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ping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使语文教学程度不同地异化为应付考试的训练。反映在学习方式上,观念陈旧,效果低下,在世纪之交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是社会各界批评最多的话题。
  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两千多年前的《学记》就已倡导“导而弗牵”,然而过去语文教学中的流弊恰是一个“牵”字。其通常的表现是:老师通过钻研教材,先精心编拟教案和反映课文思路的“板书提纲”。上课时,老师上课的第一要务便是执行教案,并用一个一个预先编好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顺着课文的情节不停地问,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逐一说出提纲中预拟的字眼。实际上是让学生“猜”老师手中的“底牌”。学生实在说不出,最后还是由老师一锤定音。老师问完了,教案里的“板书提纲”便一字不差地搬移到黑板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哪能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脱离实际,教学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转,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主要是瞄准试卷的题型,诸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问题的标准答案,很少布置观察、制作、社会调查、读课外书等实践性作业,很少让学生参加演课本剧、讨论、专题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许多试题已对语文教学产生了负面效应。如有的语文试卷考查字典,故意拿一些难查的字,如“为”“与”等,要学生判定部首。有的试题近乎是故设“陷阱”,如考学生“鼻”查什么部,几画,其标准答案是“鼻部零画”。教师为了对付此类试题,只好压着学生背部首表,甚至逐一地去死记一些难查的字所属的部首。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够应付考试,甚至得高分,但其语文素养并不理想,语文实践能力低下,创新意识不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固有的学习方式却是被动的、单一的、封闭的。新的教育目标与落后的学习方式严重错位。我们若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沿着老路走下去,岂非“南其辕而北其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目标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什么是“综合性学习”呢?
  我想,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并非完全并列,这四个方面是语文素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属于书面言语能力的范畴,口语交际则属于口头言语能力的范畴。综合性学习则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和探究的,是跟过去完全不同的一种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顾名思义,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是“综合性”的。其“综合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综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提出这一要求,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自然应该回归生活。语文一旦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它就必然是综合的。过去的练习从应试出发,所以大都是单项的,如“比一比,再连词”“选词填空”“造句”“看拼音写字”“改病句”(实际上是人造病句)。其实一派上用场,就大都是综合的。比如,让你出一期手抄小报,首先你就得广泛地收集材料,这就需要略读和浏览。除了转载材料,你还要自己撰写一些班级新闻,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材料编辑好了,还要排版和誊写,这就要求你有一手好字,甚至还要会画插图和美化版面。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能较好地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并付诸生活实践。这对于摈除被动、单一、封闭的陈旧学习方式,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被动、单一、封闭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呢?其中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我以为下大力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
  一是抓好教与学的方法的改革。
  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或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或予以示范,或予以点拨,或组织讨论、辩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采用表演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突破学习上的难点。昆山实小俞培菊老师教学《嫦娥奔月》一课,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和理解“逢蒙的威逼”和“嫦娥的周旋”两处情节,组织他们自己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分角色排练,便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学生要想编写剧本,就得进一步深入阅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身处地地想象逢蒙会怎样做、怎样说,嫦娥又会怎样应对、怎样周旋。学生精心设计人物针锋相对的对白的过程,就成了他们走向作品深处、走向心灵深处、在学文中学习做人的过程。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创造性得以充分发展。
  二是抓好作业练习的改革。
  要摈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中心思想、词语解释和问题答案的做法更应废止。
  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如学生学了《三顾茅庐》,读了成语歌“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就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读了这本书,不仅知道了诸葛亮一生的事迹,也加深了对成语歌的理解。又如学了《秋姑娘的信》,就可以让学生到树林里去捡落叶,观察各种落叶的形状和颜色。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小课题”研究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作业形式。如学习《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便可组织学生自行合作、自选专题,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某个方面(如水资源的污染)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不能过高,主要是重视过程,重视实践,使他们得到锻炼。
