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女主人公心理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w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卫风·氓》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弃妇诗,由于文本本身语言内涵与外延引起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读者不同的解读角度,对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有了许多不同的解读向度。
  有人认为她善良热情、理性不足;有人认为她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而在两千年的整个封建时代里,她一直受着奚落,被斥之为奔女,朱熹就说:“妇人无外事,难以贞信为节,一失其正,则余无可观尔。”……
  到底如何界定呢?《氓》中女主人公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到恋爱结婚,到被遗弃背叛,文本都作了流畅的叙述!如果我们回归文本,以人性为出发点,从女主人公对男子称呼语微妙的变换这一角度进行解读,我们就可以洞见女主人公的缠绵悱恻,全面地定位这个多情善良且敢爱敢恨的古代女子!
  称呼,是所有爱人间最情感化最微妙的密码,最能体现情感的密度!《氓》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的,氓作为文中女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对象,女子赋予了他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感情的称呼,含蓄而婉约,细腻而具体,体现了女子真实的情感心理历程,从而立体地向读者展现了主人公的形象!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诗歌开头,初次见面,氓作为住在复关的普通男子,貌似憨厚嬉皮笑脸地以贸丝为名与女子套近乎,在物物交换的社会里,织好了的布不去换取生活必需品,而是拿来换女子喜欢的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其动机一目了然,“氓”,相当于今天的“这家伙”,这一称呼,看似羞恼,实际上是待字闺中情窦初开的女子娇羞的嗔怪:你这家伙,这么直接,为何不表达得委婉点呢?
  男子在表露了自己的意图后,得到了女子的青睐,两人的交往逐渐加深。“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毕竟婚约未定,女子就“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说明男子非常急迫,很想马上抱得美人归,因此对女子拖延婚期的做法大为恼火。此时,女子称呼爱人为“子”,这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意思是“您”,在这里,女子对氓是客气和尊敬的,而客气和尊敬的称呼用在爱人之间,体现了一种距离感,由此可见,女子在结婚前的这一阶段,严守着女人的伦理,“子”表现了女子此时矜持的心理和得体的举止。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沉浸在恋爱的怀情女子,在爱人离去后,陷入了无限的相思。但此时,婚期未定,子无良媒,爱没公开!爱人在女子心中便成了一个不可与外人语的私人密码。“复关”据考证应该为男子的居住地,爱屋及乌,以“复关”作为爱人的代称,把女子爱而不能言的焦虑和苦衷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有人说,女人一旦付出了心,就会爱得彻底,而爱的等待最能折磨女人的心!所以再次见面时,被相思折磨的女子面对爱人,完全成了爱的俘虏,“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去卜卦问吉祥,到底怎么样啊?从“子”到“复关”再到这里的“尔”,女子放下了自己的羞涩和矜持,“您”到“你”,把女子的急切与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男子却似乎另有心思,敷衍搪塞。深陷情网的女子也敏感地觉察到了什么,但她可能幻想一纸婚姻可以让感情稳定,让男子无所旁鹜。想一想,即使在今天,又有多少多情女子怀有《氓》中女子一样的心理,从而造成了一样的婚姻悲剧?一个“尔”字,主人公的痴情天地可鉴,主人公的凄苦叫人心悲!
  做妻子的没有任何差错,而丈夫却“二三其德”,婚姻的失败让女子柔肠寸断!“无与士耽”、“士也罔极”,女子对眼前花心薄情的丈夫,以“士”的称呼作了悲愤的控诉。“士”是所有男人的泛称,当然包括氓,说明女子已经把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子和一般男子等同,表现了她敢爱敢恨的决绝心理。“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女子以自身的经历去提醒和告诫所有的女人:要认清男人,不要在男人们的花言巧语前盲目!
  诗歌中的女子被弃回家,兄弟不仅不理解她的处境,还个个讥笑她,“与尔偕老,老使我怨”,从这里也可以隐约看出女子家中当初对这个婚姻并不看好,女子是违背全家人的意愿毅然出嫁,如今落得如此下场,只好关起门暗自伤心。独坐空房,回想少时的欢聚恩爱,说笑间的深情悠悠,多少往事涌上心头!都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她们的情感柔纫如丝!尽管此时她对男子充满了怨恨,但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又怎能忘记那些曾经有过的甜蜜?人们根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说女子在最后是痛定思痛并与男子决绝。但是,从女子对“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深情回忆,从她重又回复为“尔”的称呼,我们看见,你呀你,这个爱人之间最最简单也最亲密的称呼,已经昭示了女子内心对多年恩情的欲罢不能,真应了那句话,自古多情女子薄情郎!
