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武汉女作家胡榴明 生活要足够精彩

来源 :TA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iao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榴明在媒体上的形象都是作为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甚至时常也被人当做武汉民俗文化的专家,对于这顶帽子,胡榴明并不是特别喜欢,也连呼戴不起。她更多的,只是想当一个纯粹的作家,用自己的感悟来体会这座城市。
  与胡榴明的采访是在一家西式餐厅里进行的,边吃边聊,很惬意的一下午,这也让笔者有充足时间了解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胡榴明。在以往本地的报章电视中,总是给胡榴明设计了一个固有的媒体形象,就是武汉老建筑保护者的角色。诚然,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是胡榴明的一个重要侧面。而本次采访中的她,除了聊到老房子之外,谈论更多的是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现出了更多的侧面。
  不曾想到,在固有思维中,已年过六旬“安天命”的老人,却像Lonely Planet中倡导的那样,独自旅行过,喜欢时下热门的电影,亦了解时下的网络语言,甚至痴迷于日本动漫和声优。这种年轻人过的先锋生活发生在一位老年人身上,委实让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无需用标签去定义这位女作家,只用还原她的生活就足够精彩,但还是想让人感叹一句,这位老太太不一般!
  谈写作:
  43岁开始执笔
  严格来说,胡榴明并不是科班出身的作家,入作家这行,一半是得益于自己的兴趣,一半则是因为自己的父亲胡天风。胡天风是武汉著名的作家和报人,在这个文化家庭中,在兄妹4人中,胡天风却只选择培养了胡榴明这一个女儿,其他三个则任其发展。虽然被父亲寄予了毕生的厚望,但是令胡榴明至今仍怀有遗憾的是,直至父亲去世,也没能看到自己当上作家,仍只是一个在报纸上发表过两三篇文章的工厂女工。这一段时间,是被她形容为“在工厂中埋葬自己青春的时期”。天天没日没夜的在工厂中做着单调而乏味的事情,触及不到,也看不到理想。而这种生活的转折点,也在父亲逝世之后。
  1993年,父亲逝世的两年后,胡榴明所在的工厂实施了内退政策,她也顺势“提前退休”。虽然工资不高,但却可以横下一条心写作,是时,胡榴明43岁,这也是她正式写作生涯的元年。刚开始的写作生涯,是一段清苦的岁月。胡榴明也在自己的散文中也提到,那时窝在一个小房间里,坐在床上,腿上盖着被子,伏在被子上,用笔在纸上一张张写着。不过条件虽然艰苦,但自己最优秀的散文基本上都是诞生在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很大的雄心,只不过是朝着写作路上走,发多发少不在乎,也没想到能出书。”胡榴明说道。
  但那个时候,胡榴明却立志做一名好的散文家,虽然小时候受父亲熏陶读了不少书,在1993年到2000年这7年间,她却几乎读遍古今中外所有散文大家的作品,来为自己的散文写作打下基础。这也是父亲曾经给她的教益:“学之其上,得之其中,学之其中,得之其下”。这几年的散文随笔作品,也集结成了她的第一部散文集——《红裳》。里面囊括了个人感悟、游记以及艺术随笔,也是这7年来胡榴明“赋闲”中的沉淀。以至于这本散文集也获得了湖北著名作家田野的高度评价。
  虽然那个时候,中国的“散文热”已经过去,但是出书的处女秀还算是成功之作。这种信心也给了胡榴明文学道路上继续发展的动力,她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首部小说《单身贵族》。但是,她依然习惯于自己的散文的表达形式,“我还是喜欢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而并非写人”。
  现在,胡榴明正在创作于一本关于春秋战国历史的书,对象是广大少年读者。里面有事也有人,不过并非戏说和演义,而是依托《左传》为蓝本创作的白话版《春秋》。这也是她在创作道路上一个新的尝试。为此,也翻遍的《左传》、《史记》等相关史料。有时候要把典籍上精短的一句话,扩充成一段活灵活现并符合当时生活环境的白话文,也废了不少脑筋,甚至自己都成了半个古文专家。
