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之“古”·境界之“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nger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躬行大地、翻山越岭、只为遇见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纪录片《本草中华》第二季以世间草木菁华为材,以中医理论积淀为引,以中华传统文化为骨,为中医药文化的前世今生留下影像史志。《本草中华》系列是首部登陆一线卫视“930”黄金档的纪录片,也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影像使者,曲高而和不寡,行止处必有邻,彰显了当代纪录片行为价值和文化传播使命。本片将中医药文化拆解为问药、行医、悟道三个层次,将草木生息的自然奥妙喻作人生的起落轮回,将匠人医者仁心制药的高尚情操,嵌入时代感召的价值框架中,从草木等蕞尔小物之中,映照出国人广袤无垠的精神家园。《本草中华》第二季构建了古今之辨的时空对照,用时下尖端影像科技记录古老智慧,用古人的精神矿藏熨帖今人之浮躁,从而达到春风化雨、浸润心田的传播效果。
  一、古为今用:一草一木的意象聚变与诗性省思
  《本草中华》第二季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消费主义浪潮汹涌而至的现代社会,娱乐的甚嚣尘上侵吞着淳朴的自然空间。恰如片中文案所说,本草早已归隐山林,“在天涯海角静静谱写各自的史诗”。本片延伸了第一季“本草缘何而来”的主题,将古老的本草家族齐聚于镜头之中,重新开启济世万民的漫漫旅途。结合当前文化环境与受众心理需求,《本草中华》第二季内容更趋向于多元化,在探索本草习性和中医药理之外,进一步增强了纪录片的哲学性与说理性,洞悉人与本草相依相生的关系,以中医药匠人呵护百草的虔诚之心,寻唤大众对简朴自然的心向往之。
  (一)疗愈心灵的中庸和谐之道
  《轻重》《刚柔》《黑白》《进退》《新陈》《甘苦》,六回篇目,均以一对反义词写就,颇有正负相抵的意味,与中医药配伍所讲求的阴阳调和相呼应;两字之间,看似南辕北辙,实则调和折中。《本草中国》颠覆了现代社会的二元对立框架,使性质相反的事物不再单纯意味着对立、相抗,而是相辅、相济。中医学洞悉百草的不同性味,使之作用于人体的阴阳盛衰、寒热变化,而本片则擅于体察世间本草的性灵,从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的至理出发,讲述万物相生相克、源源不竭的生命法则。纪录片的六回篇目分别对应着中药的质地、重量、颜色、药性、贮藏、滋味,几乎涵盖了一味本草的全部药用功效,沿着纪录片叙述的脉络深处追寻,方可品出草本药理间的人生兴味。
  《本草中华》每集精心遴选四味药材,留给每样本草的登场时间仅七至十分钟,它们并非独立成篇,而是相辅相成,为引导观众参透篇目中的禅机而来。《轻重》一集中翩然而至的四味药材——药香、皂角米、木蝴蝶、自然铜,它们或轻如烟缕,或重如磐石,或灵动翩飞于木叶枝头,或沉埋积存于地底千尺。它们在工业流水线迅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作为山林自然的馈赠寄居于山林,在日居月渚中完成功效的沉淀。草木虽轻,却能承山川河泽之重,载得起人间烟火、百姓喜忧。纪录片将细微本草喻作一杆称量世间万物的情怀之秤,在轻与重的概念幻化之间,本草顺乎天理、顺势而为的特性跃然于荧屏。精心揣摩的文案更是提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刚与柔,是生命的质地”“进退,是布局的章法,亦是人生的取舍”,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崇信的并非取胜与征服,而是“中庸”之道,就像纪录片所呈现的中医药理,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方能标本兼治。在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刷下,本草不疾不徐的生命节奏是疗慰都市症候的一剂良药,中庸和谐的理论更有利于重建信仰框架、避免传统思想沙化。
  (二)积极入世的安民济世之道
  《本草中华》系列可谓我国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拓荒之作,《本草中华》第二季更加注重搭建影像与基础理论的复调框架,将纪录片的科普性与专业性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片由国药大师金世元担任专业指导,内容贯通医学、生物学、药学、历史学、民俗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每味药材都配备专属的AE动画解说,结合《本草衍义》《本草纲目》《雷公炮炙论》等传统医书的摘录,溯源古人采药、制药、用药之法。引经据典之外,创作者还躬行大地,深入密林深谷间探寻野生草本的足迹、前往中药产地寻访传承人,对每味草本今日之境况进行实地记录,还原其生长环境、采摘与制药流程,将纪录片实景再现功能与阐释中药义理相结合,再以故事为引,在人文气息浓郁的诗性语言中,演绎一段草本与人相依共处的佳话奇缘。
