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因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词语,是我们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训练。
  一、在教材诵读中积累语言
  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欣赏力,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抓诵读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如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文课中的重点段落等。我平时不断地鼓励学生抄录并诵读,在诵读时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然后聚零为整、融会贯通。语文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几篇课文,每教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用笔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画一画,采用背诵的方法积累词语。《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提出:“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所以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有些课文是要求整篇背诵的,我十分重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背诵方法。如,我在指导学生诵读《草原》时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分五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五方面内容,指导学生以每一段为单位进行朗读,在朗读每一自然段时,又分层进行朗读,当学生每一层都读熟练之后,再把每一层都连起来,整段进行朗读,当学生把每一段都读熟之后,最后再把每一段连起来,整篇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按这样的方法再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在朗读中,学生逐步把陌生的语言变成熟悉的语言,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有些诗歌、名言警句,则可以采用手抄和背诵相结合的方法。我还运用听写、默写的方法巩固词语。每一课后面的新词语都要听写。在每一节课开始,我都要求学生听写词语,有时让学生到黑板上写,有时听写在听写本上。我还组织学生合作、互相听写、自行默写等。此外,还要防止学生遗忘,即使熟读成诵的,也要隔三差五地加以复习。
  二、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看课外书是一种很好的积累词语的方法,我让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外书籍进行语言的积累。每星期我都用两节活动课让学生专门进行美文欣赏、阅读世界名著等,从课外阅读中认识文学名著,对《三国演义》、《高老头》、《复活》、《巴黎圣母院》等名著有所了解。不仅如此,我还把阅读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要求学生每天放学后阅读半小时课外读物,互相推荐适宜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因为学生阅读的都是他们喜欢读的内容,所以兴趣都很浓厚。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积累非常丰富。
  三、在特定环境中积累语言
  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或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行有目的的说话练习,学生将会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印象,语言积累自然也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一次描绘春天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上,我播放轻快的旋律,布置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填空:“春天来了,大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了。冰雪消融,草长莺飞,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你踏着明媚的春光,漫步于田间小道,看到眼前的景象,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吟诵诗句?摇?摇?摇?摇;
  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画下诗句?摇?摇?摇?摇所描绘的景象;
  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马上想到?摇?摇?摇?摇;
  如果你是学生,你会用?摇?摇?摇?摇的诗句来描绘眼前的景象。”
  伴着优美的音乐,读着启发性的提示语,学生平时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句被激活。他们纷纷交流,提高了对诗词的品味,活化了语言积累。
  另外,我们生活在现实中,每天都接受到众多语言,尤其是老百姓的口头语言,都是语言中的精华,如俗语、歇后语、谚语。在上网、看电视或与人交谈时,可以把自己从中学到的优美词汇或语句摘记在本子上,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如一些电视广告、餐厅标语中的优秀语言,如“自然最健康,绿色好心情”、“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功”、“时间改变一切”等,都值得我们去积累学习。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记、多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
  四、在实践运用中积累语言
  如果没有运用,语言积累就没有灵性和活力。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积累的好处,真正将积累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1.在口语表达中积累。每次上课伊始,我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两分钟的口头交流,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内容自由选择,可以是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也可以是一则故事。为了完成任务,学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好办法,有自己写的,有书上看来的。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运用了语言,语言能力明显提高。
  2.在作文练习中积累。习作练习应拓宽渠道,引导学生经常练习小练笔,如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心灵日记等。我经常让学生观察某个地方(如池塘,草地等)在不同季节的特点,每一个季节都让学生做好观察记录。一年下来我再让学生把观察记载整理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学生不仅把观察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运用自己从前积累的新词汇。学生在反复的语言运用中,不断地丰富自身语言,实现语言的再积累。
  3.在人际交往中积累。小学生都有较强的表现欲,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后,我积极引导他们在平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如学习《负荆请罪》这篇话剧时,学生熟读了课文之后,进行了分角色朗读,并且进行了话剧表演。他们对“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理解已经很深刻了。后来,我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廉颇要负荆请罪?如果你是廉颇你会这样做吗?在平时生活中,如果自己有了错误能不能负荆请罪呢?学生纷纷表示要负荆请罪。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又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其他文献
在农村改革的报道中,我们许昌日报始终以每个时期党的深化农村改革的政策为依据,在把握总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密切注视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经验,面临的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选取报
In order to satisfy a satellite horizontality requirement in an experiment, it is indispensable to monitor and adjust the horizontality of a large platform load
摘 要: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从低年级开始引领学生随文写话,是培养学生写话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学要抓住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精彩之处,让学生仿照文本写一写;抓住插图传神之处,让学生观察插图写一写;抓住人物感人之处,让学生与主人公说说心里话;抓住情节留白之处,让学生补充或续编故事。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提升写作
一、问题的提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阅读是学生感悟语言,体验情感,丰富积累,形成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课标对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有层次地提出了要求,低年段侧重激
解放军宿营喂马这张照片的画面极平凡。一片稀疏的小树,而长得挺拔,还有三棵大树相杂其间,有两棵距离重叠适宜,帝边用高色围起采一块菜地。只要勤费可种出各类瓜菜,房到屋后的菜园
5月8日8时许,人民日报网络版得知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消息后,当即与国际部领导和记者吕岩松取得联系,9时25分在国内媒体中第一家在网上发布了中国记者采写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的
今天的零售商们不光想知道客户买了什么商品,还想知道他们是如何购买的。因此,热能地图应运而生。顾客想买什么商品?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一家名为棱镜实验室(Prism Skylabs)
禽大肠杆菌病(Avian colibacillosis)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Escherichia coli, APEC)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细菌性传染病,且易与其它病原细菌、
摘 要: 文章认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感悟、观察、欣赏、分析能力,加大课外阅读量,改进作文教学法,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农村中学 作文能力 培养方法  语言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际方式,而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通过书面进行表达,即写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教育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如何搞好作文教学工作,充分培养和发展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学生的写作需要占用真实、丰富的材料,对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查学生占有了什么材料,更要考查学生占有材料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真实的材料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积累写作材料,并在材料的收集和准备过程中,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