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药碳铂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nger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铂(cis-diammine-1,1-cyclobutane dicarboxylate platinum,简称CBDCA,JM公司定名JM_8)是第二代铂类抗癌新药。Cleare等首先发现它的抗癌活性,并证实其毒副作用低于顺氯氨铂(CDDP)。随后陆续发表了有关CBDCA的动物和人体肿瘤疗效、毒性、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报道。除进一步证实它抗瘤谱较宽、毒性低之外,还发现它的药理性质与CDDP明显不同。 Carboplatin (cis-diammine-1, 1-cyclobutane dicarboxylate platinum, abbreviated as CBDCA, JM company named JM_8) is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latinum anticancer drugs. Cleare et al. first discovered its anticancer activity and confirmed that its side effects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isplatin (CDDP). Subsequently, reports on the efficacy, toxic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CBDCA in animal and human tumors were published. In addition to further confirmation of its broad spectrum of anti-tumor and low toxicity, its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were also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CDDP.
其他文献
妊娠合併嗜铬细胞瘤者极少见,恶性者尤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妊娠合併恶性复发性嗜铬细胞瘤并讨论妊娠期该肿瘤的治疗.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6岁,于75年突发重症头痛,高血压.经检
阴茎肉瘤罕见,自1892年Beck报告以来,文献记载不到100例,国内近年报道6例。我科自1973-1983年共收治3例,报告如下。例1 43岁,因阴茎肿物4个月于1973年11月入院。阴茎根部有1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外国历史小丛书中有一本《麦哲伦》,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透过这本小册子,我们不难发现丛书的编著者在编辑方针和人物评价上与以往的不同.过去一些不敢提及
错构瘤多发生在肺、肝、肾、纵隔、腹膜后、乳腺等部位。发生在颈部皮下者,文献中未查见报告,本院近30年来仅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 25岁住院号59990,2年前无意中发现颈
概括地讲,诊断的目的无非是肯定或者否定某个疾病的存在。例如一个病人主诉低烧半个月来医院诊治,医生查体时发现病人颈部、腋下都可以摸到数个质地中等大小不等的淋巴结,其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其诱生剂诱导有关生物细胞产生的一类高活性糖蛋白,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分为α、β、γ三型。近年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重组IFN获得成功,克服了来
药物结合作用的机制及这些反应在外源物的失活和排除方面的重要功能现虽已有深入了解,结合与脱结合反应在药物毒性中的作用则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某些药物结合物作为毒性中
AFP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及肝癌早期普查。但部分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AFP则为阴性。因此选择其他有价值的肿瘤标记,实属必要。近年来以铁蛋白作
作者对1973至1985年间收治的20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94例作了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染色体和奥氏小体(Ar)与预后的联系。上述病例均系采用蒽环类抗生素和阿糖胞苷等
对于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目前最常用的是化疗及放疗。但是,由于放疗及化疗对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杀灭作用,且有不敏感的肿瘤细胞群体存在,通常疗效不佳。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