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最后复习安排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sadfs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往年惯例,现在是高考前的最后复习冲刺阶段。拿破仑说过“胜败决定于最后五分钟”。由此可见,最后这一阶段的复习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每一位莘莘学子的命运。但是,往往在最后阶段,学生们都容易表现出疲劳、困惑,甚至无所适从。谈谈我的一孔之见,愿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笔者认为,最后这段时间我们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高考模拟题强化训练
  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好每一道题。从审题能力到做题速度,再到字体、卷面,都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做题往往不想做主观题,不注意字体和卷面,总觉得到大型、正规考试时注意就行了。殊不知,一旦养成不好的习惯,想改就难了。有这种毛病的同学一定要注意改正。不管是哪一学科,都是这样,尤其是文综,更应注意。还有些学生认为,如果上交,老师批改的话,就好好做,否则就支差应付。如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强化训练,试题密度大,每份试卷老师都去批改,可能性不大,老师顶多批改几十份,发现问题,评讲时有针对性就可以了。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端正做题态度,真正起到模拟训练的作用。
  二、回归教材
  前面复习的周期比较长,现在复习的时间最短。复习周期长,掌握的知识就会出现复习后边忘前边,周期短就不容易遗忘,回归教材就是要解决“遗忘”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复习教材和做题训练,同学们肯定清楚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陌生的,知道哪些内容曾经考过,将来还可能考,这样就会有针对性地去复习教材,从而做到查漏补缺,即带着题眼儿去看书。在回归教材前,一定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历史教材大约每周一本书,平均到每一天复习多少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每一位同学对各章节的熟悉程度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切不可盲从。计划一旦制定,就必须按计划完成,切不可随意更改计划。
  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在时间上交叉进行,同学们一定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可偏废。做模拟题比较具体,同学们只需配合就行,但不可代替回归教材,因为每份题都有一定的偏向。一旦做模拟题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就要利用早起、课前饭后、午休或晚上睡觉前的零星时间,去完成自己当天的计划。最怕的是当天没完成计划的内容,等明天再复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于是就往后推,那样就会没复习的内容越堆积越多,可是能支配的时间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就失去了信心,慢慢就放弃了。同学们,我认为那是弱者的行为,懦夫的表现!你想做一个弱者、懦夫吗?
  同学们,你想让你那十几年的寒窗苦付之东流吗?你想让为你含辛茹苦几十年的父母寒心、失望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就将你们的远大理想与眼前的现实结合起来,克服疲劳、畏难情绪,理智点儿,使出最后浑身解数,做好最后的冲刺。
其他文献
如何做一名教师,或成为一名教育家,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好教师、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今天评价的标准就是你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培养了多少什么样的人才,一句话,你的升学率是多少。没有高的升学率,其他一切不管多好也没有用。可是有这么一个教师,他培养的都是普通劳动者,用他的话说:“应当使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做好准备,‘安置’他去从事工人和农民的普通的、‘粗重的’、平凡的劳动。应当不是单纯地教育他
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格和推进学生健康的“人学”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气候”及得天独厚的“土壤”。它结合了知识的教育,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通过耐心说服、情绪感染、典型示范、实践训练等方法,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增强了能力,而且通过情与理的微妙转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塑造了学生一个健康的人格,形成学生比较完美的健康“人学”。  一.发挥语文教材思想功能  当前,语文教育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
承蒙学校领导的认可与支持,2011年我有幸成为金牛中学高一班主任中的一员,从而再次加入了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之列。作为一名年轻的“老”班主任。我始终坚信:选择了就要无怨无悔;接手了,就要担负起、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下面是我个人的反思与总结。  一、爱,是班主任最美的语言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他不仅仅是沟通师生思想感情的纽带,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
职高的学生多数基础较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上课需要花费好多精力维持课堂秩序,无论老师讲得多精彩,仍会有些学生交头接耳、说话、睡觉,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或者不愿意听,因此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用,而必须探索一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调查、学习、研究,我调整了教学方法,课堂效果非常好,每个
【摘要】在科学技术出现日新月异进步的同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在我国的高中计算机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打造现代化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传统模式下的计算机教学缺乏生命力,没有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即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 计算机教学 创新能力  创新
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云:“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所谓的“活”就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展示的具有浓浓艺术韵味的教学手段。鉴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具体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充分展示其高超的语文教学艺术,并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文本学习的极大兴趣和极为强烈的探求欲望,继之构建具有浓浓的艺术韵味的精彩的小语教学课堂。  一.精美的情境导入,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