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r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对于当今世界的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能否在“地球村”这个人类拥有的惟一家园中共处共存,共同努力来解决关系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有效地交往并逐步达到相互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本文简要介绍了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1、文化
  “文化”一词,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上指的是“文治教化”,与“武功”对举,也就是礼乐和典章制度等,但当今被大家使用的“文化”一词却转译自日本,对应于拉丁文的“eultural”主要指对农作物的培植,后被引申为对人类心灵、情操、知识的培养(周忍伟陈荣杰2005)。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中将它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周忍伟陈荣杰2005)。
  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Raymond)考证,从18世纪末开始,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一词的词义与用法发生了重大变笼。他说,“在这个时期以前,文化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预向。但是,到了19世纪,后面这种文化作为培养某种东西的用法发生了变化,文化本身变成了某种东西。它首先是用来指心灵的某种状态或习惯。与人类完善的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后又用来指一个社会整体中知识发展的一般状态。再后是表示各类艺术的总体。最后到19世纪末,文化开始指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见译本《文化与秩序》,2003)泰勒之后的一百多年以采,由于各个学科,各个学派的引申,“文化”衍生出两百多个定义,但追溯其来源。莫不出自泰勒这一经典性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不同层面并且各层面间具有互动作用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目前学术界将这个系统大致区分为三个层面:最表层的是物态层面的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指的是物质形态所表现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处在这一层面之下的是制度和行为层面的文化,包括制度、法律、礼仪、习俗和机构组织等。再深入的一个层面是意识层面的文化,指以语言、文字为传播符号的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周忍伟2005。)
  由以上对文化的种种定义可以看出,人类行为和习俗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是大不相同的。文化反应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2、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翻译过来的。根据以上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可见,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分属不同的概念系统。语言学习者会因为对某一约定俗成的交际规则毫无所知而产生交际失误,或者这种规则与臼己的文化价值观不符而有意不去纠正而产生交际失误。
  跨文化交际就是要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让学习者建立全新的模式。既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又容纳异族文化,并对双方文化有多视角理解。(Gibson,R.1994)根据人们以往的学习经验,在学习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学习者常常会将这种文化与母语文化中某一相似现象加以比较,并且套人学习者已有的概念模式,这样势必造成以母语文化的出发点来看待新文化的结果。拥有文化知识不意味着拥有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必须建立在对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跨文化交际的特征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要使交际得以继续,必须设法减缓文化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金惠康2003.)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国,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四、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既然跨文化交际所包含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审所反映的交际障碍都需要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来排除,而外语教学素质教育的雪标也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只是进行交际的能力。那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着手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儿方面进行讨论:创设质疑情景,使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不断变换操练法、根据实际情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创设交流情景,利用角色扮演等手段进行实际交流。
  1、创设质疑情景,使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
  在英语教学中,一般涉及到文化教学时,教师经常以讲授课的方式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对于初步接触外国文化知识的同学,可能会因为好奇而很快接受一部分,但长此以往,当学生失去刚开始的敏感度之后,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在教学中我们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服务的。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提供多的思维天地。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评价、观点、意见或证据等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决定。
  2、不断变换操练法
  无论何种教学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地重复,学生也会烦。只有动用多种感官参与听、说、读、写活动,t才能吸引学生。诸如,在记忆词汇的过程中可进行两人操练,互相听写,或一个给出英文,让另一位同学说出中文意思等。
  或者进行多人操练,做一些小游戏,诸如猜谜,唱歌等。有些简单的句型,可以布置学生下去备课,让他们来讲,老师适当给予帮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相当高,十分投入,好多学生会争着跟老师预定要讲下一课。此类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种方法适用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交际能力。使枯燥的词汇、记忆,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实际情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在实际交际活动中,随时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迅速反应,即时表示赞同或反应;即时提出或表述自已的意见等。但学生常常只能背涌事先准备好的话语,当对方所讲内容和自己的预料不相符合中途改变时,就不知所措,难以即时做出反应,甚至感到无话可说。为克服这种情况,教师可把常用句抽出来,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
  例如,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对“Today is Sunday”这句话进行补充。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反应:
  a.Sunda3r COmes before Monday.So tomorrw is Monday.We willgo to school tome)Ⅱow.
  b.We have no classes today.Let’s go fishing.
  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有话说,也能说得出。语句的错误会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自然减少,有助于学生心情轻松,勇于实践。将这些语言技巧运用到平常的交际中还可以使交际手段更加灵敏。
  4、创设交流情景,利用角色扮演等手段进行实际交流。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文化知识,但不代表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这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锻炼。青少年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自己开口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例如,学生在学习跨文化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社交礼仪,生活习惯,在语言学习中练习到很多日常用语,固定句型等。如何让他们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服务呢,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朋友到自己家来做客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主人与客人之间的角色。按照进门问候,赠送礼物、用餐、闲聊、起身告辞等步骤进行。
  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向学生阐明活动的程序和规则。
  通过演示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活动的一些技巧和基本用语。
  所选话题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
  结束浯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的、全面的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世纪交际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材料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组织学生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务的小组学习活动。这一过程的良好实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思维互动的欲望。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  一 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教育家
一、更新教学观念,设计新颖活泼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下教师的核心精神是以生为本,教师要关注学生。学生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制作课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就会提上来,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成就
【摘要】阅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在文中分析了阅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通过阅读来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提升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语文素养  语文教育改革开展了很多年,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已经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阿贵今年想调动。 论资格,阿贵是最老了。年龄不大,教龄最长。在这山沟里,在乡亲们眼里,阿贵是个掷地一片响的人物。从师范毕业至今,从风华正茂到白发突现,阿贵从来没有离开
班级是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按照现行班级管理体制,中小学班主任有权支配班级所拥有的绝大部分教育资源(包括有形的和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性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模糊机制可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渗透。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模糊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