟咏、朗读和背诵三个基本因素。自现代以来,“诵读”一词在语文教育界淡出,取而代之的是“熟读背诵”“朗读”“背诵”等词语。故而,在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古典文学文本的理解
摘 要: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人在小学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作为教师,谁都明白“师爱”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洒出的“师爱”不值得一提,但是,对于他,或她,却很重要,也很需要。  关键词:师爱;需要;重要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人在小学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相对来说是较为枯燥的,为了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阅读教学板块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虽然读与写都是语文阅读学习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并不能脱离统一整体,这就需要以阅读能力为基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写作促使学生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促使读与写能够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阅读技巧及知识,从而不断拓
摘 要:《卖花女》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经典作品,这部戏剧作品曾在1938年就被翻拍成黑白电影,并先后的被改编成歌剧、音乐剧等形式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本篇以1956年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这一版本的电影为切入点,不涉及这部经典戏剧本身的文学赏析,只是对剧中的英语方言这一剧情的元素进行分析,并探索英语方言的社会意义,和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存在方言的,无论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还是其他的英语国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出现,教育机智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如果想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这个复杂多变的课堂动态系统,把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那么前提就是必须对教育机智进行掌握。对此,本文专门针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师的教育机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机智;新课改  一、 教育机智的概念  人们平时对于教育机智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所谓教育机智指的就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面对非
摘 要:《家具快速表现》是我校家具设计专业新开课程,对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就教学现状、课程的含义与作用、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教学案例)、课程的意义与展望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该课程对于家具设计专业的意义,以期取得更大的突破。  关键词:家具设计专业;《家具快速表现》;新课程  一、 新课程设置,教学现状  我校针对家具专业二年级学生新开《家
摘要:试题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发挥了引导中学教学的积极作用,文化生活的试题特点研究,探寻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研究特点;探寻;有效策略  2017年普通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全国Ⅰ卷)反映高考内容改革精神,通过适当的试题立意、素材选择、情景建构和问题设置,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发挥了引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