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典,感悟真善美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正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主要是对阅读的兴趣不浓,没有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激发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经典名著;思维导图;感受浸润
  现在大力提倡全民阅读,从小学会阅读。但是真正喜欢阅读、善于阅读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特别是一些经典名著,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主要是对阅读的兴趣不浓,没有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更好地激发阅读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爱上阅读,逐步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吴承恩。本书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等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其沿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修成正果。《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但却有着共同的内涵:反抗封建统治。总之,阅读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所有有背景的妖魔鬼怪都被带走了,而没有背景的怪物也被悟空打死了。走向文学名著就是走向崇高、走向真善美。
  去年,我执教了课外阅读分享课——《西游记》,这节课设计着重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引导他们通过个性化阅读、画思维导图、互动交流来读懂名著。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让汇报、交流、分享阅读带来感悟和乐趣。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且在读中思考、感悟。启发学生与作品人物进行对话、与自我对话、与身边人对话,从而认识自我的不完美,提升自我认知、实现自我转变;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成为学生心灵世界的明确航标。
  一、情境是问题的起源
  当代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曾言:生活是语文听说读写的本与源,将教学活动设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而激起他们的生活主体意识。孩子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这一教学目的,可同时结合听说读写,进而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这一目标。因此,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回忆与文本相关联的生活场景,来营造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幻化课文中的意境,使文本与生活相连。
  学习课文之前,我先让学生听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听后畅谈感受。
  生1:听完这首歌,我知道了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轨迹,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主旋律,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成长。
  生2:我从这首歌感悟到成长是人生的导航方向,向上向善是人生导航的目标。心若向上能使我们脱离低俗,心若向善则能回归本真。
  师:同学们的感悟说到老师心坎里了。是的,向往善良,才有阳光照耀,若是心存恶念,便永远走不出昏沉与晦暗;向往善良,才有永垂不朽,若是心无善意,便永远得不到支持和敬仰。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感受故事的惊险曲折,想象离奇,从而明白它为什么能被全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男女老少所喜爱,为什么说它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神奇故事。
  二、在分享中收获,在合作中成长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对经典著作由衷的喜爱之情,而非带有被强制的厌恶与压抑,学生便仿佛是在一起玩游戏。孩子们已在悄然间学会如何阅读,并深深地爱上阅读,甚至某些孩子还学会或者熟知了大量生字。与此同时,学生还发展了其自身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与交往能力,这对他们的自我接纳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
  孩子们运用思维导图,汇报《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和进行主题交流。学生们非常活跃,而且概括得异彩纷呈,不是单纯地从书中摘录答案。汇报完主要内容,接着是本节课的高潮,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几个主题进行交流,分别有文字赏析组,人物研究组,人性分析组和奇幻研究组。
  明确任务后,各小组先在分配好的小组内合作预演,要求有小组内的主持人,注意话语的连接,有三人以上交流,推动多人互动。各小组有的用思维导图由组长引领分角色解说。有的配上道具,一个组员负责解说,另几个组员进行表演。到班上交流时,每个主题我都挑选小组台上交流,再抽同学评价。学生们通过思想碰撞,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学习中感悟,交流中提升
  谈收获是对这节课学习情况的检验,通过学生的汇报,方便老师调控和部署下一步的教学。学生敢于走上讲台,能锻炼胆量和口才,听交流报告的也能从别人的經验中学习进步,锻炼思维,拓宽思路。最后我还借机推荐了其它三本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通过用思维导图这种新的阅读方法,把读书变得更有趣,练习中体验这种乐趣,训练思维能力,体会思维导图的活学活用,学法习得,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在这门课上,我认为思维导图有了绝佳的作用,通过对阅读的思维过程中的周密分解及分层展演,帮助学生拓宽了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了授人以渔的目标。这节课展现的是分享在课间所完善的思维导图,亮点有以下三点:
  1.选材大胆。本节课上,最大胆且令人惊喜的设计便是将阅读资料延展到课外阅读资料中。以经典为主题,使学生热爱经典,亲近儿童文学,是一次极佳的尝试,也是个人在小语教学上的突破与创新。实践证明,对于此类专题性阅读,学生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对文本印象深刻,且能颇有见地地把个人感悟表达出来。
  2.让孩子自我展示。阅读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体验、探究的过程,在学生的个性发言与深刻体会的表达中,我们可以得到非常有益的启发:语文教育要真正发现并激起儿童的巨大潜能,切不可低估儿童,在儿童文学的鉴赏过程中,孩子的审美眼光、感悟能力并不逊于成人。
  3.方法渗透“独具匠心”。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但阅读应是一个轻松、享受的学习过程,万不可给学生施加压力,“阅读时的心情请用表情符号代表”,是我在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水平所做的大胆创新,以此简便而有趣的方式留下学生的思考痕迹。
