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体制相关论文
台湾地区重要作家、上世纪70年代“海外钓运”风云人物郭松棻的中篇小说《月印》,凸显了20世纪中叶华人社会“断裂”现象背后的意......
现今信息与网络聚集的社会中,网络已成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部分,相应产生了依附与网络之上的技术、艺术和哲学,形成新的网络文化并......
20 0 0年 10月 10日至 12日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和《文学评论》编辑部 ,在南京组织召开了“90年代文学思潮暨现当代文......
好的学术著作,总是把人引向问题的深处。读叶世祥的《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激发出我很多的新想法。这本用功八年、精心打磨......
此文写于十年前,一直放在电脑里未曾示人。那时坊间流行一个说法:关于王小波的悲情,是文坛之外不明就里的人们虚构出来的,他的作品发表......
在1950年代共和国文学体制之下,诗人毛泽东设想在古典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的计划具有不可替代的规约和实践品格。新诗走向民族化......
新时期以来,女作家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众多女作家及其作品浮出历史地表.理论界一般将原因归结于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和西方女......
《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五种形态》是一部原创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它产生于重评当代文学的学术潮流,力图通过考察一份重要文学刊物的运行......
文学期刊作为一种载体可以看作是文学兴衰的晴雨表,目前文学期刊普遍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许多曾经很有影响力的期刊已经纷纷停刊,接着一......
本文试图在梳理延安文学体制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分析作家和文学体制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结合作家的话语实践来看他......
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成立之际组织起了文艺界的力量,指出了全国文艺的新方向,并形成了新......
本文旨在通过高行健讨论1980年代中国的“现代派”。 由于其群体特征的模糊,以及范围的广泛——包括了创作、理论、翻译、文学教......
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取代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立了专制化的文学体制,“样板文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范例。 第四......
关于先锋的话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经久不衰,80年代先锋小说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等多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当代文学的面貌,在“十七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这三个历史时段,呈现出了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作品内容、作者构成、文......
“80后”写作是新世纪之初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现象。2000年以后,以青春文学为主体的“80后”写作在文学市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韩寒、郭......
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作协历次作代会中较为重要一次,这次会上首次提出了“创作自由”的口号,并破天荒的采用直选的......
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展,文学体制问题在学术研究中愈益重要。乔纳森.卡勒就是较早对此问题给予关注的重要学者之一,他主要考察了大学......
文学制度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文学的生产方式也从个体写作......
文学体制不单包括具体的、影响文学作品生产及接受的文化体制,同时也是指社会上经由各种话语的散布流通而获得正当性、广为接受的整......
本文以文学社会学的视角,阐释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文学体制的变革,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文学生产者......
文学性是定义文学的尺度,从理论上看,对文学性的理解有两大类:本质主义的与非本质主义的。在反本质主义的背景下,须对文学的谱系心......
“现代主义”和“台湾文学”是我多年关注的课题,两者都在全球化加速的21世纪初受到不小冲击,产生了一些质变,使得许多旧有的研究典范......
本文在当代文学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对<江南>作为纯文学期刊,在面对市场和媒体的干扰,坚持文学的本体性追求,促进文学创作和研究走向......
近年来,围绕"80后"文学的讨论成为文坛一大热点,而这一讨论更应该引起对当下文学体制的反思:中国作家协会吸纳新成员时对抄袭行为的放......
1980年代出现的“方法论热”是一个较为另类的文论史事件。它的发生不能简单归因于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互动,而是在19......
新生代作家创作成就的取得,与其中很多作家的体制外创作身份是分不开的。体制外创作使新生代作家直面市场,文学的自主性和叙事空间有......
20世纪中国的文学体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可以分为前后两段时期。前一段时期以作家个体创作、文学市场自发调节为主要......
与传统的纸媒文学相比,网络文学没有严格的编辑程序和审稿机制,所谓“文学体制”可以看成是范围更广的“把关”现象。网络上即兴的、......
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等特点介入了文学批评,通过与通俗文学的通俗性必然的联系改变着通俗文学的样态,也迫使文学体制思考如何在大众传......
<网络文学教授论丛>是学界第一套专题研究网络文学基础学理的丛书,它标志着源于数字技术、起自都市民间的网络文学走进了学院派.黄......
文学体制是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文学体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或法则即自律......
“80年代文学”很明显由两条线索组成,两条线索平行而相对独立。一方面,体制文学毫无疑问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它对于文学生产的组织尽管......
“文学体制”理论将文学视为是由一系列标准和假设构成的社会机制和实践方式,对文学体制化过程的研究构成了当代文学思想史研究领......
在文学史的体例布局上,各种古代或现代文学史通常以代表作家和经典作品为结构主线,但近二十年的七十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在重读历史语......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以后,解放区逐渐建立了以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心的延安文学体制,所有作家的文学活动都被......
文学话语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文学场域与叙事潮流在当代中国各个时段都表现出微妙的制约与疏离形态,这种形态......
亨利·劳森(Henry Lawson)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始于19世纪80年代,至1900年前后,其创作已成为早期澳大利亚文学批......
文学制度、文学体制和文学机制是从文学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时经常使用的三个关键性概念。它们之间既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又有各自独......
现有的研究在对新时期之初的'东方意识流'这一文学现象的梳理和归纳,多层次探讨其本质特征、美学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
20世纪40、5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转折时代,从文学观念到文学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文学体制的改变与建立是中国文学能成为“当......
样板戏的发生有当代文学体制的参与。在一个日益走向封闭的时代,追求本土化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是其意识形态的优先选择。可以认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新中国不得不对政治、经济和文化实行国家垄断,文学的生产资料也被国家行政部门所收编,实现有目的的调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