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特点、问题和趋势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近十年(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立项的基本特点、主要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发现,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立项数量和立项率整体上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立项类别分布广泛,研究单位和主体多元化,立项地域覆盖面广,研究主题广而集中。针对青年研究力量薄弱、单位分化明显、地域分布差距大和基本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未来应加大对青年研究群体的支持力度,统筹单位优势提升整体研究实力,利用地域特色强化不同区域合作和凸显职教特点推动研究的科学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基本理论;研究趋势
  [作者简介]孔巧丽(1983- ),女,河南兰考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广东  广州  51148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人工智能时代高职教育的定位、功能和变革”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GWTSCX070,课题主持人:樊明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2-0020-07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作为职业教育领域代表最高研究层次和水平的课题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难点和发展方向。2010年,国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启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通过统计分析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数量、立项类别、立项单位、立项地域和立项主题,总体上可以呈现近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对于把握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课题立项数量和立项率呈现波动提升,研究形势大好。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整体情况可以用立项数量和立项率两个维度来反映。立项数量可以直观反映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由下页图1可知,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共立项489项。整体来看,立项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十二五”期间立项208项,“十三五”期立项281项,同比增长35.96%。具体来看,在不同年份又呈现出小幅下降情况,“十二五”期间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情况, 2013年的30项是最低的,“十三五”开局年大获丰收,达到60项,接下来呈现小幅下降、上升、下降的情形。立项率为职业教育课题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总数之比,可以反映出职业教育课题的变化趋势及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的重要程度。由图1可知,不管是在总体上还是具体年份的立项率方面,均呈现立项率与立项数量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近十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共立项4545项,其中职业教育课题立项489项,年度平均占比10.76%。“十二五”期间,只有2012年立项率超过近十年年平均立项率,“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有4个年份的立项率均超过近十年年平均立项率。总之,从近十年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数量和立项率来看,呈现出波浪式上升的整体趋势,说明职业教育研究方兴未艾。
  2.课题立项类别分布逐步广泛,研究潜力无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立项类别分为国家招标课题、国家重大课题(2015年新增)、国家重点课题、国家青年课题、西部项目(2018年新增)、教育部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青年课题。分析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类别、各类别在职业教育立项总数中的占比、各类别在全部学科同类别立项数中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职业教育类课题的研究广度和研究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489项职业教育课题,分布在国家重大、国家重点(含招标)、国家一般、国家青年、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课题等全部立项类别中,立项数分别为1项、6项、131项、36项、6项、215项、94项。国家级课题立项中总数为180项,占职业教育类立项总数的36.81%,占比最高的是国家一般课题,为26.79%。教育部课题立项数为309项,占职业教育类立项总数的63.19%,占比最高的是教育部重点课题,为43.97%。由表1可知,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全部学科各类别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占比较高的是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课题,分别达到13.04%、14.8%和12.53%。而国家重大课题和国家青年课题同类占比较低,分别为3.85%和5.63%。综上所述,总体上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分布广泛,各类别立项数量占比不均衡,不管是在职业教育学立项总数中的占比还是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15个学科同类别立项课题中的占比,普遍呈现出教育部立项课题占比较高,国家级课题占比较低的情况,说明研究潜力无限。
  3.课题立项单位日趋多元化,高等院校成研究主体。对近十年立项的489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单位的隶属系统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课题立项单位分布十分多元,具体涉及普通高等高校、职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包含“双一流”高校(包括“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专业高校)、地方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业高等学校包含职业本科院校、“双高”院校(包括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高职院校)和普通高职院校。由表2可知,立项单位排在前三名的是地方高等学校、普通高职院校和“双高”院校,立项数分别为124项、102项和96项,立项率分别为25.36%、20.86%和19.63%。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立项数分别是220项和200项,占比分别为44.99%和40.9%,是全國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单位的主力军。对近十年立项数量最多的单位进行排名发现,排名前五的11个单位基本以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详见表3。具体来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最早建立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排在第一位,立项数量20项,遥遥领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江苏理工学院紧随其后;排在第三位的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已于2015年升本并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在1400多所职业高等学校中,“双高”院校立项数占到职业高等学校立项数近一半的比例,发挥了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立项占比分别为8.39%、0.61%和5.11%,是职业教育研究需要加强的重要力量。总之,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单位分布多元,研究主体十分广泛。   4.课题立项地域覆盖面广,华东、华北等地区成研究主力。