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用什么化妆品化妆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春夏季节,是女性斗艳的时候,唇红肤嫩,明眸皓齿,成为一道风景。化妆品,这是现代女性必不可少的,在古代,又会是什么情况?其实,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代女性亦然,也爱化妆品。那么,在没有现代化妆厂的情况下,古代女性都用什么化妆品来化妆?本期专栏揭秘此事。
  米粉,先秦女性的最爱
  可以说,中国女性是人类最早学会化妆的群体之一。《楚辞·大招》是这样描写当时美女的:“易中利心,以动作只;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由此可见,早在先秦时代,那些秀外慧中、体态优雅、举止自然的美女们便开始化妆了,她们涂粉、画眉、搽香,将自己精心打扮。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其历史剧《屈原》中,还据此为屈原虚构出了一个爱化妆的女生蝉娟:她身系香袋,里边装着香粉,可随时补妆。
  那时,化妆美容实已出现风气,先秦时期的女性特别喜欢抹粉,这种化妆手法对现代中国女性尚有很大影响。《战国策·楚策三》中所谓“彼郑、周之女,粉白黛黑”,反映的便是同一时代女性的审美趣味,不只屈原所在的南方楚国女性喜欢化妆,连北方西部的郑国、周国女性都用上了,以致于连楚王都惊呼自己从未见过中原有这么漂亮的美女。
  粉,应该是古代中国女性最早使用的化妆品之一。从“粉白黛黑”一语中可以知道,粉是一种具有美白功能的化妆品。从“米”字旁可知,其主要原料就是人们日常食用的米。制作时,将浸泡过的新米细磨成浆,盛放在圆形的粉钵内,发酵沉淀后便得出了洁白细腻的米粉。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将粉块研成粉末,便成米粉;再添加入香料,即是“香粉”。
  唐宋以后,粉的品种更为丰富,比较有名的粉是: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制成的“玉女桃花粉”;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秄制成的“珍珠粉”;清代有用滑石制成的“石粉”。到现代,粉也不仅仅用于面部美容了,还分化出了爽身功能。
  胡粉系最早进口高档化妆品
  与米粉有相同功能的美白化妆品,是铅粉,它属于古代中国女性使用的高档化妆品。
  铅粉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其制作工艺接近于现代化妆品,系通过化学反应手段取得,实为化工品。其提取、制作方法较复杂,据《抱朴子·内篇》所记,将铅、锡一类物质与醋酸放在一起反应,使之生成黄丹,再由黄丹转化为糊状的铅粉。如米粉一样,干结后研成粉末,故名“铅粉”,有的也做成粉块。
  因古人认为铅粉系铅之精华,故又名“铅华”。曹植《洛神赋》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中的“铅华”就是这意思,从《洛神赋》中可知,三国时的女性很爱铅华,且在普遍消费了。
  除了铅华异名外,早期还称铅粉为“胡粉”。据说最早由中亚的粟特国商人贩卖到中原地区。中国古人称这些西域居民为“胡人”,故铅粉有“胡粉”一说。如果此说成立的话,胡粉当是中国最早进口的一种高档化妆品,看来中国进口化妆品是有传统的。
  铅粉的美白效果比米粉更强,又不易变质,在古代上层富家女性中使用最多,就如今女白领喜欢选购进口货一样,胡粉也为当时的“女白领”青睐,一般女性是用不起的。
  铅粉虽然是高档化妆品,但其含铅量太高,可以说是一种“毒化妆品”。现代化验证明,铅粉的主要成份实是碱式碳酸铅,长期使用可致慢性中毒,给人造成永久性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铅粉的美白效果十分理想,不少现代高档化妆品也在使用,特别是一些美白效果好的进口化妆品,几乎没有不含铅的。究其源头,也是胡粉。当时,胡粉东传中国,西入欧洲。
  十六世纪时欧洲女性便十分喜欢的这种含铅美白化妆品。据说此股美白之风是受终生末嫁、美貌出众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影响。因为铅中毒,导致这些欧洲“美白控”面容受损,有的甚至因此丧命。
  西部少数民族女性喜欢胭脂
  除了粉,古代中国女性常用的美容化妆品是胭脂,它为粉的组合化妆品。也广受女性的喜爱。
  从狭义的概念上讲,胭脂也属“进口化妆品”,并非古代中原女性发明,原名“焉支”、“燕支”,系一种纯天然红色的颜料。较早记述胭脂来源的,是晋人崔豹,其在《古今注·草木》中称:“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色,为燕支粉。”崔豹所谓“西方”概念与今天不同,乃中国西部地区的焉支山一带,具体地点在今甘肃山丹县境内;所谓“中国人”,实指中原人。
  这一带,在汉代时为古代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匈奴人控制,匈奴女性便特别喜欢用从燕支中提取出的红色素来化妆。据说,匈奴王称王后为“阏氏”(音同“燕支”),即因此而来,唐人张泌《妆楼记》便这样认为,称“言可爱如燕支也”。用女性化妆品来比喻心爱的女人,可见那时女性对这种化妆品的喜爱程度和其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
  当时还流传一首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关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关氏山就是焉支山,此失去后,竟然造成了匈奴女性化妆品供应的紧缺,这也算化妆品史上的一件稀奇的事了。
  燕支是匈奴女性的发明,一经传入中原,立即受到内地美女们的喜爱。虽然是少数民族女性率先使用,使之成为古代中国女性必备,还是中原女性的功劳。内地美女们在长期使用中发现,如果在燕支中加入油脂一类物质,美容效果会更好,效力会更持久,于是出现了和现代胭脂很接近的燕支膏,燕支也因此被写成“胭脂”。
  隋唐女性爱“红妆”
