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点等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pe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重点
  江苏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幼儿园 董菊芳
  在活动一的踩脚印环节中,教师的提问不够聚焦。“会踩出哪些不同的脚印”这个问题是指颜色上的不同还是形状上的差异?即使是成人也很难回答,而教师在总结时说:“用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不同的脚印。”试想,小班幼儿能控制自己的脚尖、脚跟分别踩出不同的脚印吗?利用脚的不同部位踩脚印来认识脚的组成合适吗?同样,活动二的目标为学习纵跳摸高的技能,巩固跑、双脚并拢向前跳的动作技能,但教师未能运用一些可行的策略重点指导幼儿练习纵跳摸高。根据小班幼儿对比赛缺乏一定的概念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摘果子的游戏,在去果园的途中设置一些障碍,锻炼幼儿走跑跳的能力,从中有重点地练习新的技能,体现小脚丫的能干。
  游戏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广东江门市蓓蕾幼儿园 陈素香
  原方案设计中教师在重视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对幼儿能否承受游戏所要求的动作难度、运动负荷是否过重等考虑得较少。在游戏环节,教师要求幼儿运用跨跳、双脚并拢向前跳、助跑纵跳三种不同的跳跃技能来进行,并要求“幼儿跑到终点纵跳拍小旗”“看谁先拍到小旗”,以上要求值得推敲。首先,小班幼儿下肢力量较弱,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不强,助跑时身体的力量是向前的,到终点时要把身体向前的力量收控住再转换为向上纵跳的力量,这是一个连贯快速的动作过程,小班幼儿无法完成。其次,小班幼儿的竞赛意识不强,教师提出“看谁先拍到小旗”的要求会增加幼儿游戏时的压迫感,幼儿会因急切想拍到小旗而忽视纵跳动作,从而难以达到巩固动作技能的目的。第三,悬挂的小旗不宜过高,避免幼儿因拍不到小旗而产生挫败感,从而影响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建议小班幼儿开展跳跃游戏可以跨跳、双脚并拢向前跳为主,待幼儿年龄增长,下肢力量增强后再学习纵跳,在掌握纵跳的基础上再学习助跑纵跳。
  在游戏情景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上海民星幼稚园 陈 静
  原方案设计了两个活动,以对小脚丫的认识为铺垫,自然过渡到运动游戏“小脚真能干”,体现了活动的整合。但原方案未能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小班体育活动的情趣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主体性。
   小班幼儿喜欢情境化的游戏,富有情节的游戏内容能促进他们在自然状态下积极愉快地活动,萌发运动兴趣。因此建议在“小脚真能干”的运动游戏环节中,以兔妈妈(教师)带领小兔(孩子们)劳动为主线,创设小花园、小菜园和小果园三个游戏环境,让小兔在小花园中种花,在小菜园中拔萝卜,在小果园中摘果子。这样不仅将跑、双脚并拢向前跳、触摸跳等基本动作练习自然贯穿于游戏过程中,同时也使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运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喜欢跟着教师、看着教师做运动,因此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高亢的运动状态能激发幼儿的运动热情。在该方案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在快乐的音乐声中带领孩子们积极运动。
  
  乐则不疲
  江苏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幼儿园 李 娟
  原方案确立了四个目标,涵盖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从过程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方案对幼儿动作的训练比较到位,幼儿学习知识的方式很感性,而“体验参加活动的乐趣”这一目标则体现得不够充分。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调整。
  一、让幼儿感受亲近自然的欢乐
  在原方案的活动一中,教师设计了让幼儿在颜料板上踩脚印的环节,这本是非常好的创意,可惜的是,“让个别幼儿说一说并踩脚印”似乎意味着只有“个别”幼儿可以享受亲近自然的欢乐,而大多数幼儿则被排除在外。而“踩完后帮助幼儿用湿布擦脚”是否在表明“个别”幼儿的欢乐也为时不长?教师这样的安排可能是为了保持场地的清洁,可我认为它与幼儿的欢乐相比并不重要。其实,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来弥补颜料板的不足,比如让幼儿先踩水再在干地面上踩脚印,在平整的沙地上踩脚印,等等。
  二、让幼儿感受探索发现的欢乐
   与教师直接告知相比,幼儿自己探索发现可以使知识掌握得更加深刻,体会到发现的欢乐。原方案中有两处可作调整:一是活动一的“踩脚印”环节,原方案先由幼儿踩脚印,后由教师小结得出“用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不同的脚印”这一知识点。教师如果在幼儿踩完脚印后让幼儿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脚印”,相信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不难得出同一结论;二是活动二中“教师示范纵跳摸小旗”环节可以改为幼儿自由尝试纵跳摸高后再讨论、总结“怎样跳可以摸得更高,又不会伤到自己”。这样幼儿从亲身的感性经验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会更牢固。
  三、让幼儿感受挑战的欢乐
  如果同样的学习内容要在不同环节反复出现,就需要在形式、要求上有所变化,否则会让幼儿觉得枯燥和单调。比如,原方案中有三处“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教师不妨设置一些诸如“动物运动会”的情景,第一次的练习可设计成“动物运动员进场”,第二次的练习可设计成“赛前热身”,第三次的练习可设计成“预赛”,使之变成一个不断发展的故事情景,以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四、让幼儿感受成功的欢乐
  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原方案的“纵跳摸旗”环节中,教师必须考虑幼儿的身高、体能、弹跳力、动作协调性等方面的差异,为幼儿设置高度不同的小旗,确保每位幼儿都有成功的机会,进而产生继续参加活动的愿望和信心。
  孩子在前 教师在后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谢边幼儿园 谢淑贤
  我觉得原方案设计给予幼儿自主观察、思考、尝试、发现的机会不够。例如,在活动一中,教师直接得出了“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不同的脚印”的结论。对此,我建议教师可在幼儿印完脚印后组织幼儿观察,然后提问:“你们印的脚印相同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呢?”逐步让幼儿自己发现脚印的差异。又如,在活动二中,教师也是直接示范纵跳的方法,而没有让幼儿自己思考、探索怎样才可以摸到小旗。对此,建议教师可以先问问幼儿有什么办法可以摸到小旗,再请幼儿尝试做做纵跳的动作,最后再示范正确的纵跳方法,这样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会更高。
  
