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塑造健康人格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格塑造方面,语文课教学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二者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本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成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宛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给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宜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或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们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而为一,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晋祠》,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此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学了《窗》后,学生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在续文中让他转化,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同学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个小礼品什么的。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作者单位:青海省同德县民族中学813200)
其他文献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福建党史机构恢复30周年,我室特举办书画、摄影邀请展。纪念活动将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主题和主线,讴歌党的光辉历 In ord
摘要:很多研究表明,高中阶段,男生与女生数学学习力有着很大差异,而社会、家庭、学校对女生的期望值不比男生低,因而对高中女生数学学习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培养兴趣,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强化预习,举一反三等方面,提高高中女生的数学学习力作一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数学学习力;高中女生;兴趣;能力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是人
政治这门课程不能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会让这门课程显得死板生硬。离开了学生的真实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带到实际生活中。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停留在课本上。如何做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这是一个必须以实际行动来回答的问题。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  教学的结构通常被视为由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构
小强好像和我有缘,在我带初一时,想要进我班,正好我班有空座位,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我班的学生,但是我特别“恨”他。  数学老师找到我,气呼呼地说:“你班的小强咋回事,太可恶?”  我心里一紧赶忙问:“咋了?”  数学老师说:“我正在上课,嗵的一声把门撞开,没有喊报告,就大声嚷嚷‘张耀东把宿舍钥匙给我,我回趟宿舍。’我教学这么多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没有糟糕顽劣的学生,没纪律,没教养。”  我赶忙给数学老
语文素养的培养,说起来给人一种很抽象的概念,经过这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个人认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即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
激励是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之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激励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激励模式。本文试图就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探究几种教育激励模式。  一、教育的目标激励模式  目标激励是指教育者设计具体目标,从而调动受教育者
从职业院校在“电子技术”类课程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如何理论结合实际、熟练掌握常用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掌握高难度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考问
每一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不论学生的基础怎样,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如不及时引导,一些学生就会丧失学习信心,认为“一次赶不上趟,以后就次次都不行。”据此就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今后也就考不上大学,存在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对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获益匪浅。  一、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对学生来说,最可怕的痛苦是自卑感。一般来说成绩差的学生,他
摘要:近年来,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改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笔者根据走过的教学之路,不断地反省和提高。教育是为幸福的人生做准备。  关键词:教育;幸福;人生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教育教学之路上二十多年的岁月匆匆而过,其间有过汗水与泪水的交织,有过感性与理性的碰撞,有过成功与失败的纠结……这一路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变成了一面面镜子,它让我不断地审视自我
人们常说:“智者不行是次品,体育不行是废品,美育不行是残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几句浅显易懂的话语运用比喻的手法道出了德、智、体、美之间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