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材是從事学科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来源,然而“教材无非就是几个例子”而已,它既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根本要求,又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在“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现代化教育形势下,大力开发与利用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已掀起了阵阵热潮,并且日益形成一种无可逆转的强劲发展态势。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在“深度挖掘”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无论从浅表层而言,还是从深层次来说,基础教材中始终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课程资源,这都是我们进行“二次开发”或“深度挖掘”的巨幅潜能空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以教材为蓝本,积极有效地开展深层次资源挖掘与利用活动,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而且非常有利于在潜移默化、厚积薄发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如《狐假虎威》,笔者刚讲了小故事,还未来得及揭示寓意,一些学生就情不自禁地为狐狸叫起“好”来。笔者只得暂停讲课,让大家发表看法。有人说狐狸为了不被吃掉,它欺骗老虎是被逼的;有人说狐狸不仅可爱,还很聪明;有人说如果老虎不吃狐狸的话,狐狸就不会欺骗它的……如此情况下,笔者只有对狐狸既作“赞扬”又作“批评”,小学生各有所得,大家都非常满意。
  二、在“学科整合”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学校教育中,对各类学科进行划分是人为且相对的,而介于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支撑才是绝对永恒的。尤其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和最基础性学科,它与各类学科之间有着难以分割的必然联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与多类学科的整合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从中攫取“1+1>2”的双赢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联系意识和相互优化能力,为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打下基础。以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教学为例。为了增强“以点带面”的学用意识和把握能力,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与感悟基础上,或个体自作或小组合作,努力把“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诗句运用“留白”艺术画出来。尽管绘画笔法有些笨拙并显得稚嫩,然而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想象和绘画,而且开展了相互之间的评议和评价活动。如此而为,其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三、在“科技支撑”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代教育技术既有集图文并茂、声像和谐、动静自如等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还有储备海量、人机交换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新形势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极其无限且最具活力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以《变色龙》教学为例,由于小学生对语言感悟能力有限,教师的口头讲述和教学挂图难以满足他们活泼生动的学习心理需要。正因为如此,笔者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分别呈现了变色龙这三个层面的特征动画,让小学生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结合文本语言,边阅读感悟边讨论交流,从中切实体会到了它的独特个性与神奇功能。
  四、在“生活链接”中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更是活力无限的,它孕育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素材。过于忽视或淡化生活资源,不仅是不容忽视的浪费现象,更是令人遗憾的教育渎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主的开放性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能够畅通一条语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活水源头”。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首先提问:“你们喜欢不喜欢小动物?有没有养过什么小宠物?如果小动物生病了、丢失了或者死了,你会有什么感受呢?”提问刚结束,全班立即就纷纷议论了起来。有的说小狗丢失了,自己哭了好长一阵时间;有的说现在还保存鸟笼,就是在怀念死去的小鸟;有的说从今以后不再养小宠物了,免得让自己再有伤心……由此进入文本赏析,更能切实体会彭德怀那“爱大黑骡子,更爱红军战士”的情感品质。
  综上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和利用方式绝非仅止于此。然而,只要我们善于坚持以“深度挖掘”“学科整合”“科技支撑”“生活链接”为切入点和重抓手,就能从中赢得教学相长的实实在在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225100)
其他文献
<正> 1 建园技术1)园地要求。不能选前茬是杏、桃、李的园地,以防发生再植病,造成成活率降低、长势衰落和死株。避免在落差较大的谷底、盆地建园,以防冷空气沉积发生冻害,积
苹果套袋时期的确定,应依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果树生长发育规律、树体营养状况、气候特点、苹果品种和套袋目的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要掌握以下九个原则:
同一枝条上通常春梢基部芽的质量差,而中上部的芽体比较饱满。如果一个枝条上有秋梢,则在春秋梢交界处产生盲节(无芽)或弱芽,秋梢中、上部的芽子一般也不如春梢的芽饱满。质量好的
学校教育是一项有理念指向、有目標引领和有策略可循的系统性实践工程。“教无定法,确有章法。”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根据目标任务、综合学情、学科特点等因素,积极开展个性化课程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于永正老师创导的“发展情节法”,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本,通过扩散思维对情节加以发展,对学生开展集说写训练、发展思维想象能力、融思想教育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活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更多感悟和思考。”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其它手段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下面就谈谈笔者对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点滴拙见。  一、以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准读破句子,学生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期刊
落实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段的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日常随机练笔开始,也就是说写话应渗透到语文学习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在日常随机小练笔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掌握和提高写话的技巧,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操作的方法和实施的策略。  一、融入游戏,提高趣味性  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在写话教学中,融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这是我最不愿看到的学生的作文状态。学生习作时,常常是垂头丧气,眉头紧锁。长期摸索,我觉得学生习作是需要智慧的,应该动用各种感官观察、体验、思考、积累
翠康钙宝系英国光合公司生产的优质叶面用钙肥,对防治套袋苹果苦痘病、缺钙果实裂口病效果显著,能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皮表光和果实硬度、延长贮存期。2001~2004年,在山东烟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