  胭脂的流行,其实与古代中国女性审美观念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在先秦时期“崇白”风气之后,“尚红”成为后世的一种流行,面带桃花的女人最漂亮,化妆史上的所谓“红妆”,受到欢迎。有学者认为,这种化妆风尚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已形成,此说不虚。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有一个细节: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姐姐听说妹妹归来后,赶紧打扮一番,“当户理红妆”,去见妹妹。木兰也“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精心化妆,恢复女儿身。
  涂抹胭脂的美容风尚,在唐代最为盛行,从这一时期墓葬考古中发现的壁画墓中所绘仕女的装扮上,便能看出这种化妆特点,从宫廷到民间,唐代女性都喜欢扮红妆。   当时诗人王建在其《宫词》组诗中,便记录了不少唐宫中这类信息:“收得山丹红蕊粉”、“射生宫女宿红妆”、“秋河织女夜妆红”……都提到了女性化妆时使用胭脂、扮红妆的现象。有个宫女因为妆化得太浓,竟然洗下了一层“红泥”,即王建所谓的“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
  唐宫女性中,胭脂用得最出色、化得最漂亮的,当是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杨贵妃比较喜欢桃红色的胭脂,她身上肉多,人胖怕热,每到夏天,杨贵妃衣服都穿得很薄,旁边侍女轮换着给她扇扇子,她仍流汗不已。可能是脸上的妆上得太浓,流的竟然是“红汗”,用毛巾一擦,“其色如桃红也”,这是五代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记逸闻。
  杨贵妃所化的应该是“桃花妆”,也应是她的最爱:先抹铅粉,再涂胭脂,年轻漂亮女性必常用;中年女性多化“檀晕妆”:将胭脂与铅粉调成檀红,即粉红色后,再涂抹到脸颊上;年长女性多化“飞霞妆”:先在面部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只有寡妇和标新立异的女性才化“白妆”:仅用铅粉,不涂胭脂。
  古代女性崇尚植物化妆品
  如今,植物化妆品成为现代中国女性的最爱,其实古代中国女性也是这样,崇尚植物化妆品,前面提到的米粉、胭脂,都属于植物化妆品。
  植物化妆品的出现与中药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的一大发明,这也算是国产化妆品的一大特色。成书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里,便出现了植物化妆品,中卷“草部”中便提及,“(白芷)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
  白芷,又名“芳香”,是中国传统的植物化妆品主原料之一,本是中医用来治疗女科病的草药。以白芷为原料制成的面脂,便是当时女性使用的植物化妆品,受到医生推荐。
  后来,金国宫女又以白芷为主原料之一,发明了一种新的化妆品,将8种有美白功效的植物晒干后研成细末,制成美容秘方“八白散”。八白散实是一种洗面奶,清代又有进步。在此秘方基础上,宫廷御医李德立、庄守和等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研制出改进型美容秘方“玉容散”,专供老太后使用。
  植物化妆品在唐代已十分流行,为上层女性偏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录的植物美容秘方,多达80余条。中国惟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便崇尚植物化妆品,据《新唐书·后妃传上》记载:“(武则天)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
  所谓“善自涂泽”,是说武则天化妆手艺高超,亲自动手美容。那么她涂抹的是何种高档护肤品?原来是以益母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植物化妆品。这种化妆品有保湿、嫩肤、养肤、美白等多种功效,所以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面颜不见老相。
  当时植物化妆品的原料来源很广。如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是用桃花粉与乌鸡血调制出一种独家植物化妆品,涂抹后皮肤光嫩,脸色如少女般红润。到后来,这些植物化妆品,都成了宫廷美容秘方,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编辑:倪春明
其他文献
1月22日,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同时,他在发言中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早前,外界已在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常委见面会上,明显感受到反腐的习习新风。当时,习近平提出全党必须警醒起来,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明下大气力
摘 要:“走进语文课堂,我就是语文”、“走进文言课堂,我就是文言”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语文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学;实录;反思  我怀着一颗“把玩”的心态,如歌咏之、如戏玩之,便呈现出了如下的一节研讨课——《活见鬼》。  课堂实录和反思:  一、 导入新课、品读课题  师:(板书甲骨文“鬼”字)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大家猜猜看,是个什么字?生:鬼 师:你看过鬼片、听过鬼的故事吗?你印象中的
