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评估、指导:儿童游戏中的教师支持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把对儿童“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然而,在实践中,一线教师对于如何观察、评估、指导儿童的游戏感到迷茫和困惑。美国的桑德拉·海德曼(Sandra Heidemann)和迪波拉·休伊特(Deborah Hewitt)所著的《通往游戏之路》丛书为教师指导儿童游戏提供了支持。这套书共分三本,内容丰富。清晰的理念阐述与鲜活的案例描述相辅相成,浅显易懂的表述和生动形象的图表更是增强了可读性。三本书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其中,《游戏:从理论到实践》是中枢,围绕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展开论述,详细阐释了如何搭建游戏平台,如何观察和评价儿童游戏,如何撰写SMART目标(指具体明确的、可测量的、可达到的、现实的、及时的目标),如何计划游戏活动,如何回应儿童需要的多种方式,如何选择教学策略来引导儿童朝着目标发展。《当游戏不再简单:帮助儿童参与并持续游戏》和《当游戏不再有趣:帮助儿童解决游戏中的冲突》是姊妹篇,聚焦于利用游戏检核表帮助个体儿童提升游戏技能,针对团体儿童创设游戏环境、计划游戏课程,重点强调几种小组游戏的挑战性及应对策略。
  本丛书的亮点之一是关注游戏的过程性指导。作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用大量鲜活的案例介绍了教师怎样提供游戏时间、材料和环境以及怎样创设游戏情境等经验;并利用持续循环改进图,示范如何计划游戏活动、如何持续观察儿童游戏以及满足小组儿童需要的方法和过程。比如,《游戏:从理论到实践》中关于Lori的个案研究展示了“观察——评价游戏技能——制定目标——计划和实施活动”的循环过程:教师通过观察,发现Lori在游戏中停留时间过短,常发怒、骂人;通过评价游戏技能,发现Lori在游戏检核表所有领域都处于低端水平,尤其在游戏的持续性、互动、问题解决、轮流方面更加困难;为Lori制定目标“截至五月底,Lori将能够在教室中持续与成人游戏五分钟”;为Lori计划并实施三项学习活动:用橡皮泥做比萨、在沙中修路、假装烧饭和喂宝宝;再次用游戏检核表来评价Lori的游戏技能。如此循环。
  本丛书的亮点之二是提供了可操作的观察工具。作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观察工具——游戏检核表。该检核表以“物品假装”“角色扮演”“游戏情境的语言表达”“游戏情节的口语交流”“游戏的持续性”“互动”“进入游戏小组”“问题解决”“轮流”“同伴支持”等10个部分来考察儿童的游戏,每部分又由3~7个子项目构成,展示了儿童游戏发展的过程。例如,“物品假装”项目由易到难包括“不使用物品假装”“使用真实物品”“使用物品替代其他物品”“使用假想的物品”四个子项目。这份检核表并不是一个测评工具,它更像一个计划的工具,帮助教师明确在儿童游戏时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如何评估、如何记录以及如何使用该检核表来规划和帮助追踪儿童成长。作者在《当游戏不再简单:帮助儿童参与并持续游戏》中专门探讨了游戏检核表具体运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本丛书的亮点之三是给出了可供选择的参考建议。全书贯穿生动详实的游戏指导现场,结合作者的认识与反思,提供了许多有借鉴价值的参考建议。比如,当一个退缩或害羞的儿童不愿意参加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不要强迫他参加,也不要直接对他提出要求,不妨尝试以下四种方式:(1)给他一个游戏中非主要的角色。例如可以当一个很少说话的宝宝。(2)允许他在小组外围观察游戏一段时间。(3)给他一个不需要太冒险的角色。例如可以在比萨餐馆做辣肠比萨。(4)不要过于关注他在扮演角色方面做出的努力。可以运用微笑、拥抱、间接的评论来鼓励他,而不是直接表扬。实际上,《游戏:从理论到实践》中详细记录了游戏检核表中10部分52个子项目儿童可能出现的游戏挑战以及教师可以尝试的策略。《当游戏不再有趣:帮助儿童解决游戏中的冲突》列数章专门探讨教师应对儿童典型问题的策略。比如,解决游戏中儿童因角色、道具或空间问题而发生冲突的方法;吸引儿童持续投入游戏,不再频繁换区的策略;对儿童反复地玩一个无变化的游戏主題时的适宜举措;对儿童玩暴力游戏、不停打闹时的引导方式,等等,可以帮助教师在根据游戏检核表发现儿童游戏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可供使用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支持儿童进一步发展。
  显而易见,本丛书能够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落实“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理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游戏观,更加科学地观察研究儿童,更加有效地支持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一次,班里一个爱好摄影的孩子从家里带来了照相机的三脚架,这引发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有孩子问:“这照相机的三脚架稳吗?照相机会倒下来吗?为什么不能做成两脚架呢?”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站起来”的物体。于是,我想到可以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材料,让幼儿设法使物体“站起来”,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生活中各种“站起来”的物体的关注与思考,并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这个活动有三个大环节:第一环