通过统计发现,近十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489项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区域已经遍布国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依據我国的自然地理分区,分别对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立项数量进行进一步统计发现,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立项数量分别是191项、99项、74项,分别占职业教育立项总数量的39.05%、20.25%、15.13%,三个地区立项之和占总立项数量的74.43%,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中流砥柱区域。从独立的行政区域来说,立项数量排在前十位的省份依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北京市、湖南省、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湖北省和重庆市,十个省份的立项总数达347项,占职业教育总立项数的70.95%,详见表4。综上可见,职业教育立项数量多的地区或省份要么是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先进,要么是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比较快速,或者说二者兼具。可见,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总之,近十年职业教育课题立项遍布全国,华东、华北等地区立项数量突出,成为研究主力。
  5.立项课题研究主题广泛而集中,聚焦人才培养、职教特色和国家重大战略。立项课题的研究主题分布反映出近十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由图2可见,近十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标准和评价、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农民工培训、教师发展、专业和课程建设、职业教育扶贫和职业教育治理等。从立项数量来看,人才培养的研究立项数量最多,为107项,占总立项数量的21.88%,这与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现状相呼应。立项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标准和评价研究,均是56项,分别占总立项数量的11%。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特色,体现类型教育的重要特点。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职业教育的质量意识逐步被提上日程,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等研究主题得到学者的关注。排在第三位的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立项45项,占总立项数量的9%。排在其后的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农民工培训和职业教育扶贫等主题均是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回应。总的来说,立项课题分布比较广泛,但聚焦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和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
  二、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
  统计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基本情况,通过各维度、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15个学科中占据了一席地位,但也存在高级别立项数量较少、立项单位分化明显、地区分布差距较大、立项主题依附政策热点等问题,在以后的研究中还要更加重视,使职业教育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职业教育课题整体立项级别较低,青年群体研究力量薄弱。近十年立项的489项职业类课题中,立项级别涵盖国家重大、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国家青年、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等类别。其中立项率最高的是教育部重点课题,占比达到43.97%,其次为国家一般、教育部青年、国家一般、国家重点、西部项目和国家重大。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之和占比高达63.19,总体呈现出立项级别较低的情况。国家青年和教育部青年占比分别为7.36%和19.22%,二者之和为26.58%,说明青年研究群体力量较为薄弱。
  2.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单位分化明显,职业院校研究力量分散。近十年立项的职业教育类课题隶属单位分化比较明显,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立项数分别是220项和200项,占比分别为44.99%和40.9%,二者之和达85.89%,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立项单位的主力军。相比2011—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情况,近几年高职院校的立项数量和占比明显提升。科研院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职学校等单位立项率较低,在当前职业教育更多依靠政策导向的大背景下,科研院所和教育行政部门研究的弱势容易让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缺少话语权。职业高等学校的研究在面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可以和普通高等学校相抗衡,但是立项总数排名前11的单位中,有9所普通本科大学和2所科研院所,没有1所职业高等学校,说明职业高等学校处于普遍开花但还有形成突出的可持续的研究中心。职业院校作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需要较强的研究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
  3.职业教育课题研究区域分布呈现明显不均,省域差异较大。从地区划分来看,近十年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分别是191项、99项、74项,分别占职业教育立项总数量的39.05%、20.25%和15.13%,三个地区立项之和占总立项数量的74.43%,排在后四位的依次是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这四个地区的立项数量之和为125项,占比25.57%,四个地区之和远少于华东地区。从省级行政单位来说,立项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依次是江苏省、浙江省、天津市、北京市、湖南省,立项数量分别为55项、48项、39项、36项、36项,五个地区的立项总数达214项,占职业教育总立项数的43.76%;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安徽省、黑龙江和吉林省11个省(自治区)共立项34项,占总立项数的6.95%。总之,不管是从地区划分来看还是从省级行政划分来看,都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各个地区和各个省份存在较大差异,这也说明了职业教育科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4.职业教育研究偏向政策热点领域,基本理论研究需要加以重视。从近十年的研究高频词来看,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标准与评价、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治理和教师发展等都是职业教育政策中的热点和焦点,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扶贫等都是国家战略和社会热点问题,可见职业教育研究受政策导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左右比较明显。国家政策的强力牵引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为职业教育发展增强了适应性和发展动力。然而,一些涉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来加以澄清,比如如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吸引力、职教高考制度的改革、职业教育的历史传承与国际接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逻辑及具体实践、职业教育的学科建设等。只有深入探索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才能引领职业教育发展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体系化的轨道。   三、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未来趋势
