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一词应如何理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f107893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第二次出现在“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笔者认为两处“外人”应该作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前者指的是“陌生人”,而后者指的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如此理解才符合《桃花源诗并记》的本意和诗人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桃花源记》 “外人”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中“外人”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第二次出现在“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此书中所作注释是:“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意即两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对此,笔者认为两处“外人”应该作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现不揣浅陋,冒昧提出,请方家指正。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写“武陵”“渔人”眼中所见到的桃源之中的人。此处,“外人”一词不应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该理解为“世外之人”即在“武陵”“渔人”眼中,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与“渔人”所处现世不同的外世之人。为何如此理解?从全文所写内容看,《桃花源记》为我们虚拟了一个与世隔绝、“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其中之人从“秦末”(公元前206年之前)入居其间,至晋太元(公元376——公元396年)中,已历时500多年,其间他们过着一种与外世完全隔绝的生活,这由文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与外世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以得到证明。在这50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历史已经经历从两汉、三国到魏、晋的重大变迁。这种历史的沧桑变迁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服饰作为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晋代人的服饰同秦代相比,应该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桃源之中的人,由于与外世隔绝的封闭式生活,外部世界剧烈动荡的时代变迁,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就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平静的封闭环境,使他们的生活仍然停留在秦末那一特殊时代,他们的服饰,受不到外界时世变化的影响。可能仍停留在秦末状态,或变化很小。桃源中的人不可能在经历了500多年与世完全隔绝的生活之后,其服饰与历经沧桑变化的桃源外的人保持惊人的一致,他们的服饰与“武陵”“渔人”的服饰,一定存在着极大极大的差别。这才导致了在“渔人”眼中,他们好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悉如外人”,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外星人”。试想,对“渔人”来说,如果在桃源之中看到的是与自已一模一样生活着的人,那他只会为其中的美景所感动,不会产生更大的好奇,不会去“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他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所看到的是一个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他们的生活习惯(包括服饰方面)、分配方式、社会关系等都与“渔人”所处的时代,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最明显、最直观之处,可能正好表现在各自不同的服饰衣着打扮上。在没有摄影、录像等现代技术的晋代,一个人眼前突现出现了一个与自己服饰衣着相去甚远的人,“惊为天人”就决不是无稽之谈,而是必然之举,不足为其了。也正因为此,不仅“渔人”是这样,桃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就显得非常合理而且自然了,因为在他们眼中,与自己服饰衣着相去甚远的“渔人”,简直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人”了。这里“外人”即陌生人之意,旨在强调桃园中人与外界之人服饰上相去甚远,一为印证其古风犹存,二为证明其避世之深。其诗中有“衣裳无新制”句,与此相应。“无新制”并非衣着破烂,无新缝制之衣,而是说衣服仍然保存了秦之古朴样式,而无当时流行之服饰。
  因此,此处的“外人”应该理解为“世外之人”即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只有如此理解,“渔人”出桃源后“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字”的行为,和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的举止才顺乎自然而合乎情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是“渔人”离别时,桃源中人的叮嘱,这里的“外人”即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正反映了桃源中人视“渔人”为外人,不愿受到外人的打忧,不愿进入现世,而希望将自身封闭起来,过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生活的愿望。这也正是身处乱世,与黑暗现实格格不入的诗人陶渊明的美好愿望。
  因此,《桃花源记》中的两个“外人“应该做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才更符合《桃花源诗并记》的本意及诗人的思想境界。
  作者单位:甘肃古浪县第五中学;甘肃古浪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上星期,我们进行了一次自测考试,用的是襄阳五中出的稳派试卷。作文题是一个给材料命题作文,要求以“逃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我带的一个理科生交试卷的时候特意嘱咐我,说:“这篇作文用尽了我毕生的心血,您一定要看看。”  后来改作文的时候,我特意找出这位男生的试卷,认真阅读了他写的作文。这孩子写的是记叙文,主人公是一只威武勇猛有谋略的公鸡,这只鸡本来被关在笼子里,但随着笼子里的鸡数量不断减少
【摘 要】文言文教学中古汉语的字词处理方法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固定模式,提出了适度的“架空分析”的个性化教学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指出“言”“文”并非需要时时并重,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可以偏一,以期达到教学重点突出的效果。  【关键词】文言文 字词教学 架空分析     在某次以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为课题的市区高中语文优课评比赛中,有一堂颇有个性的课引起了
【摘 要】文学作品解读题是高考语文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学生普遍得分不高的情况,对这类题目的答题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概括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公式”,让学生便于掌握。  【关键词】文学作品 阅读 审题 答题    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文学作品题满分为22分,是基础题中的重点,但学生得分率都偏低,其难度可见一斑。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我连续七年指导高三的经验,试着让文学作品解题能“公式化”——
记得世界最短的一幕戏,是这样的。  (幕启,边境附近山间一幢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坐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流亡者进屋了)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正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悬赏多少?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幕落)  这个戏剧的矛盾冲突很显然,一个流亡者被追捕到边境,显然面临着饥寒、生死考验,找到小木屋里的山里人本来是希望得到救助的,救还是不救?山里人选择义还是利?
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刻认识到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口头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是开掘学生潜能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关键是教师要把“说话”教学贯穿入课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三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塑造的“烛之武”“邹忌”“触龙”就是学生学习说话艺术的典范。我上课时,在要求学
【摘 要】“云”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在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搭配及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各不相同的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论述了“云”意象丰富而复杂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古诗 意象 文化意蕴    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喻义。这里笔者无意对“云”的文化意义进行全面的考察,仅就其在中国文学里的表现作一个浅浅的勾勒。  祥瑞之征兆 史载“黄帝将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让沉闷已久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然而由于人们对新课标认识理解的不到位,致使分组讨论这一时尚而实际的教学手段又陷入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评教者对分组讨论认识的不合理  新课标的宗旨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使学生从课堂中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小组讨论的意义也在于此。但是,许多的评教者却不把学生从分组讨论中得到了什么、这堂课通过讨论达到了什么目的作为评价准则,而
“问”,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智慧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快乐的思维驿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有效追问,其实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的微型诠释。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更加体会到有效追问带给课堂的精彩。  一、有效的纠错追问能让学生迷途知返  叶圣陶曾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2012年作文高考中,浙江卷采用了论辩型的作文题。所谓论辩型作文就是让考生就一个事件或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这种论辩型题型,因为列举了多人的看法,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相信在2013年在各地高考中还会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请看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凭借,也是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园地。因此,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就应该文辞优美,文理绵密。然而,在教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发现六处需要推敲和雕琢的地方,有待共同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材 翻译 商榷    王元化先生说:“凡读书不可求快,而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我认为,作文(包括翻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