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 蝴蝶自来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ryc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多读书不仅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读书会使自己改变精神气质、品性,增长职业智慧,所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从而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师;读书;改变;提高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给学生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新课标改革下,教师必须紧握“阅读”这柄利剑,斩掉灵魂深处的荆棘杂草,让思想变得深刻,灵魂变得厚重。让学生的世界,因为遇到一位气质高雅、内涵丰富的老师而更加美好。教师想要优秀,请从读书开始,做一名爱读书的语文老师。一个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更应该确立终身读书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读书积累,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一、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提高教育素养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曾国藩也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人的气质,是先天生成的,本身是难以改变的,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曾说过一句极为精到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语文教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修成文化素养高深的大成者,才能造就学识宽厚的大智者,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从平庸走向杰出,从一般走向卓越!
  二、读书,能够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
  我们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当下,人们读书往往受到影视文化的冲击,荧光屏前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但荧光屏前的欣赏,只能是便捷的快餐、可口的零食。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式,更是提高文学素养的最佳途径。
  我觉得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让自己“雅”起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读书是最好的途径。 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来看,是这个道理。但我更欣赏“老师一杯水,换来学生一桶水”的提法,这是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说的。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一职业,就必须让自己的“水源”充沛,储量日益深厚,蓄厚积而待发,才能润泽更多的心灵,达到“风调雨顺、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
  三、那么我们教师该读些什么书呢?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有关读书的文章,感叹书真的如海。书籍如此众多,常让我们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惶惑,一种茫然,既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提醒自己不能只能浮于海上,要沉于海中。广读群书,博采杂家只读圣贤之书还不够,只读专业书以应付职业的需要也不够。圣贤书、专业书当然有读之的必需,但如果只以这些书作为自己知识的给养,它们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与思维。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要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四、我们教师怎么读书?
  我想一定要做笔记。很多读书大有收获的人,一个共同看法就是不忘读书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说过:“无论做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文学巨匠所论及的积累同样适用于读书,教师读书当然也不例外。我平时认真记了很多笔记,这给我在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是我的一大笔财富,在我迷茫混沌时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 书读得多了,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聪明”了,这里的“聪明”,就是说当教师知识层次深厚以后,可以多方位地换位思考,使自己的思考更具有多边性、科学性、前瞻性,看问题切中肯綮,入木三分,在授课时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气势。语文教师不能只照本宣科,不能总迷信教材,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多姿多彩的进行再创造活动,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少一点“匠”气,多一点“灵”气。要想做好这些,我们还必须从以下四度出发:
  五、广度,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人生在世,经验与书本要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强调通过游历阅览世事沧桑,也要重视书本阅读的广博。不同的书带给你不同的收获:“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六、深度,真正的读书应该触及所读之书的思想核心而不能浅尝辄止
  读书必须要抓住书的主题,那么整本书就好理解了。康德的书,难读,但如果看通康德的精神,那就是他要协调人类知情意,让它们和谐统一,你就能从总体上把握了他的思想。黑格尔的书是逻辑的正反合三段式的演义。海德格尔的书是存在的宣言,存在是他的太阳,一切光辉都是从中发出。如果我们读书能够把作者的思想融會贯通起来,可能就会一通百通了。
  七、高度,“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要能出入所读之书
  有人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后自杀,就是太耽溺于书的艺术世界了。读书之人必须要做到清醒与投入同在。不投入不能体会书的韵味;不清醒往往堕为书奴。房龙说的好:“艺术只有一个目的,艺术家要为之不倦的努力,不懈的奋斗。这个目的就是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生活的艺术。”读书也要从这个生活的艺术的高度出发。
  生命因为有广度才姿态万千,因为有深度才波澜不惊,因为有高度才卓而不群。在此,读书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得为学生成长奠基。当我们无力改变世界之时,我们就改变自己,用读书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浸润书香的教师,成为一个能照亮学生前行之路的良师。
  参考文献:
  [1]程云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 延边大学 2010年5月.
  [2]曹祥芹:“新概念阅读教学”宣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1年11月.