  2019年初,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职业教育逐步开启了“双高”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时期。结合对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的分析,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将呈现如下趋势。
  1.支持重点群体:加大对青年研究群体的支持力度。近十年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数量和立项率呈现波浪式整体上升的趋势,西部项目、教育部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青年课题的立项率在同类别课题中的占比分别达到13.04%,14.8%和12.53%,这说明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类研究的关注和重视,而国家重大、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和国家青年课题在同类别课题中占比普遍偏低,说明职业教育的研究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青年课题和教育部青年课题在职业教育所有类别课题中的立项率都是比较低的,一方面说明在职业教育内部青年研究群体数量不足,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青年群体的培养;另一方面说明相关课题管理部门对青年群体的关注不够,资助力度不足。
  首先,国家要大力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和硕士人才的培养。据统计,职业教育领域2015年到2019年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由7502名增加到9876名,增幅达31.6%。但是,相对于1400多所高职院校来说,相对于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来说,这些接受严格的专业学术训练的高学历研究型人才依然显得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高水平工科大学对职业教育青年群体的招生规模和培养力度,为职业教育研究储备充足的后备研究力量。其次,相关课题管理部门应加强统筹,在课题立项方面适当向青年研究者倾斜,给青年群体更多的政策支持、机会支持和资金支持,激发职业教育研究的热情和动力,助力青年研究队伍的快速成长,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协同研究单位:综合单位优势提升整体研究实力。近十年489项职业教育课题,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立项数分别是220项和200项,占比分别为44.99%和40.9%,形成了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势均力敌的两支重要研究力量。但是,研究单位有2个的立项课题只有1项,即2020年立项的国家重大课题 “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立项单位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加快完善,中职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甚至是行业企业单位的合作研究必然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趋势。
  第一,职业高等学校应加强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合作研究。普通高等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学理基础方面有自己的优势,有大批的资深学者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研究团队实力强,职业高等学校在实践探索和理论验证方面有深厚的基础,两大研究群体进行联合攻关,不仅可以深入探索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难题、纾解痛点堵点,而且可以大大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第二,职业高等学校应加强和中职学校的合作研究。随着生源的减少和人们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中职学生群体会成为职业高等学校的重要生源,职教高考的改革和中职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衔接,也会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领域。第三,职业高等学校应加强和行业企业的合作研究。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跨界性,随着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增强,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成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合作研究必然成为重要的合作方式。
  3.拓展地域空间:利用地域特色强化不同区域合作。职业教育课题的立项数量和立项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数量、研究团队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都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高地,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的研究实力就明显弱一些。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差距不可能快速消除,但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工程,尤其是职业教育作为与当地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不应受历史和现实原因的限制而得不到重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其他地区没有的产业优势,立足地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加强不同区域的合作,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第一,要继续并加大对西部项目的立项支持力度。2018年,国家增设西部项目,因为增设时间只有2年,目前西部项目在职业教育课题中的占比还比较低,只有1.23%,而职业教育课题占所有西部项目的比例已比较高,达到13.04%,说明国家在增设的西部项目中对职业教育領域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未来,需要继续并加大对职业教育类西部项目的支持力度。第二,西部地区应利用政策和资金优势与研究实力强的东部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例如,可以邀请华东、华北等地区的专家学者开展课题申报培训、课题研究指导和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活动。
  4.回归基本理论研究:凸显职教特点推动研究的科学化。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需要构建起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教/学什么”“怎么教/学”及“谁来教/学”等基本问题做出区别于其他二级学科的独特回答。纵观近十年立项的职业教育研究课题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在延续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专业和课程建设等基本问题研究的同时,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跟政策、追热点的现象,比如集中于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农民工培训、职业教育扶贫等民众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在职业教育研究上能及时反映该领域对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表现出与时俱进的倾向,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反映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在未来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有必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立项,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方面的立项。要在回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同时,建立更加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体系,这也是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满足人民的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新时代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99-103.
