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loverm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如今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的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随着我国社会的技术发展,教育也成为人们倍受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新课改中曾特别指出小学阶段的课程都是最为基础的,激发和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自信。因此需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来逐渐培养小学生在教学中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是基于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简要的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良好习惯;培养
  在一个人的生活当中,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中也正是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习惯转化成其他习惯的养成,这样就能够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1.引领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好的倾听习惯是最为基本的一个落脚点,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就需要有着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此在农村小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倾听,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性的去引导学生倾听教师的问题或者同学之间提问的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课堂上表现的观察,对此做出相对应回答,并且在回答的过程中能够一针见血。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另一个学生刚才说了什么,你对他的观点和思想有什么不同,以及你是怎么想的等等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充分的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逐渐的在课堂中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有效的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对于习惯来说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满耐性。小学生这个阶段是较为特殊的一个阶段,因为小学生处在一个好动的阶段,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够长久的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能够及时和适当给与学生良好的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你真厉害、你真的很棒等等一些鼓励的语气来鼓励学生。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信心,增加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 培养课外阅读习惯,提升教学效果
  小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就不能及时有效地掌握。因此关于学生的阅读范围的界定,一定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不能把时间都用在游戏上,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往往有许多丰富的知识和内容,这些都是农村学生通常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和写作方法,学生可以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以后学生记不清时还能够进行查找。还可以高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辨别能力,同时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活动,让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并将自己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对话教学当中,这样二者还能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能够促进教师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素养能力的提升,为我国打造出一批批优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人才。
  3.锻炼学生大胆的说话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新课改标准中明确的要求,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要培养的一个习惯,只有清楚明确的表达出自身的观点和思想,才能够不断的提高学习的效率。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教学法和情境创设法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说话习惯,进行充分的锻炼和朗读能力的培养。农村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竞争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书写等等。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来进行纠正和评价,不断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说话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低到高,有目标、有意识和有计划的进行学生说话能力的锻炼。例如:可以让学生有一定逻辑性的对某种事物进行表达和观点的阐述。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够要面向全体的学生,在教师对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的过程中,在班级中有一些学生是较为内向和不乐意开口说话的。因此教师对于这些学生要加强关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进行开口表达自身的想法,切忌在课堂上操之过急的阻断学生的表达。同时教师还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表达来说,不管是好还是坏都要有着指导性的评价和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习惯的培养,能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4.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合作实践学习的习惯
  为了迎合新课程的标准,提高小学生实践和合作能力,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的束缚。改变农村教师的灌输式授课,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去。不只是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自己主动参与进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充分的进行思考和动手,相互的合作,也能够培养学生思维活跃化和具体操作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要结合课堂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才能够实现的。现在有很多的农村教师都是运用观看多媒体或者自己在讲台上讲的方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缺少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是无法真正提高他们的水平的,并且学生的实践能力会发生很大的危害。在课堂中要积极听取小组同学的看法和观点,加以修饰,让学生之间交流和讨论,深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农村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使合作学习发挥其最大的效果,就要求教师要准确的把握住时机。对小组而言,要把任务分成一个个部分然后落实每个人上去,开展合作学习。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课堂的教学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同时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对于农村小学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着至关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不断的实现自身良好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獻
  [1]郑丽华.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学园,2011(12):115.
  [2]杨凤鸣.让教育的力量在细节处彰显——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校的活动组织者和学习监督者,因此在班级内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随着新课改的应召,班主任应更多地给予小学生自主权利。因此,本文将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创新  引言:  由于目前在小学的班级办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以下将通过提出这些问题,进而提出两点改善措施。  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些班主任在管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较为接近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利用生活化策略讲解数学知识,并将知识应用至实际生活中,以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思考;实践  1.小学数学实施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意义  小学数学采用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小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期间可以有效提升其解决问题与自身学习意识,并通过不断
期刊
摘 要: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而对于以蒙语为母语的蒙古族小学生来说,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对他们来说始终是难以突破的学习难点,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汉语课堂,是长期困扰汉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其自身强大的优势,非常适用于蒙古族小学汉语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小学汉语课堂的建构展开积极探索,以期为蒙古族小学汉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
期刊
摘 要:学校对于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能直接提高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本文对现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进行研究分析,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初中生法律素养,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素养  在我国十四岁的公民就需要承担一部分的法律责任,而且处于十四岁的学生大多正在上初中,所以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教
期刊
摘 要:任何科目教学预习都是第一步,只有预习达到了理想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受益匪浅。小学数学课堂如要保障效益和质量,就必须打好预习这个前奏。本文在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指出数学课前预习积极作用,对于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预习成效进行探讨,提出实践策略,仅供数学教师借鉴。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课;预习策略  引言:  预习是任何课程教学都不能忽视的,学生通对在课前自主学习,理解简单知识,明确课堂需要解决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我国的高中教学过程之中,很多的学科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跟随着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那么对于高中历史来说也应当随之做出一些改变,这是因为高中历史的学习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能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来说,最需要注重的是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发展型的培养,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注重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情景教学在高中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促使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将现代化的新型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就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加完善,并达到优化阅读模式的目的,从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多媒体技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依然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一项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能够充分地重视这一点,要能够积极地展开思辨性阅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本文从充分结合文本特点来展开思辨性阅读、充分结合学生心理来展开思辨性阅读以及充分利用讨论学习来展开思辨性阅读这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了思辨性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应用方式。  关键词:文本特点;学生心理;讨论学习;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号召之下,教师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而高中物理作为让大多数高中生最为担忧的科目,注入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创设情境开展试题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近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在本文中我将会简单介绍一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试题中的情境创设。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试题;情境创设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着重探索、观察、发散思维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实验教学作为小学科学的重要表现之一,其有效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而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将教学方式的焦点放在了多媒体技术上,并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科学教学,才能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实验课堂,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