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t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基础学科,学好小学语文,不但可以更好的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更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成功机会,笔者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以此有所贡献。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探析
  一、要樹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理应严厉,甚至粗暴地推行“棍棒教育”都没错,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政对贾宝玉的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传统教育方式,贾政可以说是一个“专制家长”的典型代表,对贾宝玉动则训斥、要求过高,很少考虑贾宝玉的想法,结果不仅不能促进贾宝玉的学习,反而使他产生厌学情绪,常常叫人代抄诗文,且父子之间的距离也被拉远了,如今这种教育观当然更是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新世纪教师素养》提出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即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与有着自身特点与个性的人,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信任,不能因为学生的一两次错误就给他插上“坏学生”的标签,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个性教学 尊重每位学生
  对于成绩好纪律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告诉他们胜不骄,要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对于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做到不当面批评,不挖苦不讽刺,坚持正面教育,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他们,细心寻找,挖掘他们思想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坚信自己有能力和力量。教师只有真正的尊重、爱护、帮助每一个学生,更加的欣赏和鼓励,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点燃学生们自信的火焰,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激起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们的心智。
  在课堂教学中,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更要进行特别关注,让他们在健康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结论,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成绩。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成绩,也可以对这些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在学生中间进行学习方法交流,让成绩好的学生帮着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补习,一方面增强了同学感情,让成绩差的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心和温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成绩差的学生通过帮助别人从而提高成绩,客服自卑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
  三、体验式教学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我们的教育只有真正深层次地触及乃至触动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体验教育乃是提高德育时效性的最佳途径。体验式教育要求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入一种现实的体验过程,并让学生心灵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引起自觉反思,获得醍醐灌顶的顿悟。这样经过学生用心灵和情感的体验换来的觉醒,绝对要比经过教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所获得的口服而心不服的效果更具有时效性和长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不仅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而且能使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体验式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一大批创新的学生,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的突破原来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要求。总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色彩缤纷的图画、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变抽象为形象,化繁复为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语文之美,诱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激情之火越烧越旺。
  单一的教法往往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就像万花筒一样,能让学生着迷,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虽无定法,但必须讲究教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每节课教师都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五、联系社会生活 积累写作素材
  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学习内容佐证和补充,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兴趣的延续性。
  河流、山川;蔬菜、树木;这也是教学的一个优势,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操作、比较、猜想、交流和反思能很好地理解课本知识,延续自主学习的兴趣,现实情况的提供能有效地让学生了解诸如社会环境、人口发展的等的状况,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一次写作课前,我安排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帮村子里的孤寡老人洗衣服,回来总结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什么拎洗、揉洗、搓洗、刷洗、捧洗等等。特别是有一个同学写作时写到“脚踏法”,作文写到:我先用温水把洗衣粉发开,再把大件的衣服放入水中浸泡十分钟,用双脚不断的踏蹂,十几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就行了;同时,洗衣服也与我们学习一样,有侧重点,如:衣服的领,袖口、前襟是洗涤重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验就是我们要好好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利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兴趣的产生直接依赖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每当学生真正体会认识到某种活动能满足自己需要时便会积极地主动的认识该活动从而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赋予满腔的热情,开发和利用与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资源,会更好地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晋杰.扎实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应用 积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J].山西电教,2007,(2).
  [2]姜雪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3] 常洁.新课标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考试(教研).2012(7).
其他文献
我的婆婆苏兰女士,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经历过解放战争和和平建国的峥嵘岁月,经历过流弹在屋顶上飞的和巨大的炸弹一屁股扎在房门口的恐惧日子,吃了我们现在年轻人根本没有吃过
摘要: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不仅是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困扰着体育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事故。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安全第一”。 学生的安全是学校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而小学体育课因其具有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因种种原因造成意外伤害。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意外伤害的发生,体育教学中要强化课堂常规,洞悉课堂细节,培养良好习惯。  关键词:体育课;安全;场地器材;教学细节;活动习惯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  关键词:语文 词语 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
摘要:今天的初中生是下个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明天的中标准。高层次的人才要求和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关键还是靠教育。而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不可取代的功能。初中政治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不惜贻笑大方,以求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不仅是一个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创造性阅读,关注学生个性的张扬,倡导并鼓励“多元解读”。但是,对“多元解读”的过热追捧,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使得一些课堂不免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多元解读”甚至是不顾作者本意和文本价值取向任意曲解。比如:《范进中举》中学生解读出:范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胡屠户解救范进的方法不科学,应该及时找医生;《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缺乏环保意识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组织教学,是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坚强后盾。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在一些語文观摩课和示范课中,语文老师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精心准备了精美的课件,一上课就为学生放映生动可观的
输卵管癌合并双手指端坏疽临床罕见,文献鲜有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中医院中医妇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2013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不规则流液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因此,怎样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教学 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因此,怎样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
彝汉双语是我国民族语言学科重要的应用研究课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各民族相互往来,共同生活,形成了双语产生的客观条件和环境。恰当地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双语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民族地区科学文化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更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而对双语现象的研究也成为有关专家学者和民族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拟对四川彝族地区的彝汉双语教育和发展问
摘要:数学中的记忆能力是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 记忆 方法  数学中的记忆能力是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总结浅谈如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对数学记忆的认识  数学记忆是指数学对象作用人的感观,使人脑形成一种特殊的信息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