  不过,对于创作的初衷,胡榴明解释道:“以前的出版的书籍,如果不是研究先秦史,你永远只知道里面的一些片段。我自己也想有一个很连贯的脉络,有一个发展的纵横线,而不是今天知道苏秦,明天知道晋公子重耳,”有时候哪里是春秋,哪里是战国都弄不清楚,也没时间弄清楚。如果有一本书,能直接给你这个脉络,这对小孩子今后学习中国历史就会有一个系统的思维。”
  谈武汉:
  原先甚至讨厌这座城市
  现在的胡榴明,在媒体上的形象都是作为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甚至时常也被人当做武汉民俗文化的专家,对于这顶帽子,胡榴明并不是特别喜欢,也连呼戴不起。她更多的,只是想当一个纯粹的作家,用自己的感悟来体会这座城市。
  被当做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也是源自于05年出版的《夕阳无语——武汉老公馆》。这也是大部分读者对胡榴明的初始印象。这本书里把当时武汉著名的老公馆建筑都搜罗了进去,既有历史的相关介绍,也倾注了她自己的个人情感。最大的特色在于,书中摆脱以往那种固有的意识形态,对这些老公馆的主人并没有进行一通“剥削者”的批判,而是以一个活生生的人的角度在写。这在当时描写武汉历史的同类作品中也是一件创先河的事情。让胡榴明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正名”式的言论,甚至惊动了这些老公馆主人的后裔们,就连吴佩孚的后裔也经过网络,向胡榴明连道感谢和感动。
  这本书确实也倾注了胡榴明相当多的心血,在写《武汉老公馆》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武汉的老公馆分布较散,胡榴明和她的弟弟胡西雷,弟弟载着姐姐,穿梭于这些街街巷巷中,以至于胡榴明打趣到:“能熟悉到昙华林有哪几条山路好走,都可以画一个地图出来。”而且还因为老公馆留存的资料较少,她跑遍武汉的20多家单位才陆陆续续搜集到,有时候,由于这些老公馆都基本易主,不是每一座都能够进里面看看。特别是涂坤山公馆,由于已成为了部队的军产,门禁森严,她上门三次不断磨嘴皮子才得以“破门”。她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能一睹涂坤山公馆内部装饰的人。
  这些经历,这些执着,似乎彰示了胡榴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但在写《武汉老公馆》之前,胡榴明并不是特别喜欢这座城市。她曾写过:“曾经我对我成长的这座城市不感兴趣,我对它很不了解,自然也不关注城市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胡榴明都是对这座从小生活到大的城市谈不上什么感觉。个人早年的经历,让胡榴明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灰暗和缺乏活力的城市,也向往着京沪这种大都市。《武汉老公馆》这本书,也不是出自于内心对这种城市的热爱而写,是编辑的一次“命题作文”。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命题作文,让胡榴明渐渐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产生了了解,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寻访中慢慢热爱上了这种曾经很抵触的城市。特别是在了解历史建筑的过程中爱上了建筑艺术。谈及喜欢建筑艺术之后再看武汉老房子,她说:“以前外行看热闹,只有了解到这些建筑知识再看武汉的这些房子,又有了不一样的风味。”   令胡榴明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可口可乐大中华区总裁来汉,在市政府的安排下,胡榴明带着总裁夫人逛老汉口的租界区。而流连于这些百年前的建筑的时候,总裁夫人越来越着迷,甚至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同时,也越聊越投机,一个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中国内陆城市没想到能看看自己家乡的靡靡欧风,而且还有这么一个身处内陆的女人,能对西方文化那么有共鸣。这次的导游经历,也让她多了分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也是只有充分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这座城市,才能体会到的。
  谈生活:
  年轻人喜欢的,我也喜欢
  除了媒体中武汉老房子的“代言人”形象外,生活中的胡榴明却有着另外一张侧脸。“每次一些媒体找到我除了谈老房子还是老房子,其实我希望多展示点别的东西。”