  生长于深山幽谷中的草本,疏离于现代社会的喧嚣浮华,是大众心目中遗世独立的存在。纪录片以“不惊扰大地”来形容本草,这些生于毫末的草本精灵,曾经作为自然的一员,安守着原始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边界。《本草中华》创作的意义正在于消解边界,借由中药匠人的心血,让本草不辞辛苦出山林,进入并参与人类生活,道出富有生活意趣的本草故事,令其研究价值和药用功能如参天大树般绵延枝桠。“原来我们自己也是它们中的一员。这是一种深切的安慰——知道自己并非一人,而是与所有事物、所有人类同在,也是一种体验人性解放的难得机遇。”[1]正如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生命体验一般,《本草中华》使本草与人类的屏障被共鸣所取代。纪录片所描绘的不仅是本草生长于自然界的姿态,更将其喻作精诚仁爱的名医,以本草出山入世、拯救苍生疾苦的行为,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至理。本草与天、地、人同在的世界观,是本片牵系观者内心、引发深层次灵魂共鸣的精神羁绊。
  (三)钻之弥坚的匠意传承之道
  《本草中华》第二季延续了以人文本的故事性手法,强调叙事过程中的个体视角,换言之,与中医药有关的“人”依旧占据着纪录片的核心位置,旨在从匠人的角度观察并叙事本草之道。本片所涵盖的中医药从业者涵盖范围之广,是此前同类题材作品远远未能企及的,既有祖祖辈辈以种植药材为生的药农,也有穿行在断壁孤山中的采药人,更有擅长加工药材的技艺传承人或药号掌柜。受访者身份的多样性,点明了中医药行当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更反衬出一味本草从深山走入寻常百姓家的不易,只有在匠人的悉心载重和慧眼甄选下,历经层层炮制加工的繁琐承续,本草才得以成为良药。
  采药人与制药人的个体叙事,让“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顯影于本草故事之上,他们秉承祖训家、不负师门所托,或是家族传承父子一心,或是开蒙授业桃李满园。匠人们让中医进入现代医学的领域,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焕发新生。古意不绝,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而片中许多平凡的本草守护人,如腾冲村落里的浙江移民们,他们在未名之地扎根,将集体记忆化为白果这味本草随风带来;又如培植皂角米为生的农家夫妻,他们的生活一盼晶莹圆润的皂角米,二盼女儿早日成材。热爱生活的赤子之心,亦然是匠心的流露。“所有的种子,都值得等待,等待一个华盖参天的未来。”耐心等待的身姿,是《本草中华》交还给大自然的最终答卷,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中医药行业的独特匠心,纪录片在致敬匠人精神时没有忘却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将中药人的职业道德与孕育百草生灵的天地相联系,丰富了“匠人”一词的文化内涵,从本草的视角出发,匠人间代代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世间相处的方式与心境。   二、影像写史:拟态环境中的形意编织与视野开合
  在纪录片影像所营造的审美视域之下,草本中药既被形塑为救济天下苍生的义士、隐逸山林的淡泊雅士,也扮演着冲淡当下都市人群现实焦虑、慰藉浮生中匆匆行色的对象。因此,《本草中华》的拍摄主体被解构为“形”与“意”的双重意象单元,在影像声画编织的拟态环境中,完成“形”与“意”的聚变和裂变,进而引出草本背后的人生故事与世情迁流。草木虽微,却值得人用步履度量其一生,纪录片将草木之“形”,引申至中药人躬耕山林、精心侍弄草本的谦退姿态,将草木之“意”,归结于人对自然的敬畏、恪守之心,进而淬炼出一段段草本滋养人心的传奇佳话。
  (一)聚焦转换中的主客观互寓
  文学影视作品中的聚焦是带有主观意味的行为,指的是讲述者的视野范围,叙事视野的开合影响着观众眼中被叙述对象的形态。著名文学评论家热奈特将聚焦分为三类,即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2]纪录片《本草中华》博采零聚焦与内聚焦之长,利用当代影视艺术与叙事学的优势,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有意识地编排、重组、解码,以求流畅自然、一气呵成的理想观感。
  首先,本片延续了纪录片惯用的全知叙述,以此展呈本片作为中医药文化纪实影像的艺术魅力。纪录影像的零聚焦超迈了现实人物的感知视野,对草本中药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却不干涉人物的内心情感。叙述者隐蔽在摄像机镜头背后,通过对草本或人物行为举动的外在记录来表现主题,以突显纪录片真实客观的基本属性。生长在金沙江河谷深处的梨果仙人掌,栖息于闽南密林山崖上的卷柏,零聚焦视角下的大全景记录了采药人身处的凶险环境,四周怪崖丛生、险滩密布,未经刻意甄选的客观视角使人如临其境。其次,内聚焦是联结草本与人的情感秘钥,亦是叙述者描述和揭示事物规律的一种方式。《本草中华》善于使用多重式聚焦以增强纪录片情节的故事性,多重式聚焦是内聚焦的一个分支,它强调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关注,通过叙述内容的互斥和互补来铺陈情节的层次感。制香人赵秋实推崇“香线不乱”的宁谧心境,严格遵从制香期间饮食忌辛辣、戒躁火的规定,而儿子赵喆主张逃离条条框框的束缚,争取从心所欲、从己所好的制香“自由”。制香一事,透过不同人物的自我棱镜映射出千般面貌,多重式聚焦让客观的本草得以随人物主观意识而流转,从多个视角出发,庖丁解牛式地拆分客体。此时此景之中,一株本草之于宏大世界,不再是流沙蝼蚁般细微的存在,它生长开落的痕迹中尽是匠人的情绪和思念。《本草中华》中具有真实性的不仅是草本及其自然规律,还有中药人的内心体验。
