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考体育生的有效训练与管理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度推进,专业体育教师师资的不足与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度推进矛盾日渐凸显,目前全国中小学缺编专职体育教师48万。在当下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对高三体育考生来说,这是一个机遇,更是新的挑战。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的双达线成了当前各学校思考的课题,同时也对专业教练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近几年江苏省盐城市体育考生数的发展变化及双达线的情况分析,笔者通过对邻市有关学校进行调研、观摩、研讨、学习与实践,对高考体育生的训练与管理的有效性浅析如下:
  一、领导重视彰显特色,科学设置稳步提升
  (1)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考生文化专业的双向性,要把办体育高考队的目的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相联系,要从“追求升学率”提高到“培养合格高考生”上来。从培养“合格高中生”入手,学生的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两手抓,学生的行为教育与专业提升同步促。要转变理念,强化过程管理,科学制定相关制度,强化措施与方案落实的有效性。
  (2)科学设置课程,稳步提升专业训练队的水平。①现状一:当前有许多学校都是在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后组建体育高考队,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的文化基础可能相对牢一些,但不利的是学生专业训练时间短,专业过关的风险高。②现状二:学校面对现状,转型步伐快,思想积极但一头热。学生对参加体育高考队的兴趣不高,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成绩带有较高的期望,不支持学生参加体育专业的训练,另外学生特别是身体素质好但不爱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对体育高考的现状及走向不清楚,不愿意加入到高考的训练队中来。③现状三:在参加高考队的训练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带着玩的心态来参加训练的。也有个别文化成绩特好的学生加入到高考训练队中来,为的是能够考一个更为优越的学校。④对策与建议:学校在高考队的组建上,首先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激发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高一、高二阶段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高一年级主要通过大课间、课外活动及自修学习的时间,学校统一组织相关活动,将更多的爱好者引到体育训练队伍中来,高二年级首先在高一社团、兴趣小组等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行为表现与文化成绩,组建高考预备队,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后,调整课务,每周利用三天,每天两小时的专业技术训练,高三年级针对性地进行系统训练。
  二、强化业务提升,打造精品团队
  在许多学校,高考队的训练往往总是那么几个人在训练,甚至有些学校还将学生送到体育学校或者是外校的培训机构进行专业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不利于教训团队的建设及训练的连贯性。
  1.细化责任,强化意识
  对于高考体育队的组建与发展,学校要有一个成熟的规划,对各年级要明确责任,指导教师要强化意识,严格按照计划,系统进行训练与培训。
  2.强化内功,提升业务能力
  坚定“肯干比能干更重要”的理念,专业教师在指导与训练中,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训练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反思与总结。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碰撞要及时解决,达成共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3.加强团队意识,打造精品团队
  高考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体育训练中项目设置很多,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较大,训练要求也不一致,这就要求各年级要以本年级的教师为成员组建一个训练团队并委以一名总教练。同时,全校要以各教训团队为班底,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形成学校的教训团队,从面上控制整个队伍的训练与管理。
  三、文化专业渗透管理,有效达成高考目标
  要想达成高考的指标,文化专业必须双向抓,过程管理双方渗透。
  (1)在高一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及专业队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与上课时间,高二年级从学校层面宏观控制训练时间的安排,尽量不影响学生“主课”的学习。高三年级根据高考体育生的报考特点,每天坚持主要学科的文化学习,同时保证专业训练的时间。
  (2)充分挖掘可以挖掘的因素,专业教师与文化教师要融为一体。专业教师在平时的常规管理中要深入到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去,尤其是高三年级,对于学生的每次文化测试要亲自监考,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然后协同年级组,落实到具体教师制定实习计划。文化课教师也要走到训练课中去加以管理,让学生始终处于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关注下,防止管理上的脱节。
  (3)对于专业队的学生最好以体育班的形式存在,这样利于文化课的学习与专业的训练,可以以体育教师为班主任,也可以以文化课教师做班主任,或者两者都设,但分工不分家,对于专业班级要全员参与管理,步调一致,要求统一。体育教师要参与学生文化学习的检查与测试,文化教师要关心学生的专业提高,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4)专业班的教师配置必须是学校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要有专门的教学计划与教学要求,而且随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时杨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仍然存在,学生在学习上也有层出不穷的问题出现,如学习不感兴趣、理解能力差、不喜欢教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学改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的思想和意志,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一旦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勇往直前,排除一切干扰,乐此不彼,提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小学生思维发育还不是很完善,所学的数学也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自己的数学”。学生在接受书本熏陶时,又不断地受到现实世界的碰
“惯性”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常感到无法将知识讲透、说清,学生也常常出错,混淆一些知识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惯性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学生学
摘 要: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尊敬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屡见不鲜,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引导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弟子规》的学习,教育他们礼貌地对待和孝敬父母长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求他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老师;家长;家园共育  《弟子规》被誉为“人生第一步,天下第一规”,主要阐述生活习惯、为人处世、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种由德国引入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现阶段在我国职业学校中被广泛运用。本文着重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中运用"引导文教学
合作学习已有几十年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新课程改革也已有十多年,但将两者有机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大多还停留在试验阶段。我们必须看到,合作学习对中小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来说,确能更有效地提高学业成绩,同时,合作学习对于许多情感结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有必要呼吁合作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一、家校合作学习  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优秀的品德必须从摇篮时期开始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