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相关论文
本文报告应用重组干扰素α2b(Intron A)治疗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B),结果表明先用皮质激素4周,再用于扰素,5×106IU和2.5×106IU,一周3......
本文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巨噬细胞(Mφ)吞噬功能经甘草甜素(GL)治疗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非甘草甜素(非GL)治疗后,仍明显低于正......
本文报告85例慢性肝病透明质酸(HA)水平与病理改变的关系、结果发现①肝硬变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分别为925.29±......
CAH或肝炎后肝硬化,常因某些诱因而转重,表现极似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临床称为慢性重型肝炎。本文将病理证实的217例,分为4组:①CAH,80......
为探索抗HBe(+)、斑点杂交HBV DNA(-)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情活动的原因,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8例;并以同样血清标志物的慢性无症状携带者12......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微量全血染色法分析了33例经肝穿活检证实的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表明,患者CD4亚群百......
采用L929细胞杀伤法检测了急性肝炎(AH)、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重型肝炎(FH)和肝炎后肝硬化(H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本文用单克隆抗前S2蛋白ELISA法对74例HBsAg阳性的各型乙型肝炎(乙肝)进行了前S2蛋白检测和动态观察,结果6例急性乙肝,29例慢性活动性......
本文检测3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IL-2)的活......
目的通过检测各组肝病患者血浆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之间的比......
期刊
本文报告69例肝硬化、25例肝癌、3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和14例肝囊肿及40例正常人血清生长激素(hGH)检测结果。肝功能不全肝病患者的血......
选择同期住院的39例小儿丙型肝炎和50例小儿乙型肝炎做临床和病理改变的可比性研究。结果表明,丙型肝炎比乙型肝炎发病更隐匿,症状更......
在我国,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中90%以上的病例是由HBV引起。慢性迁延性肝炎(......
乙型肝炎遍及世界各地,对肝脏损害大,与门脉性肝硬变关系密切,是世界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一般情况世界各地人群中HBsAg阳......
<正>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黄疸型肝炎一旦发展为亚急性肝坏死(以下简称“亚黄”)、慢性活动性肝炎或失代偿期肝硬化,便成为顽......
山豆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草药,又称广豆根,属豆科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 Chun植物的根,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消疮解毒功效,中......
作者用高敏感的竞争性放射免疫法测定76例原发性肝癌(HCC)、2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17例转移性肝癌及2......
我们在用中药桑寄生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转阴治疗研究中,发现桑寄生能影响感染者的免疫功能。 对象:用反向血凝法及酶标法均......
作者对7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患者(其中31例伴有肝硬化),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和9例慢性持续性肝炎(CPH)患者进行了......
<正> 胆酸代谢是肝脏的主要功能。目前国内外认为血胆酸测定是评价肝功能较敏感的指标之一,特别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UDCA)对肝脏无毒性,可防止大量牛磺胆酸盐或鹅去氧胆酸所诱发的肝细胞损害和胆汁郁积、还可减......
近年,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变化受到人们广泛重视。为深入探讨肝病患者Apo的变化规律、临床意义及发生机制,我们对不同肝病患者血......
为探讨血清有机膦酸酯酶(PE)活性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用荧光分光法测定了77例慢性肝病患者及实验诱发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PE活性变化。发......
...
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水平,显示21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42例漫性活动性肝炎(CAH)、106例肝硬化(LC)及110例原发性肝癌(PHC)之TN......
利用固相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建立了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透明质酸(Hyaluronate,HA)的检测方法,对138例肝病患者的血清含量进行了分......
抗-HBe(+)的慢性活动性肝炎51例,以聚合酶链反应检出HBV DNA 48例(94.1%)。对6例以反应产物直接序列分析,发现前C nt83发生G→A(A83)点突变......
目的:为了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αR)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沉淀-聚乙二醇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