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研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学旅行,研学是核心,旅行是载体。如何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研学路线,如何让学生在旅行中获取和应用知识,本文立足佛山市三水中学附属初中的乡魂研学(即在本市区域内的乡土研学)校本课程实践经验,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一、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对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遵循四个原则,即目标性、丰富性、代表性、实践性。
  目标性:研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性学习,学生在研学中能够和要求学习到什么知识,达到什么效果,让课堂的效率最大化,这是开发课程资源首先要考虑的。基于目的性原则,对课程资源开发考虑三方面,一是考虑与课程目标的可关联程度,二是达成目标的难易程度,三是考虑学生的兴趣,因此,可面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数据反馈最终确定课程资源。
  丰富性:充分挖掘资源,细化课程类别,打造研学课程群,课程才会丰满及结构化。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注重从“多”“全”“专”着眼。“多”是指专题多样,路线多彩。每个专题均设多样的研学路线,例如,历史古迹专题的研学,可设古村落建筑路线、庙宇建筑路线、祠堂建筑路线、老字号酒家路线等。“全”是指每条研学路线内有多个研学子课程,例如,古村落路线,可设大旗头古村、长岐古村、独树岗村等,也就是通过归类整合,将相应专题、相应路线的活动统整到一起,探索课程目标的横向沟通和课程落实的纵向联系。
  代表性:考虑时间的限制和课堂的质量,在丰富多样的研学资源面前,要注重开发有代表性、精品性和典型性的资源。一是对本土的地域文化有明显的指向作用,如佛山大型民俗——行通济。二是在某一领域有突出代表性,如庙宇文化路线,可代表的就有家喻户晓的佛山祖庙以及省内外都知名的胥江祖庙。
  实践性:实践体验是研学區别于校园学习的最突出的特征,要保证研学课程的实践性就要注重资源使用时在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可行性,一看资源是否有可供实践体验的能力,二看资源是否能够在周末或者寒暑假使用,因为这些时段有充足的时间保障。
  二、课堂内容设计思路
  (一)核心——核心素养统领
  研学是发展核心素养的载体,发展核心素养是研学的根本目的,因此,课堂内容设计的关键和核心是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1.以提高文化修养为出发点
  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设计多条文化研学路线,提供丰富具体的研学点介绍,设置形式多样的文化感知和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行走中看到多彩的文化物象,感受深厚的文化意蕴,激发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责任感。比如设计非遗研学实践——感受非遗色彩,领悟非遗真谛;农耕文化研学实践——认识农耕老物件,感受先辈智慧,这些研学路线下又包含数个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研学子课程,例如,非遗项目下的剪纸、制造陶瓷、唱粤剧,农耕文化中的认识和使用老物件、种植和品尝农产品等,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感受深厚的人文底蕴,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以利于学生自主发展为着力点
  将课程开发与真实情景相结合,学生活动与实践结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基础和发展规律并关怀学生的身心健康的研学任务,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例如,在三水发源地“三江汇流”的研学课堂中,设计探究任务:
  ①“通过网上学习,请你从五个方面概括出关于三江汇流的知识。”此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收集和归纳能力。
  ②“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在三江汇流研学中,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你计划如何探究?探究的结果如何?”此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③“请你登上昆都山,让三江汇流自然景观尽收眼底。登山对身体有什么好处,登山有哪些技巧?”此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
  3.以激发学生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为落脚点
  例如,在参观三水名人梁士诒故居时,让学生思考政府和公民应该如何对待故居的保护与传承,在早茶文化路线的研学中,思考早茶文化过去与现在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各方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早茶文化。另外每一个项目都注重正能量上的引导和传输,让学生在了解灿烂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产生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二)跨界——多线整合
  注重学科间知识融合,学科知识与非学科知识的结合,将课堂打造成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例如,在侨鑫生态园的研学中,让学生利用生物课堂学到的关于鼠尾草的特征,在园林里找到鼠尾草植物;利用实物,让学生以竞赛形式说出与鼠尾草相关的古诗,现场观察蜜蜂采蜜让学生发现“雄蕊拍打”现象;通过现场实验来揭秘传粉机制——杠杆原理;再引导学生分析杠杆状雄蕊成因与生物学的进化观和适应观的联系,由园林的特色农产品探讨本土的美食特点,整节课堂融合了物理、生物、人文学科、实践活动等多门学科知识。
  (三)一体化——递进式上升
  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总体围绕感性认识——理性探究——情感激发——人生观塑造的思路循序渐进。在学习方式上,先是允许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能力培养上,先是锻炼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再是发现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能力,最后是创新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遵循家乡认知——国家认同——世界眼光的思路。因此,我们的校本教材对应地设计了知识基础、情感提升、拓展探究等栏目以及不同的题型,分选做和必做两类。
  以岭南印象园研学为例。初一年级的任务是以了解文物名称特点,分享历史故事,动手制版画、写竹简,题型以判断、填空题为主,可独立完成,初二年级的任务则是小组合作形式,在从建筑风格特点探究岭南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从建筑装饰中品味岭南民间工艺,题型以问答题为主。初三年级研学则要求学生从历史文化古迹的维护与翻新角度出发写一篇小论文,加上“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你准备如何去探究?”题型开放性明显。
  三、“三感”学习机制
  “三感”学习机制是“感知学习——感受学习——感悟学习”的简称,三个层面层层深入,为研学课程提供立体多维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感知学习”即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感性认识。首先,在研学前,教师针对研学内容进行知识铺垫,明确研学的目的,激发研学兴趣;其次,学生在研学前确定合作小组成员,并通过互联网等媒体了解研学内容、选定研学探究的方向或主题;最后,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楼道墙壁和班级文化墙展示家乡文化知识和研学剪影,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利用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播放研学视频片断,给学生带来视听上的感染。
  “感受学习”是指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参观、考察、调研、体验,与研学点,与社会多维度、多层面的接触和联系,在亲力亲为的实践和体验中增长知识。
  “感悟学习”要求学生在研学课堂结束以后汇报过程,分享心得体会和展示创作的作品,从而提升学生参与研学课堂的效果。例如,要求学生汇报调研结果,并在研学后进行诗歌散文、手抄报、电子报、思维导图等创作,学校评奖展示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级比赛。
  四、学分管理机制
  学分管理能促进课程的规范化,学生达到出勤率的要求并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合格可获得该课程的学分。课程设限定必修和自主选修,必修课能保证研学课程的课时,选修课能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引导他们开放式、自主式、创新式地参与其中。学分管理系统可以采用智慧校园平台,学生网上选课,学校根据课程选课人数等因素决定是否开课,对于选修和必修的设置,还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初一阶段的学生刚进入中学,活跃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方式和能力还停留于小学,因此,设置感性思维为主的自然生态专题为必修课,初二年级的学生相对沉稳,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设置以理性思维为主的现代科技专题为必修课。
  五、师资保障策略
