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是音乐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0-01
  
  创新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所必须的前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势在必行。音乐是美的,音乐更是快乐的,正如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性,让儿童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原则中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冲击使音乐课名存实亡,遭受冷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音乐课开始热了起来,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出台与使用,给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近几年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受到了一些效果。
  一、切实抓好发音训练,保护好学生嗓音
  为了纠正这些不良现象,在小学阶段中必须抓好发声训练,堂堂课都年应坚持。比如上体育课,课前做准备运动,五分钟左右为宜,发声训练重在教给学生吸气,呼气,停气,换气方法。教师要做示范,学生跟着多练,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创作,在训练过程中要珍惜他们稚嫩,脆亮,甜美本质的音色。教师要采用有的放矢的方法因材施教,保护好他们的嗓音。
  二、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乐理呢?从学生方面谈,主要原因:一是不明确学习乐理的重要性。二是小学生喜欢凑热闹,这是先天所决定。三是学乐理比较抽象,学起来不易接受。我采用的方法是新旧知识衔接自然环环紧扣,条理分明,富于情趣,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上好音乐课是美的享受,是情感表现,也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改革考试方法,激发学生唱歌
  现在我把单个的考试唱歌,变成演唱会形式,要求学生每个人在本学期所学歌曲中自选一首歌曲,事前作好准备,这样学生们听到好听歌曲时,会情不自禁的发出热烈掌声。我在记分中,还做到把重点讲评与打分结合起来,坚持正面鼓励,即使是细微的成绩也要鼓励。选出班级、年级的优秀歌手,发现人才,为参加校纪活动进行定向培养。
  这一唱歌改革使学生对唱歌课更加重视了,学生演唱水平提高了,唱歌课纪律好了,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空气浓了,团结友爱的精神增强了,同时让师生共同唱出了致力于时代最强的,改革的,美妙的歌声。
  四、变抽象的知识为易解的谜语故事
  儿童音乐课往往是通过跳跳,唱唱,玩玩,获得的陶冶,但想要这做好这一点,就必须学习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理解接受这些抽象,枯燥的音乐知识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乐意去接受和认识事物的心里倾向,所以在将抽象的音乐知识时要设计一些兴趣性较强的教学形式。
  五、优化组合音乐课堂教学结构
  在有了教纲,教材,课时等保证的情况下,音乐素质教育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法。而教法有体现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教法与学法的核心又以研究儿童对音乐知识的特殊性为依据,研究儿童掌握音乐的规律。
  综合课由于内容的巧妙穿插,既顺应小学生的好奇心里,又利于增大教学内容的容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一会儿唱,一会儿跳,一会儿欣赏,一会儿吹奏,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总处于兴奋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开拓了审美渠道,使大脑的神经兴奋中心不断转移,不宜疲劳,在学习方式上动静结合,是儿童的生理得到健康发展。由于教学内容容量的增加,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量,有保证了教学的质。
  六、音乐中美术艺术带给学生的乐趣
  人们常说“音,体,美”不分家,在实践中我深有体会。音乐,美术都是艺术,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各有特色。我常常利用美术强烈的视觉效果来突破音乐在理解上的困难。例如在教“天鹅”时,我设计了一副优美的图画,加上教具,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幽静的森林里,一只美丽的天鹅正悠悠浮出水面,学生欣赏时的神态和激动心情都表现出对作品美的感受。
  七、把知识、技能教学融入音乐艺术中
  音乐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学生音乐素质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审美能力的强弱上。能力的强弱与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和技能水平高低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能力的水平,有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
  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从其本质上讲是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不会划分曲式结构,很难深刻地理解作品,不会读谱很难演奏乐器。有人讲有些吹鼓手不识谱也会吹唢呐,这是事实,但不能以这种手工业式的传授方法当成现代科学的教育方式。
  究竟如何进行知识、技能的教学呢?我认为知识技能是表现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所以提倡音乐知识、技能融入音乐艺术之中。
  总之,知识技能的教学是重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音乐基础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是培养几个尖子,要创造条件全面贯彻教学内容,并非是以唱歌教学为唯一内容。要以审美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为手段,要大量的进行音乐实践,要优化组合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不断调整小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执导下,提高学生的审美音乐素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23-01    新人教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已知A,B是直线l上任意两点,O是l外一点,则对直线l上任意一点P,存在实数t,使关于基底{,}的分解式为=(1-t)+t   此向量等式叫做直线l的向量参数方程式,其中实数t叫做参数,并且满足=t.  应用一:,前面的系数之和为定值  1.(2007·全国Ⅱ)在△
研究目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因,也是导致人群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提示,空腹血糖受损(IFG)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但是相关的研究
摘 要: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计算机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26-01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24-0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目标设课。本课教学以“植物籽粒拼图”为课题,利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纸板和胶水进行拼图、粘接,创造和设计形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进行创造、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25-01    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所写的文章有生活、有童趣,内容充实,文从字顺,是新课标下每个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思考并且想努力解决的课题。本人经过学习思考,想结合以前作文教学的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新课标为指导,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一次尝试性的探究,着重探讨习作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具体
摘 要: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知识,比获得什么样的知识更为重要。本文侧重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观念转变 民主教学 辩论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
研究背景微小RNA(micro RNAs,mi RNAs)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通过降解靶m RNA或抑制蛋白质的翻译而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参与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凋亡等病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31-01    一、强化课堂互动交往,营造温馨和谐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和引导课堂交往,课堂互动交往是有效传递师生感情、知识魅力的交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老师作为引导者、朋友、长者不仅要使学生在课上实现世界观、人生观等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9)02-129-01    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新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