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年生:“大家”摄影师

来源 :TA生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年生的人像摄影作品最初给人的印象,均是理智而冷静。他选取的拍摄对象都是各行业的杰出代表,他的摄影作品都剪裁成正方的形状,均为黑白照片。在这些拍摄对象静默着的神态和眼神中,光影和场景不仅表达他们的身份,更体现了他们内在的丰富气质和人格特征。“我只拍人物,是因为觉得人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彭年生说,历史是由个体的人来见证的,人物的点滴变化发展的组合就是一部当代史。
  人物摄影的情结
  和许多从事其他专业,半路出师的摄影师不同,彭年生是正儿八经的摄影专业出身。早在1972年,他就在第二商业学校(今武汉商院)学习摄影,这是文革时期武汉市最早开设摄影专业的学校。1989年时,他还去武汉大学新闻系继续深造了艺术摄影专业。自1984年起就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彭年生在编辑和出版行业以正编审的级别编辑过7本不同类型的杂志和各类书籍。
  通过出版媒介的平台,彭年生接触到了许多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的精英翘楚,遂萌生了为他们拍照,以影像纪录人物的念头。“我专事拍摄人像有30年了,在编辑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学者、诗人、作家、艺术家……特别是老一辈的学者,他们都是无形的宝藏。”用影像拍摄名家的计划就此产生,彭年生也一直努力通过各种机缘和他们沟通交流,再捕捉合适的时机,用镜头拍下他们的风采。
  彭年生的所有人像摄影照片都采用黑白照片的形式。“比起彩色,我觉得黑白色系虽然含蓄,但其实是一种更激情的艺术。因色调单纯但层次变化更为细微,所以能够更专注地将人物的内在气质展现出来。”彭年生认为,彩色的数码相片显得一览无余,无法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艺术性相对也大打折扣了。彭年生在选择自己的拍摄对象时,做了缜密的考量。他拍了各种在其领域有所造诣的杰出人物,其地域遍布湖北直至全国范围。有些人已趋高龄,或者其从事专业不为人知而被忽略。“我这项工作,某种程度就是一种抢救保护式的措施。”
  比起其他类型的摄影形式,彭年生始终钟爱人像摄影:“我觉得人像摄影的难度更大,作品的生命价值更长——作品是和拍摄对象的影响力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或者是风景摄影作品需要的是好的地点、时机,就能出效果很好的片子;而静止的人像摄影,则需要摄影家在对拍摄对象外形特征把握得当,并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捕捉到拍摄对象的气韵神态、职业特征和背后的精神面貌,其难度是其他题材的摄影作品所无法达到的。在未来的发展中,彭年生计划将本地艺术家的拍摄工程扩大到全国范围,“纪录历史这种事情,虽然看似默默无闻了些,但总得要人来做。人物就是历史的最好见证者。”
  人是历史的见证
  彭年生早年任职于湖北美术出版社的副社长之时,接触了许多活跃在湖北地域的艺术家。在过去20年,他拍摄的湖北地区的艺术家就包括了老中青三代,全国范围内的得有四代了。既有像已过世的美学大家王朝闻先生这样的学术泰斗前辈,也有类似王尊这样年轻的第4代后起之秀的艺术家。“我自己本身也做艺术品拍卖,是嘉宝一品拍卖的艺术总监,对艺术有自己的鉴赏观点。”彭年生说,“有些艺术家现在尚未成名,但有极强发展潜力,我也会选择他们,而我的摄影作品正是为他们做了一次见证。”
  武汉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曾是“85新潮”思潮的重镇所在,聚集了一批异常优秀的艺术家。彭年生的艺术家肖像从上世纪90年代直至当下,展现了艺术家群体在不同时代大背景发展下的不同状态,也纪录了艺术的当代史。他说,90年代早期的那些还年轻的、崭露锋芒的新锐们,在数十年的历练后都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人物,那些纪录下他们早期青涩的影像就显得异常珍贵。“在早期,都是小年轻的画家和艺术从业者——90年代的傅中望多年轻啊!现在是湖北美术馆的馆长了。当年初出茅庐的人,20年后的今天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
  彭年生拍艺术家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他通常都会去艺术家的工作室旁观艺术家工作的状态,以选取最佳拍摄时机。艺术家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工作会显得更自如,在画室这个相对孤立却最能释放自我的空间里更适合展示自己的艺术特质。
  “画家们性格迥异,每人都有各自的特征,这是非常有趣的。”彭年生凭直觉选取的那些有潜质的艺术家作为自己的拍摄对象,若日后能成大器,也是对自己摄影作品和艺术眼光的映证,从中获得的满足感自然不言而喻。
  相对艺术家,湖北两院院士的拍摄就显得更为有纪录历史的意味。院士相对来说不似艺术家或公众人士那样为广大受众所熟悉,他们更多人是在相对狭窄的领域中终身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各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从事的科技领域虽然前沿且必不可少,但因其专业的复杂和专业性,即便是媒体给予报道,抑显得非常生僻而让民众无法企及。摄影是一种直观的方式,通过能够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场景和人物让受众能更直接地与被拍摄对象构成交流
  彭年生说,这些院士虽然从事着常人无法理解的高深专业,人物却也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从事的行业尖端,但每人都有自己丰富的业余生活,从事光纤行业的喜欢听古典音乐,工科行业的喜欢文学和摄影,很多人甚至为自己的爱好投入十几年的光阴,完全可称得上是半个专家。拍摄这些院士是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期间,许多人已是高龄,彭年生笑称,自己是在保护这些“国宝”级别的人物,留下的影像不仅是一个人物的图像记载,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图说:
  01.李碧红(1974-) 油画家 2011摄
  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02.杨立光(1917-2000) 油画家 1990摄
  湖北武汉市人,1940年毕业于武昌艺专,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美术家协会主席。
  03.魏光庆(1963-) 油画家 2005摄
  湖北省黄石市人,油画家。198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
  04.吴丈蜀(1919-2006) 书法家 1990摄
  四川省泸沽市人,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
  05.张仃(1917-2010) 中国画画家 1990摄