  师资决定着研学是否有效。研学的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实现。目前由于研学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善,一些旅行公司为蹭上教育热点领域,打着研学的旗帜吸引学生家长参与,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团队,导致所谓的研学等同于以往的旅行或者亲子拓展活动,这是对研学的亵渎。在还没有合适的研学市场组织机构的情况下,研学的师资力量暂时由学校保障,成立三方面师资团队。一是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可由校团委、办公室牵头,家委骨干参与,与研学点沟通,争取研学点支持;二是成立校本研学教材开发团队,每一个学科都要求有一位老师参与,设定主题,集体备课,保障学科之间的融合。三是成立以班主任为主的课程实施团队,班主任设计思路,确定活动,安排行程,编写教案。
  六、多元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应是立体多维的,评价的功能是导向发展。评价的项目包括目标课程评价、課程教材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目标课程评价。即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更新课程目标的依据,它在课程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课程由计划走向现实,由形式走向实在,由泛化走向具体。可采用文献分析、质性分析,结合专家分析、档案资料分析和主题追踪等,提炼出有效的量化指标。量化指标可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师资、课时安排、教学要求、学习评价等方面来设计。
  课程教材评价是在基于质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论证、文本分析、自我研讨、家长访谈等形式,对教材的内容编排、思想文化内涵、编制水平、操作使用、总体评价等各个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不断修正完善。
  教师是课程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其课程实施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效果。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维度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需求满意度、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是面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统计数据。
  课程实施效果,其最终目的指向学生,学生课程知识的掌握,技能的习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是课程体系最终效果的体现,是课程各层面的最终所指。研学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关注课程内容的深度、学生在课程中交往的深度和思维发展的深度,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导向功能。
其他文献
【摘要】听话、说话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时机,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听说训练,就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必将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多渠道培养;听说能力;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听话、说话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从发展语言的基本任务出发,坚持“听”“说”是“读”“写”的先
本报综合消息 3月13日,“廣东当代民办优质学校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仪式暨广东教育督导学会民办教育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惠州市罗浮山嘉宝田国际温泉度假酒店举办。  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嘉宾有第九届国家督学、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总督学、广东省教育厅原主任督学、广东教育督导学会会长陈健先生;广东省教育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怀升先生;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韩东才先生;广东当代民办教
本报综合消息 2019年1月8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广州举行工作座谈会。广东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及所辖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共约16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座谈会上,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教科所所长禹飚介绍2018年南海区教育科研主要工作進展情况和2019年主要工作设想。2018年,南海区潜心培育多年的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获评各级
【摘要】现在小学生的虚假作文盛行,小学生作文缺乏自主性,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缺乏源头活水、束缚过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开凿语文世界、生活和大自然的源头活水引进小学生的心田。小学生在作文时,教师要尽量减少作文套路的束缚、要求的限制,让小学生自主地表达,张扬其个性;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要少一点批评的言辞,多一些激励的语句。  【关键词】小学作文;自主作文;开凿活水;解开束缚  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影響,虚假
【摘要】开展化学实验有序教学有效的探索,既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提升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实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由量到质、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实验中,需要不断渗透科学方法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有序教学  當你做完一节化学实验课
【摘要】语文,可以说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关键科目。内容多、难度大、相对枯燥,学习起来可不轻松。而课堂却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本文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六个小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一个老师能获得学生喜爱,跟她的课堂教学分不开。只有认真对待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审题能力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它需要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审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与教学成败、学生成绩好坏有很大的关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十分强调注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注意力水平有高有低,水平低下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水平较高的孩子,学习效率高,成绩理想。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训练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提高其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加强、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我从以下几
【摘要】物理作为高中重要学科内容之一,是一门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特点的应用学科。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物理学习中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思维和抽象分析技巧。在新课改中,高中物理教师学习了课改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和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育人要求,高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符合新时代教学规律的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物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德育教育也发展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求的重大举措。基于此,本文从学校、学生及社会几方面因素,探讨了有效落实小学德育的几点措施,以期为教学工作者带来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