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经常给学生以鼓励,时时不忘给学生以希望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激起学生的成功信念和力量。平时,每次作业批改完毕,我总要在练习本上批上鼓励性语言。给学生以新鲜感。使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和快慰。作业按时评比。
【关键词】 享受鼓励和谐兴趣快慰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他给学生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以及抽象的概念公式等的堆积。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教学時间长,课时多,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懂得学生心理,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要多渠道多行式的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时时享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学生在做作业时常出现许多不良习惯。如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拼命赶速度,草率马虎。或依赖别人抄袭同学作业。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课改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难题。学生的作业是教师对教学信息的最好反馈,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因此,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作业。可是,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却有一部分学生作业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喜欢拖,往往是上午的作业拖到下午,下午的作业要拖到明天。回家作业不完成是常有的,而且人数也不少。你要是问他为什么回家作业不完成,他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的作业本没带回家,或我的作业本忘了在家里。”他们会编好多理由来“说服”你。知道自己被学生骗,但也没有办法。虽然,只是小学生,但鬼点子也很多,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让他们在放学后,在教室里多停留一会儿,或利用课余时间,督促他们把作业补上。放学了,虽然他们人在教室里,可他们的心已在教室外。他们是在盼着天暗,而不是想把作业完成,他们非常了解老师,天暗了会放他们回家的。即使放学留下来补习作业,他们也心不在焉,东瞧瞧,西望望,最后还是时间到请他们回家。这样的习惯他们已经养成,要一时改变也没那么容易。我也曾采取了许多措施,都无济于事。现在我认为要改变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单靠学校是不行的,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依靠家庭的力量,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家庭作业要求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校内的作业如果需要学生完成,一定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改变这一不良的习惯,让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下面我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谈谈几点做法,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 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作业中许多错误是由于没认真审题造成的。所以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另外,在做作业时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对于数学作业,我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 随时给学生以鼓励。
学生在开学初或是换新练习本时,作业都比较认真,错误也较少,但过一段时间后就马马虎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断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我设法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时时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时时不忘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激起学生的成功一念和力量。平时,每次作业批改完毕,我总要在练习本上批上鼓励性语言。给学生以新鲜感。使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和快慰。
三、 帮学生建立自信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大多数学生是敏感的,教师必须对他们的自尊心加以保护。因为自尊心、自信心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相信学生能学好。
对学生作业中的差错,教师不要随意在上面打上大红叉或有损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批语,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训他们。要明白,教师给学生的一个评语、一个符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情绪。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坚持给学生一种动力,引起学生的正面反应。因此,我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急于打上“X”,而是在错处做上记号,如画上一条红杠,或打个问号,有时则在错处注上个启示语和指导语。例如“这道题可以这样思考……”“细心计算”“仔细检查,认真纠正”,等等,让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注意这些问题,并能认真改正。只要学生重做后没有差错,就照样打上“√”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我做对了”“我能行”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消除他们对作业的厌烦和害怕心理。我经常给学生们重复这句话:“你一定能做好!这一次做错了,别灰心。第二次,第三次,你就一定能做对!”这样充满鼓励性的话语,颇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先苦后乐的过程,只有深入体验解题过程中的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您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 作业按时评比
学生对那些不能在他们的感情上引起反响,不能激起他们的积极行动和热望的事情,做起来总是极其马虎的。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我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评比。学生每做完一本练习,就进行一次评比。每次都评出作业最佳奖和进步奖,且在“作业情况登记表”上公布每次评比结果。对评上奖的作业,要在优秀作业展中展出。到学期结束时再来一次作业总评。这样既鼓励了优生,又鞭策了差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着方向,从而形成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实践表明: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即可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又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充满关怀、信任的帮助,让学生精神上愉悦,心理上舒坦。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享受鼓励和谐兴趣快慰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他给学生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以及抽象的概念公式等的堆积。与其他学科相比,它的教学時间长,课时多,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懂得学生心理,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要多渠道多行式的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时时享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学生在做作业时常出现许多不良习惯。如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拼命赶速度,草率马虎。或依赖别人抄袭同学作业。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课改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难题。学生的作业是教师对教学信息的最好反馈,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因此,学生必须认真完成作业。可是,我现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却有一部分学生作业拖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喜欢拖,往往是上午的作业拖到下午,下午的作业要拖到明天。回家作业不完成是常有的,而且人数也不少。你要是问他为什么回家作业不完成,他会理直气壮地回答:“我的作业本没带回家,或我的作业本忘了在家里。”他们会编好多理由来“说服”你。知道自己被学生骗,但也没有办法。虽然,只是小学生,但鬼点子也很多,也拿他们没办法?只能让他们在放学后,在教室里多停留一会儿,或利用课余时间,督促他们把作业补上。放学了,虽然他们人在教室里,可他们的心已在教室外。他们是在盼着天暗,而不是想把作业完成,他们非常了解老师,天暗了会放他们回家的。即使放学留下来补习作业,他们也心不在焉,东瞧瞧,西望望,最后还是时间到请他们回家。这样的习惯他们已经养成,要一时改变也没那么容易。我也曾采取了许多措施,都无济于事。现在我认为要改变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单靠学校是不行的,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依靠家庭的力量,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学生的家庭作业要求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校内的作业如果需要学生完成,一定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完成。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改变这一不良的习惯,让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下面我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谈谈几点做法,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 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作业中许多错误是由于没认真审题造成的。所以我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另外,在做作业时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对于数学作业,我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同时也潜移默化的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 随时给学生以鼓励。
学生在开学初或是换新练习本时,作业都比较认真,错误也较少,但过一段时间后就马马虎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断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我设法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时时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时时不忘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激起学生的成功一念和力量。平时,每次作业批改完毕,我总要在练习本上批上鼓励性语言。给学生以新鲜感。使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和快慰。
三、 帮学生建立自信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大多数学生是敏感的,教师必须对他们的自尊心加以保护。因为自尊心、自信心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相信学生能学好。
对学生作业中的差错,教师不要随意在上面打上大红叉或有损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批语,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训他们。要明白,教师给学生的一个评语、一个符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和情绪。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坚持给学生一种动力,引起学生的正面反应。因此,我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急于打上“X”,而是在错处做上记号,如画上一条红杠,或打个问号,有时则在错处注上个启示语和指导语。例如“这道题可以这样思考……”“细心计算”“仔细检查,认真纠正”,等等,让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注意这些问题,并能认真改正。只要学生重做后没有差错,就照样打上“√”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我做对了”“我能行”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消除他们对作业的厌烦和害怕心理。我经常给学生们重复这句话:“你一定能做好!这一次做错了,别灰心。第二次,第三次,你就一定能做对!”这样充满鼓励性的话语,颇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先苦后乐的过程,只有深入体验解题过程中的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您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 作业按时评比
学生对那些不能在他们的感情上引起反响,不能激起他们的积极行动和热望的事情,做起来总是极其马虎的。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我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评比。学生每做完一本练习,就进行一次评比。每次都评出作业最佳奖和进步奖,且在“作业情况登记表”上公布每次评比结果。对评上奖的作业,要在优秀作业展中展出。到学期结束时再来一次作业总评。这样既鼓励了优生,又鞭策了差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着方向,从而形成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实践表明: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即可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又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充满关怀、信任的帮助,让学生精神上愉悦,心理上舒坦。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