摘 要:在当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发展智能电网成为电网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很多的电网产业当中,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智能化技术不断加入到我国的电网发展当中。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电网的发展,还为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充分论述了在绿色节能的意识下发展智能电网是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
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招呼话”,当它们成为观察政治风向标的窗口后,就变成了非同寻常的“焦点”。  近的一句是,2013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与市民郭婷婷握手时说“美女,你好!”;远的一句是,1984年,北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国庆游行时打出的横幅“小平您好”。  前者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普通市民的问候,后者是普通市民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问候,从1984到2013,中国的政治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还是一种教育思想,对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就当前我国各地区学校小学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不佳,相应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情感体会效果不佳、學生语感不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措施  一、 前言  一种好的、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不仅对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语
摘 要:中学主题班会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阵地。当前许多学校德育教育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课,主题班会课呈现出随意性、应急性的特点,甚至有的主题班会课就成了文化课或者学生的自习课。中学阶段,初高中每周一节班会课,一共就有240节班会课,学校要利用这240节课进行有计划、有序列的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中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和世界观。我们把初一到高三各个阶段的中学主题班会课按照学
前段时间,李安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消息刚传出,微博段子界就传出了Ang Lee的故事—一外国朋友在酒吧被姑娘搭讪,问他是否听说过Ang Lee。 这哥们碰巧是个电影迷,于是跟姑娘聊了一晚上,从断背山到少年派,并深情追忆了李安的成功史,最后还买了两千多的安利产品。  冷笑话结束,一个业务熟练、善于营销的安利推销员仿佛就站在你面前,含情脉脉,嘴角上扬,朱唇轻启,“先生,看你脸色不佳,想必平日饮酒不少
摘 要:书法教育与其他文化课的教育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课更多的是扩展学生的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书法教育更多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品位。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提高学生的审美赏识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等。  关键词:书法;意志;审美;健康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是连接一切课程的桥梁,是理解其他一切艺术与学术的基本单位,而书法则是展现其文化内涵的一种形式,是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践类型人才越发紧缺。为社会提供实践型人才已成為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根据巨大的社会需求,高校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高尚的职业素养、追求创新的思维模式为中心制定实践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是对学生的实践要求严格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酒店管理专业对生产生活越发重要,其服务的对象要求这一专业的学生自身具有高实践标准。因此,各大高校应结合现实产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岗位适应性
摘要:《心动》是张艾嘉1999年执导的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在我喜欢的众多的林夕的作品中,它可能是知名度较小的那几首之一,却是少有的可以让我无数次单曲循环的歌曲。同名电影很清新,当年的金城武帅气逼人,即使是如今的流量明星,也鲜少有人可以比肩。而那时候的梁咏琪与莫文蔚,脸上还有满满的胶原蛋白,眼里还有属于青春年少的清透和明亮。这样的组合,演绎一段“相爱却错失”的初恋故事,本身就有了唯美的成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