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小学数学作业评语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本文从指点迷津,强化动机;随堂批改,及时反馈;保护自尊,改“×”为“△”;人文关怀,激励为主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作业 评语 批改作业
  1 指点迷津,强化动机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计算、分析、判断等错误时,老师可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即通过评语的形式,在关键处点拨学生的错误,指明错在什么地方。如解答题:同学们去敬老院做好事,A班去45人,比B班多7人,B班去多少人?有的学生列式为:45+7=52(人)。针对这样的错误,我批写:A班多还是B班多?问题求什么?在关键处提示一下,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促使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展开思考,从而醒悟出错误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
  老师在作业本上打一个“√”,学生就会感到高兴,倘若老师写上一句鼓励性的评语,学生则会倍感喜悦。平时,我对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打上“优秀作业”的图章。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独特见解的,评上“你真能干”“有创造性”等;发现学困生的作业有进步,我及时给予评价“有进步,要保持”“再加把劲”等,这样做能使学困生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热情。
  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因为你是我的骄傲”等。不责骂作业质量特别差的同学,相反,应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用“你准行”“希望你更上一层楼”等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对成功充满希望,从而会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错或对要进行适当的评价和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成功和失败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还能让学生从容地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
  2 随堂批改,及时反馈
  学生当堂自我批改则克服了形式主义的弊端,直接进入作业判断、作业修正的有效学习状态,以强刺激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中的不足和知识的缺陷,以及公式、法则、定理、定义等相关知识点加深理解和巩固,以达到作业批改的真正目的。
  上完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竞赛抢答、小组比赛的方法,并当堂集中统一批改。对于基本练习和基础训练作业,学生作业后,指定优生讲解答案,其他学生自行批改。同时在鼓励实事求是的气氛中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对某些知识障碍适时展开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课后还要统计检查作业的情况。
  怎样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于是我动脑筋想辦法,决定每次上课时都带支红笔给学生当堂批改,看效果怎样。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同学给予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采用这种方法后,我发现以前做得慢的同学在这种氛围中也变得积极了,速度明显加快了,因为每位同学都想让老师批改,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对一次做对的同学打个“☆”以示鼓励。这样既激励了学生力争做得又对又快,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堂批改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看到学生捧着带“☆”的作业,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我感到很欣慰。
  3 保护自尊,改“×”为“△”
  对数学作业的批改,我们习惯于用“√”“×”,分数和等第来批改。此法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激励,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怀。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学生的自尊心是非常珍贵的,是需要老师细心呵护的。
  在批改数学基训时,我发现有的题目,例如在方格图里画轴对称图形,如果打“×”,学生就没有地方订正,于是就给学生打“△”,让学生擦掉重写,订正后再打上“√”。慢慢的,我发现这种方法很好,特别对作业错得多的同学,如果全打“×”,作业本会很难看,学生心里也很难受,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于是就在错题旁边画上“△”,让学生订正后再打上“√”,这样作业看起来漂亮多了,我相信学生的心里也会一样的愉悦美好。虽然改“×”为“△”,只是一个小细节,但老师就要从这些点滴小事做起,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4 人文关怀,激励为主
  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激励,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加34倍。表现在学习上就有这样一个描绘性公式: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激励。
  对作业错得多的同学,我会写上:“你一点都不笨,只是课堂上不够努力,如果能加强一点自律就好啦!”“老师认为你是全班最聪明的一个,题做错了只是粗心的缘故,老师相信你今后会注意的!”“老师期待着你下次的进步。”对作业有进步的同学,我会写上:“你真棒,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大有进步,望保持!”、“方法巧妙合理,真棒!”、“聪明的解答。”、“太好了,完全正确!”等激动人心的批语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评语要简洁、明了、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充满希望、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提倡和素质教育大潮的兴起,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实现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是人的主体素质不断培养和展现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 体
期刊
【摘要】 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幽默 语言 教学 小学语文  在我们现代的教学观念中,具有幽默感、亲和力的教师越来越能笼络学生,而严肃、传统的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学的时潮、逐步走向落后或是淘汰的边缘。因此,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过程
期刊
如图1所示装置,杠杆O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AB=1∶2。当在杠杆A点挂一质量为300kg的物体甲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杠杆B端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为N1;在物体甲下方加挂质量为60kg的物体乙时,小明通过细绳对动滑轮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杠杆B点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T2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力
期刊
【摘要】 语文是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基础性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对学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注重“教教材”,将丰富的人文内涵置之不理,或是重视不够,一定程度土造成了语文课程人文底蕴的流失,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个基
期刊
导学案是“121”高效课堂模式不可或缺的载体。它与语文课堂契合的探索路,我们经历了从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初期到现在试着将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与教师风格合为一体的个性化摸索期。  1简谈导学案的编写历程  前两年,我参加了好几轮课堂改革培训,从理论学习到去昌乐二中和杜郎口中学实地学习,原本以后自己可以较为轻松地适应这种课堂模式,没想到,导学案的编写竟成了我和我们语文组的头号难题。一张B4纸的单面导学案要呈
期刊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事实,对知识的不理解困扰着孩子,这种现象也同时困扰着教师,本文主要阐述一下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学习信心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1帮助弱势群体增强学习信心  在低年级儿童中,信心不足的人很少,他们大都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学好数学没有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逐渐发现自己的解题水平总是不如别人,课堂上别人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 目前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是每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艺术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
期刊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不育人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小学语文课不仅要通过听、说、读、写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必须通过听、说、读、写完成育人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深深懂得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生机,充满趣味性,是学生在快乐的语文学习中即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教学  1课前序导法
期刊
【摘要】 中学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性是长期困扰着作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教师作文训练随意性大,没有系统;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普遍厌烦作文。但作文教学又不可等闲视之,仅从中考角度而言,作文分数就几乎占据了语文试卷分数的“半壁江山”,更何况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现有的语文写作教学课堂常常出现“空、泛、寡”等现象,写作教学无法真正切实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