  在生活中,胡榴明有着文人所追求的那种雅致生活,但又不喜欢过得太矫情。尽管年轻的时候向往过“张爱玲式”的海派生活,现在也喜欢听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也喜欢自己动手磨咖啡,但她特意强调并不是因为标榜自己,只是单纯的喜欢这种味道。她也打趣道:“刚开始觉得这种方式磨出的口感很不错,但是结果磨了一段时间由于年纪大,手臂受不了,后来又改成电动的了。”打趣的话中,也流露出一副“老顽童”的样子。
  不过说起老顽童,胡榴明生活中还真是个“可爱的老太太”。虽然已过了耳顺之年,但生活中,胡榴明并不是一派老古董、老学究的样子。而是非常乐意与年轻人交流,甚至懂得时下流行的风尚。她喜欢看时下热门的电影,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国产,还是商业或者西方,还特地在家附近的电影院办了张会员卡。谈话中,胡榴明最常说的口头禅是“你可以去网上百度、谷歌一下”。喜欢写博客、玩微博、上网写作,零距离接触这个网络时代。这也让她与不懂电脑的同辈产生了“隔阂”,甚至觉得与不懂电脑的人就像无法交流一样。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在网上看日本动漫,追美剧,会用“吐槽”这个词,喜欢日本声优,都戏称能做研究了,而且还知道腐女文化,爱逛百度腐女吧。对于这种年轻人的先锋生活,发生在一个老年人身上,竟然没有特别的不和谐,站在面前的她就像一个年轻人,用她的思想和你交流样,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忽视了年龄的界限。
  “你可以去看百度腐女吧里写的一些帖子,都是一些青少年写的一些文章,写的都非常优秀。有时候我很惊讶,这些小孩儿们,怎么能用词用得那么准确,而且这些孩子的心态,真的也非常有趣。”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这些年轻人写的文字,也非常喜欢和这些年轻人做朋友,也让她与自己在动漫公司工作的女儿非常合拍,很少有那种沟通上常见的代沟。胡榴明说,自己不喜欢其他老年人玩的那些老态龙钟的东西,现在上网也是一个玩,是写作过程中的减压,也是跟进这个时代,了解当下的最好方法。
  胡榴明爱旅行,但不是凑热闹,用自己的话说是“全方位的感受”。她喜欢在旅途中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所见,再放在博客里,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感。但是她很少跟团,不喜欢那种走马观花的旅行。甚至曾经也独自旅行过,那是前几年一个人跑到贵州去,边玩边体验当地的风情。近年来,对于建筑的爱好让她也限定了旅行的主题,就是专门拍些精美的建筑。“现在的梦想很想去欧洲走走,就想去拍拍那些欧式恢弘的建筑。”
  面对自己的生活,胡榴明说道:“很多老年人都非常注意养生,想延年益寿,但这些,我基本上都不管。我的想法是,活一天算一天,如果活得比较快乐,比较高兴就很好。由于自己起步较晚,只能活到老,做到老,但是希望5年之内,结束自己繁重的写作,然后把精力多放到读书、旅游休闲中。”
其他文献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缺乏对艺术资源的整合建档,许多优秀的艺术资源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甚至随着艺术人的离世而彻底消亡,这对我国文化艺术建设是重大的损失。  2013年10月29日上午十点,首届湖北艺术名家论坛暨“湖北艺术名家档案”摄制启动新闻发布会于在湖北省档案局(馆)一楼中厅隆重开启。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档案馆领导、省文
期刊
作为家中长女,从当兵到上军校当军官,再到步入美容行业任公司董事创办美容学校,再到自己创业担任董事长,陈小芬的故事就像一本书一样,需要慢慢的品,当她说起这些一路走来的经历时,那些回忆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放映。  从“不懂事”到董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如果走上了当兵这条路,当上了军官,自然的,以后可能都是会在省直机关,捧着“金饭碗”。陈小芬说,如果当初自己没有走上美业这条道路,自己现在可能就是团职的职位
期刊
