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运教师之匠心,点活课堂之明灯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35022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中职语文是中职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在中职学生对语文的不重视,导致中职语文现在的地位非常尴尬。为了改变如此现状,中职语文教师都在探索中努力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历,以《藏羚羊跪拜》为例,围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学好语文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中职语文和其他学校教育的语文一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个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两点,是中职语文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然而中职语文现有的地位却是尴尬的,学生更加注重专业课的学习,认为高中之前所学的语文知识已经足够,甚至出现了语文无用论的说法。于是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就是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神游太空。
  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这门学科,就是摆在中职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从多年中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众多学者研究得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解救中职语文教学尴尬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如何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藏羚羊跪拜》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激趣导入,语文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设计和运用得好,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常见的趣味导入方式有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猜谜导入、媒体导入和竞争导入。以上的导入方式运用得当的话,都能很好地营造热烈趣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全身心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
  然而现在有些老师的课堂导入如绽放的樱花,落英缤纷,趣味过后,却无任何果实留下,导入仅仅只是导入,没有更深层次的生成。所以我认为语文的语文性是绝对不能被淡化的,于是我就以《藏羚羊跪拜》这篇文章为突破点,尝试在导入中,做到语文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教师提问:语文的文是什么意思?
  学生明确:文字。
  教师:中国文字——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现代人往往用现代的理念来解释文字,有时亦能得出符合字义又颇具趣味的解释。那么“跪”这个字用以上办法,该如何解释为好呢?
  教师提问,有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由回答。
  教师明确:跪,是指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或者是感到威胁的时候,弯曲自己的腿。
  二、抓住题眼,一个“跪”字贯穿全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章的窗户就是它的题眼。所谓题眼即文章题目中的关键字,它限定文章的内容重点;作为行文中的线索或者是线索的交叉点,它规范描写的意境,为议论、抒情导向,是记叙描写的着眼点,议论抒情的触发点。总之,题眼就是题目中语用价值最大的字词。我《藏羚羊跪拜》的教学设计就是抓住这篇文章的题眼“跪”,来层层展开。
  开头我从“跪”字入手,让学生来用现代的理念来解释文字,由此“跪”字就可以解释为在遇到危险或者感到威胁的时候,弯曲自己的腿。全文通过“谁跪?”、“跪谁?”、“这一跪有意义吗?”这几个问题,将全文的思路就理清了。这几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从这几个问题入手就可以扩展到其他的问题如“藏羚羊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文中的老猎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藏羚羊的这一跪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就能够做到课堂的收放自如。
  三、正反辩证思维的运用,寻求答案的多元化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现在很多开放性的题目都不是仅仅只有一个答案的。由于学生的经验不同,对文本的解读不同,因而产生的答案也是多元的,可是每个答案都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它们源于文本,又有别于文本,正是这样的创造,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由此诞生了创新。所以我们更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问题,解读文本。比如“藏羚羊母亲的这一跪,目的达到了吗?成功了吗?”这样一个问题,它也是有正反两种答案的。所在今后学习中,应让学生尽量发散思维,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四、環节衔接紧密,有赖于有效的过渡语
  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过渡语,能够帮助老师在课堂上达到授课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就查看了很多有关于《藏羚羊跪拜》的这一课文的赏析、评语,同时将其中优美的句子抄写下来。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这些经过包装的句子就可以作为我的过渡语。现列举一段我的过渡语,具体如下:生活总爱跟我们开玩笑,所以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在下一个转角,我们会遇到谁。而对于藏羚羊而言,它的生命转角遇到的是老猎人。老猎人对于它而言无疑是敌人,那么藏羚羊为什么要向这个敌人跪拜?
  五、趣味横生的板书设计,使主题得以升华
  板书是教学中所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板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所以教师必须用好板书这一教学媒体,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的心田,让板书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正如《藏羚羊跪拜》这篇文章,我将“望”、“跪”、“流”三个动作按照阶梯的顺序写在左边。而让其相对应的“希望”、“期望”、“绝望”三种心情变化写在右边,最好在其框架上画出一颗破裂的心。如此一来,就让主题以另外一种方式再次进行强化,同时从这颗破碎的心入手,让学生爱护野生动物,不要再让它们心碎。
  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神圣职责。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目标的关键,因此我们每一位老师需要不断地探索,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来寻找自己独具匠心的的方式方法,以点活中职语文课堂这盏明灯。
  参考文献:
  [1]邹贤敏.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M],丛书主编观点.