  (二)草本世界的想象性呈现
  《本草中华》的拍摄对象是静默生长的本草,这些以年岁为单位刻录生命的生灵,是绝对意义上的静物,它们无法主动回应摄像机,创作者只能通过镜头技巧的运用和声画体系的创建,来营造生趣盎然的草本世界。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绝非完全排斥主观情感,正相反,纪录片与电影、电视剧的类型鸿沟正在缩进,“它同样包含了大量的想象、构思、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实际上就很难区分现实、非现实了,因为这时的现实已经是纪录者主观世界的现实了。”[3]《本草中华》光影下的本草不再是“任是无情也动人”的静态植物,而是承载了情感的跌宕起伏,人物故事的讲述为本草“赋情”,令其在静水深流之中释放出诗意的魂灵。
  纪录片采用了大量长焦镜头、中焦镜头,有时甚至以黑幕场景的搭建过滤本草以外的内容,推动纪录片拍摄主体的独立。这种独立并不是对场景本身的漠视或干预,而是纪录片展呈本草内在意蕴、渲染画面整体意境的手段。通过对焦距与景深的调整,纪录片塑造了“一花一世界”的微观世界,呈现的却是瑰丽宏阔的视觉奇观,在探针镜头和微距拍摄之下,木蝴蝶的脉络仿佛河流纵横,苔藓仿佛參天巨木般枝桠交错,自然铜的粉末在空中恣意飞扬,鲜竹沥滴滴如珍珠落玉盘,清响回荡于耳际经久不绝。4K超清技术拍摄下的本草纤毫毕现,勾勒出造物者鬼斧神工的静态之美,而高速摄影、子弹摄影等广告级设备的应用,便于捕捉本草每一个瞬间的生息变化,将其动态生长的澄澈美感还原于荧屏之上。无人机航拍和特殊视角的拍摄显示出一流纪录片的硬核水准,将观众的视听感官延伸到悬崖峭壁之上。拍摄仙人掌时,摄影师脚踩两根竹竿,在悬崖上形成一个极小的支点,在径直拉伸的镜头下,整座山崖的风光尽收眼底。奇观镜头突显了本草所生长的极限环境,实现了动与静的完美贴合。
  (三)熟悉与陌生交错的感知符号
  《本草中华》第二季运用了传播学角度下的“出奇制胜”法则,充分汲取前作的成功经验,通过搭建新颖的感知符号和文化修辞的妙用,将传播链条两端的创作者和受众紧密联结。《本草中华》第二季有意营造影像传播的拟态环境,身处这一时空,观众重新抒写了自我的感知体验,生活中的熟悉感与陌生感被倒置。芝麻、西瓜霜、银耳、白酒这些日常生活中为人所熟知的物象,却是人们最为陌生的中医良药,它们富含药用价值,其炮制方法更是集结了华夏先民的古老智慧,体现了中医药食同源的养生之法。生活中俯仰可得、却被大众忽视已久的那些中药,是本片超迈前作、实现价值突围的创新亮点,让中医药文化在普罗大众眼中的形象由陌生走向熟稔。
  施韦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只有当人类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4]在这一理论的助推之下,人文纪录片更加注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生命,进而建立起影像内容的道德伦理。在日常的生活场域中,少有人注意到芒硝、朱砂、自然铜等物质,或将其视为现代化工的合成产物,《本草中华》却反复强调它们是有生命的存在,“它们就静静地站在这里,等风,等雨,等秋天,等风雨把年轮刻上时间。”纪录片以等待、守望的姿态将本草拟人化,将其作为吐纳、包容自然规律的生命实体看待,将熟悉的物象陌生化,再次调和了记录影像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敬畏生命,是《本草中华》第二季给予浮华现世的究极启示,影像世界的中药材不再只有苦涩的滋味,而是融汇人间百味、久而回甘,以本草淡泊宁静的品格,指引身处工业社会乱流中的我们感恩生命、回馈自然。
  结语
  “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本草中华》摒弃艰深晦涩的医学术语,转而与大众和解,以真淳朴实而又平易近人的影像语言解读中医药文化。纪录片透过极具记忆点的镜头画面,道出本草前世与今生的传奇历程,实现了纪录片故事性、文学性与哲学性的高度统一。全片二十四味本草菁华的故事,具有启迪智慧、疗慰人心的情感力量,亦不失推动传统中医文化走向海外的传播价值,镜头光影间涤荡着清新自然的新风。古老的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纪录片影像的耦合,是当代中国坚持本土文化主体性的积极求索,古为今用的创作路径使传统文化绽放出历久弥坚的人文魅力。
  参考文献:
  [1][美]弗朗茜丝·H·弗拉哈迪.一个电影制作者的探索: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故事[M]//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季丹,沙青,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231.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9.
