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课教学浅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yg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它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与化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关系,但在中学化学实验的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实验课上往往存在着只看热闹,不作记录的现象;只盯着一点看,不全面观察;只观察不思考;做实验时来回走动,影响别的同学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质量,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下面我根据化学实验课教学实际,谈谈在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我为了使学生实验能获得良好效果,常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1.做好实验的预试。做好实验的预试,除保证实验的效果外,还要估计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与困难,拟出上课时要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并作好课中巡回指导计划。
  2.充分准备好实验用的仪器、药品和器材,并且将仪器,实验用的药品等物品有序的放置在实验台上。否则到实验开始时,学生发现没有某种仪器或药品,或仪器已有破损,就会要这要那,造成混乱局面,不利于实验课的开展。
  3.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每次学生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写好预习笔记。这样做的好处是:(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实验内容便成竹在胸,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2)参照预习笔记做实验,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做好实验。
  4.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对全班学生合理分组,尽可能使每个组中都有基础好些的学生。这样不至于出现好的学生在一起,很快完成实验任务,然后无事可做,甚至来回走动;差的学生在一起,到下课实验也做不完的情况。
  二、上实验课时加强对学生的巡回指导
  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前先检查预习笔记,无预习笔记不能做实验。接着挂出事先写好实验项目,以及重点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的小黑板,待学生检查实验用品齐全后,再允许学生动手实验,检查时间不宜过长,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和思考。
  实验前要对学生强调以下几点:(1)认真进行操作,细心全面观察现象,并及时、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2)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要保持肃静,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来回走动;(3)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洗净放置好。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在各小组之间进行巡回指导,在进行巡回指导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加强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指导。在中学里,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比较多的。例如:加热固体物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实验完毕,先移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中取出,使水倒流,试管破裂;倾倒液体时,掌心没有对着瓶上标签,试剂瓶盖没有倒放在桌子上;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盛氯化钡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稀硫酸的滴瓶上,造成试剂污染,等等。对于以上这些基本操作和技能的指导是一项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在指导中不仅仅要使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认识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危害,必要时还可以给学生当场进行演示,同时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2)通过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去认真思考;在学生做实验失败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并使其实验成功。这样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实验课的质量。(3)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统一交给授课老师。实验报告主要写五项:实验目的;实验主要步骤;实验现象及解释原因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实验讨论。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
  学生实验结束后,在学生洗涤仪器和整理实验用品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在总结时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还要对本次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进行强调,使学生吸取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余红华,应桃开.化学实验评价新视野[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5,(3):26-27.
  [2]郭金花.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现状和活动表现评价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52-53.
  [3]陈思静.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2.
  [4]李贵香,王秀红.新课标下山东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8,29(7):50.
其他文献
如何复习高中物理呢?高三学生,要全面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及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其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注重复习方法  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归结为如下十六个字:传授知识,树立观点,培养能力,训练方法。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例如: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教师传授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和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能力。  开展创造教育,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开发学生的创造
1.学情分析  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学习本课,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鼓励学生总结物理规律;同时,培养操作能力和探究意识。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2.1.1通过实验探究,
该文回顾了用于测量绝缘介损的一些常用算法,分析了其适用性。数字测量介质损耗的困难在于正弦信号数字处理的特殊性,要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必须采用局部算法,在微小频率尺度下提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办好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慢慢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物理学科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课前精心准备,突出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精心备课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该文通过软件仿真的方法,对电容性设备介损监的两种数字化方法(谐波分析法、正弦波参数法之正交算法、正弦波、参数之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在考虑频率抖动、零点漂移
该文主要介绍了油纸电容式套管的重要技术参数-介质损耗因数(tanδ)具备较低且 较稳定的水平的重要意义。并详尽论述了生产中能够引起套管tanδ值增加和不稳定的主要 原因及其
2012年2月29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京正式发布了2011年拍卖业蓝皮书,即《2011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及2012年展望》,同时公布了“2011年拍卖业十大事件”的评选结果。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