  [2]张慧.让有效教学从心出发——浅谈有效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10.
  [3]钱理群.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M] .漓江出版社.2012.6.
其他文献
摘 要: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从而形成所谓的徐黄异体,这似乎已是定论,也是一种共识,黄荃取材奇珍异草,用色富丽堂皇,表现技法工整细致,展现统治者的奢华之风,而徐熙,取材乡野杂草,用色不多,注重墨色的效果,用笔豪爽大气,这几乎是所有有关黄荃与徐熙绘画风格的大体论断,特别是黄荃,众多论著将它推至只重富贵与奢华的边缘。黄荃作为他生活时代的代表画家,从小勤学苦练,十七岁凭借着超凡的绘画才能,而得以跻身宫廷,
期刊
摘 要:中国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以迅速发展、繁荣和完善,成为我国寓言发展史上第一座内容丰富多彩、想象诡谲绚烂的奇峰。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既有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又有文学自身对其表现形式的突破。我国传统的寓言最早的是先秦的寓言故事,发现于先秦的诸子散文以及相关的历史作品中。寓言以鲜明突出的形象与犀利简明的说理同时作用于人的感情和理智,其客观意义能够穿越
期刊
“网络条件下促进小学生能读会写”项目进入第三年,孩子们识了两千多字,看了大量的课外书,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断提高,对知识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如果仅靠课本上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把课堂外的大量阅读材料引进课堂,用来填补这种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这就需要一种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单元整合(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整合)。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以前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尝试过,只是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心
期刊
摘 要:在任教不多的时间里,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领悟,我终于明白每个老师都应该有属于他的标签,也明白了年轻就是应该不断的去挑战,也总结出了:改变也是继承的一种;寄托有时便是断送;智慧在于对自己不足的了解和面对;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的道理。  关键词:改变;继承;态度;赞美;智慧;希望一转眼,我从一名大学生,变身成了已有三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
期刊
摘 要:教师多读书不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读书会使自己改变精神气质、品性,增长职业智慧,所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从而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读书;改变;提高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
期刊
摘 要:“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代,在名士中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方式,是当时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根源,也有其特定的社会内蕴。长久以来,以“建安七子”、正始士人、“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形象深入人心,“魏晋风度”在后世成为任诞放达,高蹈玄远的代名词,而理解并不够全面和深刻。本研究试将魏晋士人的处世态度、生活方式、文学创作与所处时代背景相结合,重点梳理其外在行止、内在精神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周氏冥通记》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与陶弘景炼丹一事之间的关联,旨在为了解当时的茅山道教提供更多背景资料。  关键词:周氏冥通记;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以下简称《周记》)是研究早期茅山上清派的重要文献之一,主要记述了陶弘景的弟子周子良与仙真交感的经历。从天监十四年(515)五月至天监十五年(516)十月,周子良或梦或见,频频遇到仙真降授。他将其中一部分经历记录了下来。周子良
期刊
昨夜睡得不很踏实,许是给那篇小说扰了心绪,他们生生世世相遇,又生生世世失去,仿佛有理不清的丝絮堵塞了我的血管,挤偏了心脏的位置。  自以为尚是一个乐观之人,至少在人前总会一本正经地说着那些不正经的话,可是偶尔夜未央,我会独自蹲在角落里,目无焦距,朦胧地看着地面,想些若有若无的烦琐事儿,想象忘我无我的世界,似乎很享受那狭小范围内的寂静,抑或是借此检阅自己的伤口顾影自怜罢了。  江南的初冬,是一种浅蓝
期刊
??: ?2?????????? ??? ??????? ?????????????????2??????????????????. ?????2???????????????????????????? ????????????????. ???????? ???? 2 ??????????????????????. ??? ?????????????? ??????? 2????????????
期刊
音開始不耐烦地抖动着臂膀上的白灰。  兴许是刚才跑楼道的时候不经意间挨到了刚被刷得花白的墙壁,甲醛的味道仍依稀停留在鼻尖。  策划书的封皮已几经黏上了音的手汗,这不是夏天,而是四周都被烈风蜡得一丝不挂的寒冬。音,这是太紧张了。  熬了整整三个月,的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这早已不会功劳这样简单的问题了。从活动策划主题的选定、活动举办流程的设置到最后策划书的完稿,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缝隙会遗忘掉音这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