汉川,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之美誉。而这“鱼米之乡”,也是著名书法家和艺术活动家胡文昌先生的出生地。  胡文昌先生字继先,笔名勤力,斋号鹰台书屋。他才智横溢,热情豪爽,为人谦和坦诚。多年来担任多个书画艺术社团的负责人,热心书画艺术的传播和社会公益活动,是社会公认的一位德艺双馨、倍受崇敬的艺术家。  一生钟情翰墨的胡文昌先生先后从基层到省委,到中共中央中南局,再到省人
期刊
彭年生的人像摄影作品最初给人的印象,均是理智而冷静。他选取的拍摄对象都是各行业的杰出代表,他的摄影作品都剪裁成正方的形状,均为黑白照片。在这些拍摄对象静默着的神态和眼神中,光影和场景不仅表达他们的身份,更体现了他们内在的丰富气质和人格特征。“我只拍人物,是因为觉得人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彭年生说,历史是由个体的人来见证的,人物的点滴变化发展的组合就是一部当代史。  人物摄影的情结  和许多从事其他
期刊
翡翠,又称缅甸玉、翠玉,硬度在6.5—7.5之间,属硬度较高的一种。其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在多数情况下特指缅甸出产的硬玉,因缅甸很早就开采出宝石级翡翠,缅甸玉已经成为了翡翠的代名词。  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虽然翡翠传入境内的时间可追溯至明代,但在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直到近期才成为了热门项目之一。专事翡翠玉器项的许媛对此深有体会:
期刊
近两年,SUV一下子成为众多消费者选购的对象。更魁梧的车身体魄、更宽大的车内空间、更好的行车视野、更优的通过性能、更高的安全配置等等,都成为眼下消费者购买的理由。加上厂家推陈出新,更多SUV车型涌现在消费者目前,都各自具有优势,交通工具需要承载和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一款商务、家用兼顾的SUV成为众多都市商务精英家庭的必备车型。  豪华质感 凯迪拉克XTS  热门车型:28T领先型  指导价:46.
期刊
出生于1932年的廖连贵已是八十高龄,在此年龄段坚持创作的艺术家也已不算多见,更何况是在经历了一场癌症大病治愈之后,重新筹办个人画展的精神,实属罕有。  在当代中国画界,廖连贵成名甚早。而在数十年前因癌症曾一度中断创作,沉寂一时。廖连贵年轻时就喜好运动,身体强健,走南闯北的体验生活和作画是他生活的常态。在巅峰状态之时,他突然被告知得了肺癌,且是晚期。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廖连贵的创作生活和现实生活
期刊
满头白发的金伯兴站在自己的书桌面前挥毫,兴致和精神依旧矍铄高涨。他说自己是个直率的人,对书法的真挚热爱让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探索不息。“我还是儿童时候就喜欢在石头上写画,这是一种天性使然。”如今时光飞逝,已是古稀的金老在他的字里行间中,依旧抒发出童真一般的率性书风。  书法是天性使然  金伯兴出生于1940年的浙江嵊州,书香门第的家庭使得他自幼对书法艺术有着耳濡目染的深刻感受。金老提及自己儿时就喜
期刊
“长安城里一座芳草萋萋的老院庭,一个慈祥的老太太我从小管她叫娘,她教我琴棋书画诗词舞蹈曼妙歌唱,她教我千般妩媚万种风情一点思想,我见过白衣少年口吐莲花风流倜傥,我见过黑衣游侠持剑四顾眉宇苍茫,我见过公子王孙挥金如土鲜衣怒马,我见过羽扇纶巾微服的寂寞帝王。”  这是高晓松作词的歌曲《青楼》,描写的正是汉民族文化史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青楼女子。  青楼,是我们汉民族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文化现象,因其敏感的话
期刊
春天万物复苏,却容易犯困,此时若沏上一杯浓郁芬芳、清香爽口的早春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祛除倦意,还有助于散发体内剩余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健康生长。  饭后一杯茶,快活似神仙。由于茶里面所含的有效因子能够延缓老化、降低高血脂和高血压、缓解口腔健康及防范感冒等。无论是白茶、红茶、铁观音,皆可以喝出健康好气色。  《TA生活家》杂志推荐品茶好去处  古朴典雅 八马会所  推荐茶品:赛珍珠  地址:武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