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定国是诏》抑或“明定国是诏”?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na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定国是诏,明定国是诏,上谕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61—03
  
  一、问题的提出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1898年6月11日),德宗皇帝颁布“上谕”,开始了戊戌变法。但此“上谕”在教材中的表述中却出现了差异。
  高中人教版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在“戊戌变法”一节中说:“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这里将“上谕”表述为《定国是诏》,并加了书名号,就让教材使用者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
  从目前高校历史专业常用的教材来看,陈旭麓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这样介绍相关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中如是称:“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上谕,‘百日维新’开始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上谕是诏书的一种。梁启超曾解释说:“我国凡百政务,皆以诏书为凭,而诏书又分两种,一为明谕,下之于内阁,刊之于邸报,臣民共见者也。一为廷寄,亦名交片,下之于军机处,不刊于邸报。”那么,无论是叫上谕还是诏书,并不矛盾。问题是叫《定国是诏》,还是“明定国是”诏?抑或其他?怎么表述才准确呢?需要考证方可定论。
  
  二、诏书:从无名到有名
  
  据《清实录》载: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巳日,即公元1898年6月11日,颁布的诏书原文如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汰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乇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探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致负朝廷谆谆告诫之至意,将此通谕知之。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也抄录了此谕的全文,他是从邸报上得到的。除个别字不同外(如《清实录》中的“著”,在《戊戌政变记》中作“着”;《清实录》中“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在《戊戌政变记》中缺“官”字,等等),其余内容基本相同。梁氏还在谕旨后详加按语,高度评价了谕旨的意义。此诏的目的是宣示天下,斥墨守旧章之非,著讬于老成之谬,定水火门户之争,以变法为号令的宗旨,在中学为本的基础上,吸收西学精华,著为国是,以定众向。以上述梁启超对诏书的解释,这份诏书属于“明谕”,也就是公开的。
  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这份诏书本无名称,为何在后来的著述中被命名为《定国是诏》或“明定国是诏”呢?
  其实,此诏书未颁之前,康有为、徐致靖等人的奏疏中已多次采用“定国是”“明定国是”等语。据《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初七日,康有为在一个条陈中,明言“请誓群臣以定国是,开制度局以定新制”。翌日,再上《统筹全局折》(又称“应诏统筹全局折”或“上清帝第六书”),提出“为国势危迫,分割洊至,请及时变法,定国是而筹大计”。
  是年四月,康有为再上《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陈述了甲午战后国家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几不国矣”,并引证中外历史上的著名君王,如滕文公、赵武灵王、魏文帝、俄国彼得大帝等,“不惑群言”,故能自强,请求光绪帝变法,且要“明定国是”和“明诏天下”。在此折中,多次出现“明定国是”“决定国是”“以定国是”之语。
  同年,徐致靖也曾上《请明定国是疏》,请求光绪帝仿效日本等国变法,明定国是,否则“国是莫定,进退失据,坐误事机”。据汤志钧先生的研究:“徐致靖的《请定国是疏》,也疑是康有为草拟,而经徐致靖修润的。”并认为此疏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陈,具体时间,不得其详。
  康、徐等人请求“明定国是”的史实,其他文献也有记载。如,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曰:“恭亲王适薨,翁同和辅政,锐志改革,御史杨深秀,侍读学士徐致靖相继上书,请定国是。”翁同和的日记《翁文恭公日记》亦云:“二十日(按: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引者),阴。……徐致靖,外患已深,国是未定。略如杨御史之说。”又言:“二十三日……日是,上奉慈谕,以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事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等因,并御书某某官应准入学,圣意坚定。臣对西法不可不讲,圣贤义理之学,尤不可忘。”
  显然,光绪帝的上谕,明确提及“国是不定”“明白宣示”等,是吸收了康、杨等人的奏疏内容。这也是后人为何称此谕为“定国是诏”或“明定国是诏”的原因。
  徐致靖在此上谕颁布两天后,即四月二十五日,便上《保荐人才折》:“奏为国是既定,用人宜先,谨保维新救时之才,请特旨破格委任,以行新政而图自强,恭折仰祈圣鉴事。窃臣伏读本月二十三日上谕,以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外察时局,内审国势,斥守旧迂谬之见,求通经济变之才;此诚穷变通久之大经,转弱为强之左券。明诏一下,海内忠义之士,翘首拭目以观新政。”这里提到的“国是既定”“明诏一下”,是指代光绪的诏书,隐然可见“定国是之诏”的称谓。
  据梁启超的记载,康有为被任命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后,是年五月一日,上疏言事云:“皇上审时变法,发愤图存,特下诏书,明定国是。”其疏中还多次提及“以定国是”“国是既定”之语。另据《康有为自编年谱》称:“(四月)二十三日奉明定国是之谕,举国欢欣。”这些都是诏书名称由来铺垫。
  后来,梁启超在著作中,明确提出“国是之诏”或“定国是之诏”,如《戊戌政变记》多次云及“下诏定国是”,“时国是之诏既下,维新之议已决”;《戊戌政变纪事本末》中记载:“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四月二十三日,下定国是之诏。”在《谭嗣同传》中又称:“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 征。”
  经康、梁等人著述的影响,“定国是之诏”“明定国是之诏”广为传播。所以黄鸿寿在民国版《清史纪事本末》中谓:“德宗光绪二十四年,夏四月,下诏定国是,宣示中外。”又云:“御史杨深秀、侍读徐致靖又相继上书,请定国是,帝乃赴颐和园白太后召军机全堂,于是月二十三日,下定国是之诏,以宣示中外。”吴玉章先生亦回忆,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的诏书,表示决心要实行变法,这样就开始了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在近现代史的教材中,有“定国是诏”“明定国是诏”等说法,也是顺理成章。
  