数符号的运用对个体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儿童从具体的数学思维向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的标志。其次。它这一模式为儿童和成人之间进行有关数学方面的交流提供了基础。近期,我班正在进行数符号的学习。在一次活动中。我们设计制作了作业单(如图),旨在让幼儿不得用点子和阿拉伯数字表征一定数量物体的经验和技能。  片段一  糖糖看着作业单,用笔点着“蘑菇”数起来。数完,她看了看中间一排点卡,找到
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媒体上,“防拐”一直作为热点话题而被重点关注。每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容不得半点闪失。但我们在防拐教育中一直对孩子说“小心陌生人”,把认识的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划入“不可接触”的范围,让孩子误以为“不认识的人就是坏人、认识的人就是好人”,这种错误的观念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是有害无益的。一方面,容易造成孩子对陌生人的无端恐惧和不信任,让他们变得处处防备,甚至吝于对真
著名管理学家赫尔茨曾说过:“管理是由心智驱使的唯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的确,管理是人类组织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手段。学习作为人类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也必然存在一个管理问题。从广义上讲,个体的学习需要主观和客观的管理(即“自管”与“他管”),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他管”具体体现为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管理,“自管”即学生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而善学者的品质之一往往就表现为善于在学习上有效地管理自己。 
最近,“发现儿童 走进园所”的站点式研修活动在位于西湖区最西端的西溪花园幼儿园举行,先导小组成员倪慧芳、阙晓燕、张萍、施武威与一线教师一起聚焦案例,开启了“发现儿童之旅”。研修从该园施老师的问题求助入手,由先导小组成员结合视频案例,依照“探寻客观事实”“探寻事实原因”“探寻解决策略”三个步骤,引导教师们客观描述、澄清事实。在抽丝剥茧般的对话中,教师们原有对儿童的看法和信念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近年来关于“入园难”的新闻特别多,内容大多为记者调查、新闻报道、专家讨论等。网络上还就“入园难”造出了一个新词汇——“拼爹时代”,把幼儿入园与家长的经济收入、社会关系、地位权力等联系了起来。今年六月初的一则新闻更是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最终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层领导的关注。新闻说,一位96岁的老太太在一所幼儿园门口经过210个小时不间歇的排队,终于为自己家的孩子报上了“人园”的名。然而,九天八夜的坚
设计意图:  “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游戏。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把原本由两个幼儿玩的游戏变为由一群幼儿两两结对轮流玩的游戏,并以雪花片为游戏“筹码”,提高活动的挑战性。随着游戏输赢结果的产生,幼儿手上的雪花片的数量在不断变化,于是,这个活动就自然而然地与“数运算”核心经验的学习结合起来了。  该活动的重点是每轮游戏后的推理过程,即让幼儿推理“输完了”和“赢得最多”两种极端情况形成的过程,并
家园沟通的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的关系,而这种关系需要在一件件小事中、一次次沟通交流中逐渐建立。在家园沟通中,教师应做到“小事不小觑”,事事用心做,诚挚地与家长为友,不断赢得家长的信任,最终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家园关系。  孩子的新裤子怎么褪色了  早上,靖靖的爸爸笑着问老师:“老师,昨天靖靖穿了一条新裤子,下午回家后我们发现有些地方褪色了,怎么回事啊?”正在接待其他家长的老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我省学前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目前,我省已高度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逐步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幼儿园共同发展的格局,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学前教育仍是我省整个教育体系中最
中班幼儿不仅爱玩,而且会玩。他们喜欢模仿他人,也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游戏中,幼儿重复“灭火”行为,可能是由于对消防员角色的认知经验有限,也可能是因为游戏愿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情绪也没有得到充分宣泄。  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分享交流活动,追问幼儿:“着火也是让人开心的事吗?”它促使我们思考,怎样回答“游戏是否开心”的问题,是应由幼儿来判断还是应由教师来判断?假如教师站在真实的生活立场来判断,那“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