  三是抓好语文学习评估的改革。
  语文学习评估的改革应有利于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评价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能否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能否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等等。评价时,要注意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有创见的思路和方法,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如徐州市鼓楼区大胆进行了评估改革,他们所出的习作题目是预先布置给学生的,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查询或翻阅报纸等手段去搜集资料,说说“9.11事件”是怎么回事,并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考试,能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值得提倡的。
其他文献
一、复习旧知,概括大意  师:(板书课题:牛郎织女)大家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生齐读课题)“牛郎织女”。  谁能用简单的话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生:牛郎是一个孤儿。一天,他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织女决定嫁给牛郎,他们相伴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可是,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用天河隔开了他们,他们只能隔河相望。最后在喜鹊的帮助下,在鹊桥相会。是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评析]故事在
期刊
师:老师把好多节日名罗列在一起,写成了一首《节日歌》。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谁一口气能读得最长。(《节日歌》很长,学生们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很开心,感觉到节日多得读也读不完)  介绍番茄节、奶酪追逐节、国际不打小孩日。(板书:为喜欢的东西过节、为有趣的游戏过节、为美好的心愿过节)  师:如果你自己设立一个节日。你想设立什么节日?  生:爱护动物节,我看到很多动物在外面流浪,我觉得人类应该保护动物。 
期刊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这首歌的名字叫《快乐的节日》。我们又快要过节了,你知道过什么节吗?  生:六一儿童节。  师:咱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当然要狂欢啦!  生:端午节。  师:朱老师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生:父亲节。  师:能记得这个节日,你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  [评点]教育倡导快乐,教学追求无痕。特定的时间(三个节日前夕),以特定的方式(《快乐的节日》歌曲伴奏),呈现教师的智慧引领
期刊
最近,在凤凰语文网上读到网友“凌云青竹”发出的阅读理解题,请大家点评:  圆梦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托着下巴盯着电视机里的少儿文艺节目入神,那是多么绚丽动人的场面呀!耀眼多彩的舞台,优美轻盈的舞姿,看着看着我情不自禁地在一旁喝彩。我多么渴望有一天能登上这美丽的舞台啊!这就是我的梦想。  终于我读小学了。慢慢地知道了学校戏曲文化很有特色,经过努力,我终于成了艺术团里的一员。我暗暗下定决心,在艺术团里
期刊
《调皮的日子》是秦文君的小布老虎系列丛书。作品浅显易懂,主要介绍了朱多星和表弟小沙这两个捣蛋鬼的故事,作品对儿童生活的精彩描写很到位,通过刻画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  一、铺设情境,揭示阅读主题  1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抢答问题:你觉得你是爸爸妈妈、老师眼中的乖小孩,还是调皮的孩子?你愿意做乖小孩,还是做调皮的孩子?  2 不否认爸爸妈妈、老师喜欢乖小孩。其实,
期刊
美国教育家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首次使用“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下文将浅析的即是与“共同体”相关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策略。    一、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意义特征    师生学习共同体
期刊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是学生运用已知探究未知并重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在阅读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    一、追求个性飞扬的阅读教学    1 丰厚底蕴,提高教师素养。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自身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文学鉴赏素养,广博的阅读积累和敏锐深邃的是非判断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
期刊
构建一个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课堂,有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教师和学生,而处于导演地位的教师无疑是构建精彩课堂的原动力。    一、精心预设,构筑精彩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及其对策,使教学尽可能的在预设之内生成。在教学《推敲》这篇课文时,教者本来是这样设计的:读课文第2~7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以五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来预设,水平好的同学能抓住故事的梗概感受到贾岛做学问
期刊
师:井老师前几天一直忙,没来得及看报纸,今天得空翻了翻前几天的报纸,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标题是——《神秘来客是谁?》,我立刻来了兴趣,想看看这神秘来客究竟是谁。哈哈,原来是他!  (生发出惊叹,小声嘀咕)  师: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生:想!  师:那你们可要把耳朵竖好,仔细听哦!(板书:听)  师:报道是这样的:12月24日晚十二时,在南京上空发现了这样一位神秘来客:“他坐着四头驯鹿拉的雪撬,
期刊
虽说学贵有疑,但是怎样疑,是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练就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促进学生提问    对于提出问题,学生往往感到茫然,究其原因,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学生的害羞心理,缺少提问的信心。为此,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促使学生提问。  1 激趣提问。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廉颇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