  三、结论
  
  通过上述考查,光绪帝的上谕或诏书本无名称,但应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徐致靖等人多次条陈“明定国是”的要求,诏书中明白提及“国是不定”“明白宣示”等语,所以颁布后立即引起朝野的关注,随后徐致靖说:“明诏一下”,且“国是既定”。康有为称其为“明定国是之谕”,梁启超亦称其为“定国是之诏”和“国是之诏”。此诏书遂完成了由无名到有名的过程。
  此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到此迎刃而解。从史料的记载看,说“定国是诏”或“明定国是诏”都没错。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中用《定国是诏》的表述,严格地讲也没错。但是鉴于此表述容易引起误解,笔者建议用“定国是之诏”或“明定国是之诏”或“定国是之上谕”,这样就不会有误解了。
  [作者简介]苟德仪,男,1979年生,四川乐山人,历史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法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参考文献:
  [1]陈旭麓,中国近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2辑)[C],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
  [4]清卖录(第57册)[z]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
  [5]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4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6]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2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7]汤志钧,徐致靖与戊戍变法——读《戊戌变法侧记》[J],学术月刊,1986(5)。
  [8]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1册)[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9]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高思超,男,1980年生,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苏平,男,1980年生,四川省广元市旺苍中学历史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甲午陆战”,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7—0030—02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初高中《历
本文以明清曲本中的俗曲、民谣、笑话、酒令、江湖方语等为对象,考察明清时期知识体系整体形貌中的一个重要面相。这种知识不仅通过流行娱乐的传播方式,也即民间诵传的接受过程,将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个人知识逐步演变为民间社会标准化知识,而且,在无意识状态下,使民间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创造了自身。这种传播方式不仅规定了民间知识的形态,也规定着知识的内容。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民间娱乐的傳播方式创造了民间的知识体系。  
陈明环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业务部门资深副总经理  他带领团队为国泰人寿打造了业界领先的智慧保险服务,包含智慧服务、智能商品推荐与营销、智能营运,提升了客户体验与作业效率。他主导的新版 “国泰人寿”App提供了更智能的保障缺口分析与借款功能,让用户数大幅增长203%。他为公司导入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增进了作业质量,降低了风险,年均节省40000工时;他还为公司内部、同业、跨业建设开放了数十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科书,2007人教版,2005人教版,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8—04    江苏省自2005年9月进入高中新课改,至今已有几年。自2007年9月起苏南地区普遍使用的2007年人教版教科书(必修),比2005年版有了较大修改,既有突出的进步,也还有明显的不足。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研究,本着对
[摘要]清末师范教育发展历史甚短,学者多视其为一个整体而不作分期研究。实际上,它仍经历了一个萌芽、兴起、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它的历史可以科举制废除与学部设立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划为萌芽、学制系统确立、求速发展、整顿提高、再度扩展五个阶段。它的发展变迁,与人们对师范教育重要性及办学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相一致,又与清末新政与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相吻合,并受制于后者
论及鸦片战争前的中西关系体制,学术界曾经多采用“朝贡贸易体系”这一概念,而目前更多使用的是“广州体制”(The Canton System)这一说法。鸦片战争前后中西关系的演变一般也被描述为从“广州体制”向“条约体制”转变。但学术界迄今对于“广州体制”的认识,基本上都着眼于清政府对于中外交往的管理和控制,而忽视这一体制由于中外之间的互动而得到的调整;着眼于一些规定和条文,而忽视了其实施的具体情形;
[摘 要]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坚持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服务的方向,形成了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众文化风格。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阐述的文化理论注重民众、追求民主的历史进步观,是对中国专制文化思维的突破;根据地文化艺术运动表现出的民主文化风格,极大地丰富了民主文化的价值取向。其中凸显的民主文化观,概括起来就是: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作者简介:  吴自兴(1979~),男,中学=级教师,甘肃岷县城关中学教师,主要研究中学教学与教法。  关键词:文,史,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8-0039-03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可是越到现代,似乎“文史分家”的情况就越严重,以致我们这些“学历史”的多不懂文学,学文学也多不理睬历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提到“我们
[摘要]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机构和组织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存活下来,得益于特定的生存之道:中世纪大学不是社会变化的旁观者,它们应时而生,以独特的社团性结构适应了时代的新要求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它们在当时欧洲政治舞台上娴熟运用斗争和妥协之法得以生存,并通过博弈建立起固定的课程、学位、系科和学院体系;大学完成了城市、教皇、王权寄予其的厚望,指引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民众是以“大清国之子民”的立场与外夷相抗的。因此,他们对于“奸相”的指责,并不纯粹是官与民的对立,所谓“无君无父”、“忘恩负义”,在用词上更能显示的倒是传统文化里忠义与奸佞的不可调和。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固然有游离于官府之外的一面。但反侵略斗争毕竟不同于国内阶级斗争,不同于天地会、白莲教。共同的民族意识和感情常常使官与民之间还有相通的一面。为今日史学家所称道的民众义举,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则多是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