  作者简介:高绪芹,女,42岁,1992年毕业于山东省惠民师范,1997年取得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2003年取得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书,一直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语文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质课、课件、论文、指导学生作文等多次获奖。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古到今,建筑都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并且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各类建筑在数量上的井喷式增长,巨大的能耗也随之而来。同时这些能耗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至此,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为地球减负成为建筑设计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室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建筑装饰装修节能设计的途径和措施,配合建筑本体达到既舒适又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设计;降低能耗;节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文化,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还是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人类文明、人文素养、公民素养正是我们缺乏的现代精神。这些精神,是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人”所必备的精神。在本论文中,笔者浅析了教育中培养人文素养会遇到的困难、分析了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以及社会中对“人文素养”的理解误区,如“国学热”的现象等。希望藉此能使读者意识到塑造人格,重
期刊
摘 要:中国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是主流思想和政策,商人长期处于社会最低贱的尴尬地位;宋代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工商皆本”的思想渐渐被社会所认可;至明朝,商业交易市场不断扩大,为适应跨区域交易商人的需要,商人会馆出现。商人会馆一般为旅居异地的同乡人共同集资所建,供商人聚会或寄居。开封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期刊
摘 要:在古代诗学中,意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象作为诗人抒发自身情感的载体,在传播诗歌内在影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象被普遍认为是构建诗歌的主体性单位。在儿童文学中,儿童诗在传播文学知识,帮助儿童学习诗歌方面的作用非常大。儿童诗被当做重要载体,通过儿童诗来达标诗歌的内容,其个性非常鲜明。本文从介绍儿童诗的意象着手,分析了儿童诗中意象的艺术呈现手法,为学习儿童诗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旅游景点标识语翻译是为达到原文本的目的和交际功能,同时激发人们的游玩兴趣。本文以武汉欢乐谷的标识语为例,分析、研究其英文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成因和提出对策,为规范景区标语的英语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识语;旅游翻译;错误分析  笔者对武汉欢乐谷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笔录、拍照等形式,收集了景区英文标识、景点介绍等有关信息,发现景区标识语的翻译错误五花八门。有学者分别从词汇、句子和语篇
期刊
现代化和社会转型期通常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高发期,当前我国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正处于这一时期,社会冲突、分裂和对抗的风险也在增加,因而阅读并深入认识李普塞特所著的《一致与冲突》等论著,于我们化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是有现实借鉴意义的。  作为政治社会学的创始人和重要思想家,李普塞特一直把社会冲突作为其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他发表了大量著作,其中多数都是研究社会冲突问题
期刊
摘 要: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从而形成所谓的徐黄异体,这似乎已是定论,也是一种共识,黄荃取材奇珍异草,用色富丽堂皇,表现技法工整细致,展现统治者的奢华之风,而徐熙,取材乡野杂草,用色不多,注重墨色的效果,用笔豪爽大气,这几乎是所有有关黄荃与徐熙绘画风格的大体论断,特别是黄荃,众多论著将它推至只重富贵与奢华的边缘。黄荃作为他生活时代的代表画家,从小勤学苦练,十七岁凭借着超凡的绘画才能,而得以跻身宫廷,
期刊
摘 要:中国寓言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春秋战国时代得以迅速发展、繁荣和完善,成为我国寓言发展史上第一座内容丰富多彩、想象诡谲绚烂的奇峰。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既有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又有文学自身对其表现形式的突破。我国传统的寓言最早的是先秦的寓言故事,发现于先秦的诸子散文以及相关的历史作品中。寓言以鲜明突出的形象与犀利简明的说理同时作用于人的感情和理智,其客观意义能够穿越
期刊
“网络条件下促进小学生能读会写”项目进入第三年,孩子们识了两千多字,看了大量的课外书,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不断提高,对知识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如果仅靠课本上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把课堂外的大量阅读材料引进课堂,用来填补这种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这就需要一种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单元整合(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整合)。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我以前没有听说过,更没有尝试过,只是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心
期刊
摘 要:在任教不多的时间里,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领悟,我终于明白每个老师都应该有属于他的标签,也明白了年轻就是应该不断的去挑战,也总结出了:改变也是继承的一种;寄托有时便是断送;智慧在于对自己不足的了解和面对;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的道理。  关键词:改变;继承;态度;赞美;智慧;希望一转眼,我从一名大学生,变身成了已有三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情况,感慨良多,不知是该闭门思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