  【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科研规划小课题“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637)】
  【参考文献】
  [1]吴小丽.情境是语文课堂的起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
  [2]黄玲波.思维导图,让整本书阅读向更深处漫溯[J].小学教学参考·上旬,2017(05).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内容普遍是学生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想,因此,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事物认知水平直接相关。在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提笔就抓耳挠腮,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从而害怕作文、畏惧作文的情况。本文从小学生畏惧作文这一心理的产生原因出发,提出创设情境、传授写作方法、做好作文修改讲评的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惧作文的情绪,提高其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
【摘要】2020年春,全国上下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广大教育一线工作者宅于家中。短短的两个月,涌现各类型的人与事,生活暂停思考继续,继教育部颁发“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后,大部分班主任思动也行动,设计大量班会课,关于生命教育、三观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等等,名班主任工作室则思考,如何引领班主任在线上开展班级管理。特殊时期,笔者思考的是,如何让第一节班会慕课在线上课堂发挥班会的功能,发挥班主任在班级中思想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发布,教育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应用性,即不再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写”的能力,也要考察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要更加重视“听”“说”“读”。在小学高年级时期,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门科目,正是通过培养其“朗读”能力提高其对英语的应用能力的黄金时期。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高年级英语中进行激趣朗
方案围绕一盏多彩的灯,历经调查探究、创意设计、实践制作、表达分享,完成灯的社会调研、灯的拆解、灯的设计制作、作品答辩等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了一盏外形、控制、电源、灯源、功能多彩的灯具。通过活动,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初步养成了主动学习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习惯,进一步发展了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创新物化等核心素养,是具有可行性、教育性、示范性的科教创新活动方案。  活动准备  社团筹建:招募对科
温儒敏教授提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学生孕育“读书的种子”,统编版教材除了“课内必读课文”“选读课文”,还把课余阅读纳进课本,归入语文课堂。“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新教材特设的一个栏目,目的是让学习者收获有效课外阅读之果,我们视它为孕育课外阅读之地,如何施展其作用,让学习者从此栏目中,懂阅读、爱阅读,让阅读的种子在其中萌芽、吐艳、结果。  统编新教材把课外读书纳入教本中不可缺失的
【摘要】几何直观是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几何直观的运用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捷,以几何直观凸显数学本质,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直观载体的内在本质。  【关键词】数概念;几何直观;建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相比厘清几何直观的含义,如何运用几何直观为实际教学服务,对于
【摘要】我们只有把握好语文要素的编排价值,探讨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才能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语文要素落在实处呢?  【关键词】语文要素;“1 X”群文阅读策略;想开去;语文素养  “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是统编教材的一大特色,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骨架,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抓手。我们只有把握好语文要素的编排价值,探讨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才能用好统编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 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借助“新技术”,探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杨健辉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这节特殊的数学课,由两位教师分别与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完成。前20分钟由一位教师在一个班主讲,另一位教师则在另一个班指导学生看电视直播同时学习,用辅讲的方式把学生带到情景中。后20分钟则回归各自的课堂,
【摘要】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而应该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接受能力,力求能够实现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有所提升。这就是因材施教,其实也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而利用“智慧学伴”的大数据分析报告,能更好地参透这一教育理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智慧学伴;分层教学;初中地理  人的智能发展存在个性差异现象,而我们的教育教学又必须面
【摘要】“潜能生”的存在不符合当前新课标改革的教学目标,也与提倡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尽快减少或消灭潜能生。转化潜能生过程中在感情上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爱护、信任潜能生;在课堂上要优化教学方式,激发潜能生对数学的乐学情绪;创造机会,让潜能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加强对潜能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外个别辅导,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