  立骨是确立文章骨架的一种技法,亦是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文心雕龙·风骨》言:“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是说一字、一词、一句可以表现文章的中心。《氓》作为弃妇诗,始乱终弃的女子心理历程当然是文章的焦点,文本中的称呼就是文本的立骨之字,是女子心理委婉而高度的浓缩,它看似不经意的转换,并不是一个随意的现象,而是女子情感历程的脉络,也是我们解读这段感情起承转合的线索,对称呼的探究,就是抓住了全文的核心。
  [作者通联:广东开平市开侨中学]
其他文献
一、初中学生语文课堂过动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一)语文学习中多动学生的学习表现   1、上课时小动作多。过动的学生在上课时主要表现为动作过多,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总是不停地活动,如随便翻看不是课堂学习的东西,不断地摆动钢笔和其他物品,做一些不是课堂学习需要的小动作,一会看看这个一会看看那个,经常不断地玩弄一些小物品等。   2、不认真听课。过动的学生因为过多活动而影响学习,突出表现就是不能集中注
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一生将会平淡无奇。一个团队如果不创新,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一样,如果离开了创新,将会停滞不前,也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来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打开创新大门  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杨胜利老师认为:“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学习知识的时候要有浓
议论文写作能力是高中生多种语文能力中的重要一项,它不仅是学生勇闯高考竞技场的武器,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写好议论文是高中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但现实问题是不少高中生不会写,写不好议论文。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学生只会简单地罗列、拼凑事例,而不知如何围绕事例去分析说理,也就是说,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建立起观点和材料之间以及材料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当堆砌了大量事实论据之后,便“由
近年,我校采用了“271”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其中,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教学改革,正异军突起。其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备受学生的欢迎。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社会生活化”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它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
2016年夏天,我在德国的海德堡游览,在内卡尔河边漫步,跨过古老的石桥,走向“哲学家小道”。异国的气息,时空的交错刺激着我的感官和思绪,我不禁想到我居住的皖北小城,我经常散步的沱河、汴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故土观念的人,而彼时,站在内卡尔河边,我对那个叫宿州,经常被戏称为“虚线”的小城以及流经小城的河流产生了类似故乡的情感,似乎故乡只有在与异国、异地的对照中才能得以印证。  居住在这个皖北小
听了六年级的一节口语交际课,主题为《我是幸福的孩子》,席间几个学生的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A:“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那次获得演讲比赛一等奖时。站在舞台上,我自豪,我为爱我的人争了光!那一瞬间,我懂得了勇者无惧,机会只垂青于有准备的脑袋!”(毫无疑问,这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肯定深得老师喜爱!)   学生B:“我家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疼爱着我,呵护着我,我仿佛就是他们手心里的宝
有效的作文教学知识究竟是什么?从哪里开发出有效的作文教学知识?这个长期困扰作文教学的核心话题在2010年度依然备受关注。吴立刚、吴忠豪、周一贯、潘新和、胡根林、郑桂华、叶黎明等一大批研究者都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其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在2010年出版专著《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学主张》,立场鲜明地唱响自己的作文主张,勇敢地“打倒”作文教学中的“旧势力”(诸如
女作家金仁顺的短篇小说《云雀》无疑是一篇值得关注的佳作。小说书写的虽然是一位美丽女大学生被韩国中年富商包养而又放弃男友追求的故事,然而其意蕴却是那样的耐人寻味与发人深思。小说不但称得上当下都市生活的写真,关注了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生活与情感矛盾,而且借助于生动的故事讲述,委婉地提出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现代都市青年的人生道路与精神、情感归属问题,因此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小说女主人春风是一位家境贫寒但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千字美文,也是语文课堂示范课、比教课常选的篇目之一。这篇散文选取的素材是看似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不仅写出了浓浓的亲情,还道出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笔者以前的教学和所了解的教学设计中,对教材的解读一般停留在尊老爱幼和中年人的责任感上面。这次,笔者再次踏上讲台,认真解读本篇文章,欣喜的发现,本文的主题还可以从另外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可以解读成一
传统的考试模式向来关注结果的可比较性和公平性,很少考虑对学习的加强和支持。它鼓励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鼓励再生他人的观点,激励浅层的学习,忽视复杂能力的学习。而当考试具有高利害关系时,教师常被鼓励去追求更高的分数,为不适当的考而教,而不是更好地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合伦理的实践就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常态。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传统考试模式提出了广泛而深刻的质疑,并在学科教学中引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