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纸工课中“拓展创新”环节的设计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劳动中的创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之一。”劳技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学生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探究性。劳技课是最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学科。然而,学生的劳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获得的。因此,我们要在劳技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在“拓展创新”环节中体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抓住拓展创新点、组织教学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造中成长,在创造中展现个性。
  下文,我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谈一谈在纸工课中如何抓住拓展创新点,来设计“拓展创新”环节。
  一、装饰作品的外观
  作品外观的装饰是最基本的拓展方式,学生通常选择运用绘画、粘贴小饰品的方式来装饰作品,使作品更有层次感、立体感、艺术感和美感。《装饰画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衍纸技巧和纸黏土浮雕技巧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学生在掌握制作画框技能后,会选择用衍纸和浮雕来装饰画框。既复习了衍纸和浮雕技艺,又对作品外观的创新性进行了提升,使动手与动脑紧密结合起来,技术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改变作品造型
  造型创新设计是积极、活跃的创新性思维活动过程,方法多样,不拘一格,满足学生不断提高的审美观念。通过作品造型的改变能更好地体现出创意技术、实现创意设计。优秀的造型设计都离不开独特的创意,所以创意匮乏的作品也是缺乏新意和生机的,无法体现出作品的魅力。《衍纸画》一课,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衍纸画的基本技法,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学生衍纸画的设计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出不同的衍纸图案和不同的艺术展现形式,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思维,并让学生感受到劳技课的魅力,体会到原来所学知识可以创造出这么美好的作品。
  三、增加作品功能
  劳技教学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更要面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一直认为,有需求才有创新,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百宝箱》一课看似创新性不强,学生无从下手,当学生制作完百宝箱后,发现它并不实用,质地软,又装不了什么东西。于是本课针对百宝箱要满足收纳需求这一点,设计了两个创新点。以抽屉的蜂巢隔板给学生灵感。学生觉得可以将几位同学的作品组合起来,制作成多功能的百宝箱,以满足不同的收藏需求。另外,学生通过了解百宝箱的功能:装金银财宝。从安全性、牢固度、实用性等方面着手,对作品进行了升级。
  四、更新制作材料
  材料是制作的基础,要让学生了解制作材料的多样性及各种不同材料的属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开阔学生们的视野,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利用其他材料来制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创新。《十五巧板》中规定用卡纸制作十五巧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卡纸并不是很实用,卡纸太薄,不太好拼摆,并且容易产生折痕。在玩了几次过后,就不那么平整和美观了。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思考:能否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十五巧板呢?有的同学就想到用彩色塑料片来替代卡纸,增强实用性。劳技课也应该是高科技的承载点,还有的同学就想到了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立体巧板,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五、丰富制作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在劳技纸工制作中,制作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引导学生探究新的制作方法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制作吗”这样的探究性问题,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折纸盒》一课中,根据书本提供的制作步骤完成纸盒的制作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查找各种纸盒的制作方法,进行拓展练习。
  六、改进制作技术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体现。技术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技术创新的能力。在《连杆玩具》一课中,学生在了解了连杆玩具的结构后,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制作不同结构的连杆玩具。操纵杆可设计为单操纵杆、双操纵杆等,摇臂也可设计为单摇臂、双摇臂或多摇臂。通过技术改进生成的玩具更富创意、更有挑战性、更具趣味性。在制作3D眼镜时,3D眼镜镜框和镜腿的组合方式有很多种,粘贴面可以放在镜腿上也可以放在镜框上,可以让学生总结各种粘贴方式的优缺点。如果选择大一点的卡纸,还可以将眼镜的镜框和镜腿设计成一体的,避免粘在一起。通过制作技术的改进,可以加强学生对原有技术的掌握程度,并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拓展创新是劳技进步的表现,是一门无尽的学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需求,通过挖掘劳技课中的拓展创新点,为学生的创新思維打开一扇窗,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不断提升自我,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及创造性成果。
其他文献
在苏州学习的短短几天里,我深有感触,觉得不虚此行,现用一首小诗开篇:长途顶暑抵姑苏,邻座同乡笑我愚.一看二听三揣度,带回经验绘蓝图.rn一、要做有血性的社教人rn社区教育正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高中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英语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导致学生缺乏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营造充满活力的英语教学课堂,从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
期刊
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国力以及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在研究新形式下的家庭教育,创办社区家长学校,能够科学、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对人的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们就重庆北碚区采取措施狠抓人口出生率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力提倡优生优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据统计,北碚区的“两率”降至6.44‰和1.56‰,虽然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但这只是在“人口总量”“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论应运而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知识丰富、品德高尚的学生。高中历史由于其科目的特殊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所以如何促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高效课堂的打造,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的掌控者,大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这样不仅会
期刊
物理学习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会使学生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定律,从物理学诞生至今,实验始终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推动着物理学科不断朝着更高层次前进.其在帮助
期刊
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对较少,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相比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更能够增强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的数学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小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鼓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对这门语言有深刻的理解,并掌握运用语言知识的方法,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读和写这两个看似孤立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借助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利用“以读促写”这一方式不仅可以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还可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更好地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从而能够在课堂中高效学习。但在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采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基本上还是老套的语言导入,这就使得学生对课堂导入产生了一种厌倦心理,严重影响了课堂导入效果,而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导入中的应用,则可以为地理课堂带来更多的元素,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官,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促进其课堂学习效
期刊
在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下,社会各领域都与网络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关系。而美术教育作为21世纪教学科目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学科,对现代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媒介在美术领域的不断渗透下,将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加新颖、更加有效的途径。  一、在当代环境下的美术教育状况  美术教学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占有颇为重要的力量,我国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大致有三,分别是:第一
期刊
新课改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摒弃以往的陈旧思想,致力于“少教多学”这一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减轻,使其学习体验、学习趣味得以逐步深化。至此,身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应认识到这一点,以此来落实新课改所提的要求,使教学本身获取到更好的进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该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出借鉴作用。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