  [3]倪祥保,邵雯艳.纪录片内涵、方法与形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76.
  [4][美]R.F.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73.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易卜生笔下的各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女性的地位与出路不仅仅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还受到宗教信仰、法律、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约束的结论。并指出,女性要想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必须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心态、勇于进取的精神,并且不断地用文化知识和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关键词: 易卜生戏剧 女性形象 独立    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戏剧家,胡适认为“易卜生主义”的精华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
摘 要: 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量化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设备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对网络软硬件操作方面的技能不够熟练;在使用电脑和网络时焦虑状态差异较大。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各高校通过开设网络素养课程,提供良好健康的上网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网络实践活动等方式综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关键词: 网络素养 媒介教育 教育对策    一、调查背
摘 要: 如何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是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轨迹,探讨了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广东工业大学创业教育体系本土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 本土化 广东工业大学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通过开发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
我知道骆恒光先生大名是在18年之前。有一天我在老师家偶然看到一幅字,写得很漂亮,但无落款,老师说,这是杭州骆恒光的大手笔。又过不久,听一位评论家说,当今浙江书坛,老一辈书家首推沙孟海、陆维钊,中年书家数骆恒光等人名气大。从此,骆恒光在我心目中便是高大魁伟,春风得意的形象。  后来,我和骆先生认识了,才知他的身材不高,也没有得意之态。除了一双颇有神采的大眼睛外,我只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忙”字。  他这
摘 要: 小学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积累。说到积累,可能大多数学生仅能做到积累素材、积累语言。然而,就如何积累等方法问题却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作文不仅仅需要素材、需要语言,还需要方法的指引、需要情感的积淀。因此,学生除了积累素材、积累语言外,还要重视积累写作方法、积累思想情感。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积累 写作方法 思想情感    所谓厚积薄发,没有积累就没有创作,小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即使没有厚
摘 要: 表示“红”含义的颜色词有很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的使用频率高低不同,利用语料库,作者探究了“红”族词中“赤”、“红”、“绯”、“朱”和“丹”的使用情况,并从传统色彩观、科技发展、词语的组合能力、词语的意义等角度来分析造成不同时期各个词语使用频率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 颜色词 “红”族词 使用情况 使用频率 原因    一、引言  颜色词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历来对它们的研究从没间断,
摘 要: 冰心在小说《相片》中走出她早期“问题小说”单一性的“爱的哲学”主题,表现出了她对先前所持的宗教救世哲学的反思和对基督教中神性与人性冲突的思考。  关键词: 小说《相片》 基督教义 神性 自然人性 冲突    冰心自小就在教会学校里生活学习,长时间在基督教义的浸渍,直接影响了冰心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也深刻影响了她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方式。正如她自己所坦言
摘 要: 课堂评价是关系到语文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品质的关键一步,可是,历来对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标准莫衷一是。本文试图从现有的纷繁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跳出来,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有所得为基点立论,并就如何达成这一目標,提出独特的观点。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评课标准    语文课是学校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语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水平,而学生的语文水
摘 要: 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培养音乐才华,促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音乐课堂 器乐教学 表现能力    何谓“器乐教学”?在音乐课堂上教学生用乐器来演奏音乐,用乐器来表现音乐就是器乐教学。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
摘 要: 选修教材的教学目的在于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史记》是我国史学与文学的瑰宝,如何在课堂中充分展示其魅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领略其风采,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史记〉选读》 选修 教学安排 教材使用    一、关于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学科课程由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程主要体现课程的基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