  [2]孟凡华.我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现状与热点分析——以2011—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为对象[J].职教论坛,2017(4):13-17.
  [3]李政.职业本科教育办学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21(7):103-108.
  [4]孔巧丽.新时代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21(6):70-76.
  [5]和震.构建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5(7):32-33.
其他文献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本文力求结合英语教学实例,从理性层面探讨如何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推广啦啦操为新的市民健身项目,拓展市民多姿多彩的健身方式,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为依据,更为打造大连市特色品牌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清晰的思路谋划发展,努力实现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关键词:中老年啦啦操 大连市 社区体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身活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010年既是研究制定“十二五”全市体育发展规划之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英语教学的综合素质,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是一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英语教师,从教10多年来,深知英语教学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这种无效教学令我及同行们
期刊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远离英语犹如远离了一种思想,远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好英语,就等于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多掌握一种语言,也就多掌握了了解世界的方法。  从事初中教学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点滴看法。  一、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几条
期刊
按理说,学生应该是最喜欢活动的人群。记得学生时代的我最喜欢、最翘首以待的课就是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但近年来,我发现很多学生讨厌上体育课,尤其是女生,厌学情绪更明显。寻根溯源,有体育课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以及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影响,也有学生意志品质偏弱的影响等。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摆在体育老师面前的新课题。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关键,  一、彰显教师自身魅力,吸引学生  1、语言亲切、生动
期刊
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教师的自身素质至关重要  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老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体育老师的素质。所以,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要端正教学态度,解放思想,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出发,树立以
期刊
跳远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和田径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助跑起跳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学和业余训练中,经过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教法手段,对于提高跳远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助跑技术  1、助跑技术的特点和要求  助跑技术就是在单位时间内人体向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它的特点是在相对固定的距离和步数内达到最高速度,准确地踏上踏跳板,为快速起跳创造条件、作好准备。它的基本要求是:步伐准确、步
期刊
摘 要:目前对运动选材的称谓有很多,广泛认可的是“影响选材”,并由其扩展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运动选材学。科学选材是指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客观地测定人体的某些数据和指标,以此预测其未来的竞技能力。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训练方法的更加客观和科学化,要使运动员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科学的选材就是成功的一半。  关键词:运动 选材 体操    随着现代体操技术的发展,选材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在高
期刊
[摘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的高层次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上比普通教育、中高职业教育更具有天然优势。除了师资课程教育之外,多年沉淀形成的校训文化对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校训文化的内涵,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总结凝练出新时代
期刊
[摘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作为关键目标。就职业教育领域而言,我国城乡职业教育长期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城乡教育结构局部失衡、乡村教育文化底蕴较弱、乡村教育标准化程度较低等现实困境,制约教育资源共生的广度、深度、厚度与效度。对此,可优化城乡职业资源配置、推进办学体制创新、激发乡村特色文化教育资源要素、对接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扎实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共生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