  辽宁省黑山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画家、漫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任理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06.方秦汉(1925-)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 2002摄
  浙江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1950年清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毕业后参加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从事桥梁工程设计50多年,参加或主持了数十座大桥的设计和研究,尤以钢梁桥见长。
  07.张广慧(1961-) 版画家 2007摄
  湖北省武汉市人,198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198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张纪中室内建筑设计创始人、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 IFI国际室内建筑师、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 ICIAD国际室内设计师理事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资深室内建筑师  约张纪中先生的采访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知名室内设计师,他经常奔赴全国各地考察项目、出席论坛。偶尔得空,他会专注地看书、练习书法和画国画,沉淀自己。用他的话说,设计早已不是工作,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期刊
在旅途中发现更美的自己  喧闹的都市生活白日车水马龙,夜晚灯火如昼,城市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物质满足并不能让人的精神和灵魂富足,你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姿态来排解生活中的疲倦与压力,释放心灵呢?当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渐渐被人遗忘,都市人梦想着追求一种更文艺而有质感的生活方式,生活在紧凑与忙碌中的你,需要一缕隐香,一方净土,听梵音四起,看云卷云舒。  从旅行快餐中慢慢改变心态,向内回溯,让心灵平静下来。
期刊
1500幅画作中包括121幅装裱画作和1285幅未裱画作,大多画作以专业方式保存,画质完好,只有个别画作略有污迹。其中,包括毕加索、雷诺阿、马蒂斯、夏加尔等著名大师的作品,据研究部门保守估计,其总价甚至可高达10亿欧元。  科尼留斯·古尔利特,二战时期慕尼黑名画商希尔德布兰特·古尔利特的独子,10亿艺术遗产的继承人  不动产和艺术品,这两样资产背后总是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死者迂回曲折的故事。  近日由
期刊
战争题材的电影历来都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首先题材足够政治正确;其次,特效渲染的大场面是最重要的看点。人们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亲临枪林弹雨的逼真战争场面。作为俄罗斯第一部由3D格式拍摄,并以IMAX-3D巨幕形式放映的影片,《斯大林格勒》在总制作上就耗资了3000万美元,打破了美国片垄断IMAX-3D片的局势。比较起大场面,片中儿女情长的虚构故事在大背景下倒是显得更易和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技术
期刊
1942年12月,安忠先生于湖北省襄阳市出生,之后在广州美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山水画高研班接受培训,并担任过广州部队某部美术员、报社编辑部主任美术编辑等职位。  现任湖北邮电书画院副院长的安忠,身兼武汉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同时也是湖北省美协及书协会员。他的作品及有关文章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美术报》、《中国书画》等刊出,也出版过《安忠山水画集》。他曾荣获中国美协央视全国中国画大赛铜奖
期刊
法餐给人的感觉总是尊贵而优雅的。精致的菜品和隆重的仪式感,更像是一门多重感官情绪的艺术。一顿正式的法餐大约有五道程序:首先是头盘,一般是冷菜;第二道是主菜,鱼或肉;第三道是奶酪;之后是甜点;最后来一杯咖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法餐不再是贵族专属。传统地道的法国菜,讲究食材的考究和原汁原味。在烹饪方法上,则注重味觉的层次与丰富。因此,一道法国菜的完成,往往需要严格的选材,以及多道烹调工序。  
期刊
11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龙源数字传媒集团龙源期刊网、期刊网络传播中心、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共同主办的“2013期刊数字阅读影响力TOP100排行发布会”在上海世博园中国馆隆重举行,《TA生活家》杂志荣晋2013年度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国内公图阅读第65名。  区别于以往年度的榜单,2013年龙源期刊数字阅读影响力TOP100榜单是按照不同的市场版块梳理的结果,根据不同领域的受众群
期刊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缺乏对艺术资源的整合建档,许多优秀的艺术资源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甚至随着艺术人的离世而彻底消亡,这对我国文化艺术建设是重大的损失。  2013年10月29日上午十点,首届湖北艺术名家论坛暨“湖北艺术名家档案”摄制启动新闻发布会于在湖北省档案局(馆)一楼中厅隆重开启。湖北省委宣传部领导、档案馆领导、省文
期刊
作为家中长女,从当兵到上军校当军官,再到步入美容行业任公司董事创办美容学校,再到自己创业担任董事长,陈小芬的故事就像一本书一样,需要慢慢的品,当她说起这些一路走来的经历时,那些回忆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放映。  从“不懂事”到董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如果走上了当兵这条路,当上了军官,自然的,以后可能都是会在省直机关,捧着“金饭碗”。陈小芬说,如果当初自己没有走上美业这条道路,自己现在可能就是团职的职位
期刊
汉川,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素有“江汉明珠”之美誉。而这“鱼米之乡”,也是著名书法家和艺术活动家胡文昌先生的出生地。  胡文昌先生字继先,笔名勤力,斋号鹰台书屋。他才智横溢,热情豪爽,为人谦和坦诚。多年来担任多个书画艺术社团的负责人,热心书画艺术的传播和社会公益活动,是社会公认的一位德艺双馨、倍受崇敬的艺术家。  一生钟情翰墨的胡文昌先生先后从基层到省委,到中共中央中南局,再到省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