  考虑幼儿的安全
  河北保定市高碑店第二幼儿园 赵素杰
  原方案有很多亮点,但也有一些安全隐患。如在第一个环节中,小班幼儿随音乐用脚跟、脚尖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很容易摔倒,尤其是用脚跟做动作;在第二个活动中,纵跳摸小旗的动作相对复杂,小班幼儿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建议将第一个热身环节改为小跑步律动,将纵跳摸小旗的情节改为跳过小河再跑向并拍小旗。
  
  突出活动的特点
  江苏吴江经济开发区天和小学附属幼儿园 吴斌红
  原方案的活动内容很有价值,可以推敲的地方是,“小脚真能干”这一健康活动是赤脚进行的,如果仅设计走跑跳方面的活动,就不能凸现“快乐的小脚丫”这一主题。如果在走跑跳的过程中加入走过沙坑、水池、石子路、海绵小桥等情境,相信活动会有趣得多,幼儿也能在感知不同材质的过程中体验脚的作用,了解保护脚的方法。
  
  降低难度
  湖北荆州市沙棉幼儿园 程 蓉
  原方案的活动要求过难,如活动一中,教师引导幼儿用脚跟脚尖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这对小班幼儿来说很难做到。
  又如,在活动二中,要求幼儿依次顺着小路走一走,碰到小河跳一跳,看到小旗拍一拍。我觉得这种光着脚丫做的游戏可以不提严格的队形要求,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情景中快乐参与,充分游戏。如果幼儿在跑、跳、平衡方面达不到要求,教师可鼓励幼儿换成自己喜欢的方式越过障碍,激发幼儿的探究和运动兴趣。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省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目前,我省已高度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学前教育仍是我省整个教育体系中最
中班幼儿不仅爱玩,而且会玩。他们喜欢模仿他人,也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游戏中,幼儿重复“灭火”行为,可能是由于对消防员角色的认知经验有限,也可能是因为游戏愿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情绪也没有得到充分宣泄。  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分享交流活动,追问幼儿:“着火也是让人开心的事吗?”它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回答“游戏是否开心”的问题,是应由幼儿来判断还是应由教师来判断?假如教师站在真实的生活立场来判断,那“救火”
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对儿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然而,在实践中,一线教师对于如何观察、评估、指导儿童的游戏感到迷茫和困惑。美国的桑德拉·海德曼(Sandra Heidemann)和迪波拉·休伊特(Deborah Hewitt)所著的《通往游戏之路》丛书
设计意图: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渺小的苔虽然生长在阴暗潮湿处,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自信地学着娇艳的牡丹尽情开放,传递出令人感动的精神力量。这首小诗原本少有人传诵,2018年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第一期中,曾经在贵州贫困山村支教的教师梁俊和乌蒙山里的孩子们一起演唱了这首诗,从而令这首小诗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苔》这首小诗虽然不完全符合五绝格律,却琅琅上口,意境优美
目标:练习在行走中用手托着物体,不使盘子上的球掉下来;发展上肢力量和身体的协调性。  环境创设:将一次性餐盘(直径约18厘米)黏在薯片罐顶部(见图1),准备海洋球若干。  玩法1 托球行走(小班)  先将薯片罐放在地上,在盘子上放好海洋球,然后蹲下用双手握住薯片罐站起来,在走廊里自由行走,不使球掉下来(见图2)。  指导要点:刚开始可以让幼儿握住薯片罐的上端,经过练习熟练掌握后,可以让幼儿尝试握住
鞋架问题多多  “鞋架上的标记”是一个小班活动的案例,它真实地发生在主题活动“快乐数量城”中。  小三班的“对对商店”就要开业了,货物上架成了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耳环、手套、袜子、鞋子,每种商品都要摆放整齐到位。耳环有“耳环墙”,手套、袜子有悬挂区,鞋子也有自己的鞋架。当所有商品都摆放到相应区域,“对对商店”试营业了。几天后,大家发现,鞋架成了最大的麻烦。  问题一:“老师,‘对对商店’的鞋子又倒了
2014年1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第二期行动计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实施第二期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政策上有哪些主要突破点?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问为什么要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答:为了实现《国家中长期改革
幼儿园作息制度是否合理关系到幼儿能否在园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一天。在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现有作息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让我们还原一名普通大班幼儿苗苗的半日生活,来看看其中存在什么问题。  一天。苗苗睡了个懒觉,到幼儿园都快9点了,嘴里还啃着面包,外婆催着:“快吃呀,小祖宗,早操都结束了。”那时,中大班幼儿已做完早操回到班里,老师却无法按时开始上午的第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因为在室外托小班的幼儿还在做早操。等
发改价格[2011]32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  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规范幼儿园收费行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特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财政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附件:  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学习的目标与教育建议体现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的统一。它要求儿童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也要形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三者是紧密结合的。  一、形成科学的态度  案例中孩子探究的对象是两只可爱的活生生的兔子,而不是无生命的物体。所谓科学的态度,首先要遵循动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珍爱生命,不可随意拿動物做活体实验。案例中教师同意孩子带各类食物来尝试喂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