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neru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课程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另外,当今的现代化生产、技术交流离不开机械图样。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图、画图能力,帮学生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现代化教育 多媒体 机械制图
  教育现代化工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给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少新技术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它们以其新颖、直观、动态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冲击着传统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人通过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某些不足。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如何在机械制图课中有效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不足
  1、利用电脑多媒体补充直观性、形象性。
  活动的视觉资料,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对的理性认识。在没有电脑平台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有直观性的感性认识,也会千方百计找来一些视觉资料作为课堂补充,利用幻灯片或挂图去调动学生的想象。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首先这些资料有限,收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另外这些资料只能产生平面的、不动的视觉效果,有点“过眼云烟”之感。但是利用电脑平台教学就完全不同了,它给制图教学打开方便之门。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AutoCAD、Authorware、Powerpoint等主要软件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
  2、利用AutoCAD软件,提高专业制图的读图能力。
  由于目前实际工程项目均采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因此,专业制图的读图、绘图部分可以利用最新的实际项目进行讲授。一方面可以利用绘图软件的特点很方便的将各细部节点放大缩小、增加删减;便于学生理解阅读;同时又因为实际项目可以随时更新,使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的设计风格、新材料的运用等知识。
  3、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逼真的情境,达到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使学生迅速进入了学习情境中。具体形象的实物演示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显示对学生具吸引力,使同学们产生了学好机械绘图的愿望。从客观上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电脑多媒体加了大课堂容量,为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利用电脑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课前做好的powerpoint课件投影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快了好几倍,再利用节省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绘图训练。电脑多媒体使学生能多方面进行能力训练,增加了学生学习、思考的机会和训练密度,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5、利用电脑多媒体达到轻松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效果。
  制图课是很枯燥的。有时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在讲解起来时课堂气氛会陷入沉寂状态。这时,教师有责任把气氛调动起来,或讲笑话,出一些谜语猜猜等。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多媒体来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精神疲劳时在课堂上播放一下,课堂气氛就会马上又活跃起来,师生的情感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该具备的原则
  在几年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要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必须坚持“适时、知度、适当”的原则。
  1、从认知规律出发,坚持适时性原则。
  机械制图作为专业基础课,虽不同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知识体系人手,遵循认知规律,让学生先掌握国家标准、投影知识、投影原理、作图方法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没有一定投影及作图基础知识作铺垫,即使有再先进的条件,也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首先必须把握好“适时”性原则。
  2、从教学对象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
  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我们机械制图教学方法的改进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还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从学生可接受性人手,不要低估或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实践证明,着眼于从教育对象的可接受性,适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3、从专业特点出发,坚持适当性原则。
  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以单一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如果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无比的优越性,便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注重师生这间的合作、交往等人文性,保持信息传递的双向性,保证多媒体播放进程与学生思维进程的一致性。为此,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这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兵,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J].大学时代:教育研究版,2006(6):67.
  [2]李红叶.教育原则和信息技术:谁是主宰[J].外语界,2004(4):30 - 36.
  [3]党克、张卫红.教育科学[J].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适当应用.2005(10).
其他文献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标准》中的教学理念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需走阅读个性化之路。  那么,如何改革阅读教学模式,使其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个性化阅读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是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在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着“不讲不放
在1950年代共和国文学体制之下,诗人毛泽东设想在古典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的计划具有不可替代的规约和实践品格。新诗走向民族化、大众化、歌谣化,从语言到思想层面均得到社会与诗人们的普遍认同与推行,新民歌运动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在“诗人毛泽东”影响下的新诗发展道路,是特殊时代与文化下的产物,呈现新诗道路曲折向前的内在规律,具有巨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自主发展式教学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主动地参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营造民主、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一、自主发展式教学的理念认识  我认为,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必须在理念上有一个新的认识。首先,就其任务而言,课堂教学主要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是教
摘要:所谓和谐德育,就是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其主要功能在于发挥德育的灵魂统帅作用促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理性与审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字:品德与生活 课堂 建构 和谐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摘要】生物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科学。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生物课程的教学分析,提出相应的个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素养和爱国主义道德情操。  【关键词】职业院校;生物;课程教学;思路  职业院校生物学课程要使学生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等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同时还要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我以亲身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应该肯定,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不仅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就德育现状而言,仍然要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在德育内容上坚持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摘 要:部队的管理和使用,离不开指挥人才。指挥人才队伍建设是边防部队面临的时代考验。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指挥人才培养“三三制”、使用“三三制”、交流“三三制”理论,从指挥人才培养、使用、交流三个方面,探索指挥人才队伍建设课题。  关键词:边防;指挥人才;队伍建设;三三制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发展,对边防部队指挥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然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研究这些矛盾
摘 要:本文针对实施任务型教学特点,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提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进而适应现代教育目标的需求。  关 键 词:高校外语 教学培养 自主学习 能力  (一)  为了帮助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新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再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帮助学生提高自主的学习的能力,较快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