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历史课程设置比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课程中,历史课程是完整的课程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韩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两国历史课程设置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同时由于两国对史学功能、历史教育作用的认识不同,加之受不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影响,历史课程设置上存在明显差异。新一轮教育改革过程中,中韩两国根据本国国情,相互吸取历史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必然会推动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韩 历史课程 课程设置
  一、中韩历史课程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影响,对课程进行集中管理,统一设置以分科为主的必修课。1963年、1981年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选修课,但迫于升学压力,选修课流于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浙江、上海等地获得了地方开发课程的权力,不少地区学校加大了对课程的开发。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部分单列,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并规定了各级的管理权限。建立课程教材三级管理模式,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明确各自职责。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是由我国各地发展差距大、文化丰富多样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设置灵活,增加了综合课、活动课。
  韩国推行国家课程,因此韩国的课程管理是高度集权的。从1954年起,韩国每5年或10年修订一次。但在第6次课程改革中,韩国实施课程决策权分化,学校拥有更多自主权,科目和学科变得多样化,同时缩减必修科目的数量。第6次课程改革鼓励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根据学生需要和本校、本地情况对学习科目做出相应修订。体现韩国课程管理由集权走向分权,课程设置由单一走向灵活的趋势。进入新世纪后,韩国开始了第7次课程改革。2001年,韩国从中学一年级开始进入新课程实验,与第6次课程改革相比,新课程更具灵活性。
  二、中韩历史课程类型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课程分科与综合是各国课程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各国在教育改革中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有的国家采用以分科为主的课程体系,有的国家采用以综合为主的课程体系。
  中国1992年正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国家教委发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浙江省开始了综合课程实验。初中历史、地理、政治合成为“社会”。其中,初一开设地理课,初二开设历史课,初三开设政治课。这是一种“组合型”的综合课程设置。2001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采用了两种课程类型,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历史与社会”是一种“混合型”的综合课程,将历史、地理、政治内容混合在一起,构建一个新的学科课程体系。但是,从这两种综合课程实验情况来看,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战后,韩国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在课程编制上将历史、地理、公民综合为社会科。20世纪70年代,韩国社会科有了较大发展,韩国史从社会科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课程,韩国史教育得到了加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史也得到了加强,由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表明韩国对整个历史教育日益重视。在1996年韩国第6次课程改革中,国史与世界史包含在社会科中,初中国史维持独立的教科书和学时,并属于社会科,高中国史作为必修课保留。
  三、中韩历史课程内容设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学历史课备受重视。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历史课在中学各年级均有开设,基本实行两个循环。80年代的课程设置呈直线式,中国史仅在初中阶段开设,这是个明显缺陷。90年代,中国历史教育有了很大变化。中小学课程设置不再是全国统一的,而有三套不同方案:国家教委制定的,供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和高中教学计划;上海市编制的供上海和其他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使用的《上海市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编制的供该省农村和山区学校使用的《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试行教学计划》。这三套课程设置突出了课程灵活性,增加了选修课、综合课,特别是上海市的课程设置,反映了中国课程设置趋势——初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块组成,除通史型历史课程外,增加了综合型社会课、专题型文化史课及中外历史合编的历史课程。课程设置采用螺旋式,在初中学习中外历史的基础上,高中以专题式、中外历史结合学习中外历史;浙江省的历史课程设置考虑了浙江省人口众多、农村学校与师资状况等情况,不单独开设历史课程,该设综合性课程,将历史学科知识融入小学常识课和初中社会课中。并且在社会课中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俗为主要内容,增进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培养学生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大陆历史课程设置有直线式与螺旋式两种主要排列方式。针对1981年直线式设置历史课程的弊病,1986年采取了螺旋式设置,初一及初二第一学期开设中国历史课,初二第二学期开设世界历史课。历史在初中完成一个循环。这种课程设置一直延续至1991年。另外,从1978年开始,我国普通高中只设世界历史课,每周2课时。因课时少,又只学世界史,导致高中生历史知识面过窄。1991年,国家教委调整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在高一、高二分别开设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每周2课时,高三增开选修课即中国古代史。这样,普通高中采用螺旋式课程设置。同时,课程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部分,课外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能力。国家教委在传统分科之外还增加了综合课程,如在小学开设“社会常识课”,使学生了解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常识;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课程内容以通史为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则以专题为主,改变原来课程内容多以通史为主的编订形式,同时增加历史课程容量。
  韩国重视本国历史教育,将国史课程放在重要地位,其他教材可以多样化,国史教材只有一套,由政府组织编写。目前韩国正在进行第7次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创新意识,结合中学生能力培养,对历史内容进行适当缩减,强调本国与世界的联系,重视文化领域,重视文化史,重视近现代史。高中一年级社会科的科目及内容包括人类与空间、人类与时间、人类与社会、国史4个部分。其中,国史包括对韩国史的正确理解、史前时代的文化与国家形成、统治结构与政治生活、经济结构与经济生活、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民族文化的发展等领域。高中二、三年级的选修科目及内容包括人类社会与环境、韩国地理、世界地理、经济地理、韩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法律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10个部分。其中,韩国近现代史内容包括对韩国近现代史的理解、近代社会的发展、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史从时间上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4个部分,从空间上包括亚洲、欧洲及其他地区,由此可见,韩国重视近现代史和本国史,重视本国与世界的联系,重视世界近现代史中非欧洲史的内容,以冲破欧洲中心论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学校历史课程设置没有固定模式,对历史课程的改造和创新是历史课程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中韩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应注意权衡利弊,充分吸取两国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合理设置历史课程,以推动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卫东.历史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2]王铎全,李稚勇.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水平直接挂钩,所以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应用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这样便可以结合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还能够在强化企业原有经济管理质量的同时,使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企业经济管理;优势;应用  在21世纪的发展背
本文以安徽某高职高专学校A校为例,提出在学校本位下,通过提供更多挂职锻炼的机会、拓展国际合作渠道等五种途径促进外语类教师发展,形成地方、学校、教师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
摘 要: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水平。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化学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地将课堂教学与新型技术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摘 要: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和数字系统的高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传统《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现对《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内容进行改革,增加EDA技术基础知识和数字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强调教材内容的工程应用特点,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数字电子技术 教材改革 工程应用  1.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
跟全球第二大广告集团CEO共进晚餐时,他问我中国的互联网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我跟他说了一些有关中国互联网种种情况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部分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和美国相比,中国
本刊第4期刊登了此文的前两部分:一、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用十三大的理论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二、加强基层建设,探索在新形势下党的基层工作的新路子。现将三四部分续登如
摘 要: 红色文化资源是很多地方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甚至是一些地方旅游资源的主体部分。由于多方面原因,我省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从而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才能实现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现状及对策 法律保护  一、背景  红色文化资源是很多地方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甚至是一些地方旅游资源的主体部分
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课程学习、购物、游戏、情感交流等.高职院校应加强情感引导,促进合理消费,引导学生网络安全自律,以提高学生网络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网络技术
引言  中学物理教材和前几年比起来,对许多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或编排方式都做了调整。在教学中我们要对比新旧教材的不同,从中领悟深意,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教学就更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起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不同时期教材的对比  物理教材乍看先后并无区别,但教学中就会感受到其变化,比如新定义新定义“压力”、“压强”,“压力”定义为
思想政治课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意识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最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