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科学的学习要注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初步建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能够逐渐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建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学科的本质和价值;通过科学拓展性实践互动的开发与实施还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现阶段在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着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这些方面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逐渐摒除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科学的教学弊端,建立新型的科学教学课堂,为科学拓展性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现状
  初中科学教学内容在小学科学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旨在加强初中生对科学课程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的内容也是比较广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動的开展,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为将来的科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在目前初中科学拓展性活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教师开展科学拓展性活动的方式比较单一,还有一些教师将日常的竞赛辅导作为单一的科学实践活动,并没有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再者,一些教师在开展拓展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多媒体教学代替了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因此拓展性实践活动的效果自然也比较差;再加上很多学校现阶段并没有系统的关于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评价与规划体系,课堂内容的随意性比较大,很多教师并没有认真地制定拓展性实践活动计划,只是随意地在网络资源中寻找一些现成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因此学生也学不到相应的知识。
  二、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策略
  (一)贯彻新课标,重视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展
  作为初中科学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注重探究性活动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以进行探究活动。拓展性实践活动作为探究活动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通过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为初中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重视拓展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
  开展拓展性科学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以浙教版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拓展性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实践活动。首先,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为每个组员分配工作,如收集生物样品、样品分类、总结材料、观察记录、撰写报告等,拟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保证拓展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学生通过网上查询资料以及实地采集生物样品,将样品分为动物、植物两大类,分别对他们的属性、纲目等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最终得出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产生差异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与湿度的不同、地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天敌的数量不同、土壤肥沃程度不同等等。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自主进行的拓展性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指出此次实验需要改进和注意的要点,从而促进拓展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丰富活动内容,完善活动体系
  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教师在组织拓展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活动内容的拓展,不能只将活动内容禁锢在科学教材中,要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拓展性实践活动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活动习惯,促进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是对初中科学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作为教师要充分重视拓展性实践活动,改善传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学生参与拓展性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拓展性实践活动,并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活动环境,促进初中拓展性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高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英语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导致学生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营造充满活力的英语教学课堂,从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
期刊
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国力以及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在研究新形式下的家庭教育,创办社区家长学校,能够科学、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们就重庆北碚区采取措施狠抓人口出生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力提倡优生优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据统计,北碚区的“两率”降至6.44‰和1.56‰,虽然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但这只是在“人口总量”“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的学生。高中历史由于其科目的特殊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所以如何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高效课堂的打造,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大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会
期刊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会使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定律,从物理学诞生至今,实验始终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推动着物理学科不断朝着更高层次前进.其在帮助
期刊
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相比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更能够增强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的数学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小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鼓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对这门语言有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运用语言知识的方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读和写这两个看似孤立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借助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利用“以读促写”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更好地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从而能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但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采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基本上还是老套的语言导入,这就使得学生对课堂导入产生了一种厌倦心理,严重影响了课堂导入效果,而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导入中的应用,则可以为地理课堂带来更多的元素,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官,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促进其课堂学习效
期刊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下,社会各领域都与网络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关系。而美术教育作为21世纪教学科目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学科,对现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媒介在美术领域的不断渗透下,将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加新颖、更加有效的途径。  一、在当代环境下的美术教育状况  美术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占有颇为重要的力量,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大致有三,分别是:第一
期刊
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摒弃以往的陈旧思想,致力于“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减轻,使其学习体验、学习趣味得以逐步深化。至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认识到这一点,以此来落实新课改所提的要求,使教学本身获取到更好的进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该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出借鉴作用。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灌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劳技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学生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探究性。劳技课是最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科。然而,学生的劳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因此,我们要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在“拓展创新”环节中体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拓展创新点、组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