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dp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或者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案例描述】
  一周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些会“暗度陈仓”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哪个不能完成下载一个指定小软件任务的学生,却会熟门熟路地下载各种网络游戏;哪个指法很乱、双手在键盘上下乱窜的学生,却能在上网聊天时把打字速度练到每分钟二十几个字。在某种需求下,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当一种技能与学生的兴趣产生关系时,竟能如此强烈地激发出他们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段时间后,迎来了《电子小助手》一课,是关于一些在线词典的教学。备课时我就烦恼,估计这一课又上不好了。这个单元前面的两节课——《学习好导师》和《网上图书馆》,从技术上说都是搜索、下载与安装,本节课可谓是换汤不换药,没有一点新意。估计半节课后又会有学生在下面偷偷上其他网站玩了。
  对于词典,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查成语,所以开场时我就让学生比比谁能找一个电子词典,查到一、二、三、四……数字开头的成语。学生活动时,我到下面转了一圈,明显感到学生不是很感兴趣。走回讲台时,一本学生放在一边的剑桥书吸引了我。现在学生读剑桥可谓是一种风气,让很多学生既投入又烦恼,单词又多又难记,何不从这里入手呢?
  “读剑桥的同学有多少?”小手高举成林,基本上全在读。
  “那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你们怎么办呢?”我又问。
  “查字典!”学生表现得有点无奈,估计查得不少,其中声音最响的那个就是“电脑小高手”,我不知道他是真的在回答还是在起哄。
  “用在线的词典查单词的速度可比你查字典快多了,而且还有发音和音标呢。”
  学生一听,似乎有点惊讶,有这样的途径吗?我在网络上给学生查了“windows”,学生一看,原来还可以这样查找英语单词。
  “用什么词典查找到的?”“我也试试!”下面学生小声的对话不由让我有点惊喜,他们对查找英文单词都很感兴趣。
  后来我又介绍了不在线时,可以下载安装英语词典软件,查找速度快而且简单,学生同样很投入。个别学生还不由自主地走出自己的座位去看别人是如何下载使用的。我没有去责怪学生这种行为,因为当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想去学一样东西时,他不仅没有影响全班的秩序,而且还带动了全班同学学习的氛围。
  【案例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情往往从兴趣出发。因此,对于那些单调的、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优化,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是查字典,但是学生对成语不感兴趣,对查英语单词很感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则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学生对计算机早已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神秘感,渴望更深层次地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们已梦想成真,终于能够直接动手操作计算机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这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是“学”跟着“教”走,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在新鲜感和兴趣过去之后产生枯燥的消极感。所以在教学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攻克了难点。用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灵活教学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我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应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很强操作性,又有着广泛实用性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采用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主体性、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动学习方式。在信息技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其他文献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吉林农业大学237辅导员测试,旨在探究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状况,结果表明:(1)辅导员社会支持状况总体情况良好;(2)客观支持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
面对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新趋势,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复习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在此,我将这近年来的一些做法加以总结整理,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一、注重文体知识的夯实  中考语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必然是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主要依据。因此,在复习时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有条理地整理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知识体系。在复习时,先将这五种文体的阅读分
目的测试医学生健康行为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健康行为知识量表测量学生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运用访谈法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果医学生健康行为
对中国历史受周期率支配这一问题的原因的探析既不能从纯粹的经济出发,也不能从纯粹的政治出发,而是必须从经济、政治和精神三大要素出发进行具体分析,这样才有可能得出较为
在词语语义的认知结构中,一般两个认知结构的共同部分称作为图示,这样的定义和描述本质上是亚里士多德式的认知。图示是词汇意义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可能使词汇的细化更加得到凸显
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笔者特别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做到形象生动、奇异多样、幽默风趣,使物理课堂能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
李庄镇位于黄河北岸,是安全防护用品和体育用品的生产基地,是全国著名的“绳网之乡”。绳网的原料——“塑料”主要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添加了多种有机溶剂后制成。
一、鼓励审美个性,激发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就是鼓励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欣赏作品,还要能做出审美判断。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味和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正视学生审美能力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让他们的审美个性在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如在欣赏雕塑《维纳斯》时,简单介绍作者和维纳斯的信息便引导学生欣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