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奠定基础。
  计算机信息课在课程安排中明显属于“副科”,经常要为主课让路,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经验。
  一、 保证学生充分的上机时间
  操作能力从哪里提高?当然要从上机练习上提高。教育部2000年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要在绝大多数时间让学生到“机房”去上“上机课”,而不是在教室里面“上理论课”。因此,我们要尽量为学生安排比较充分的上机练习时间,让他们在练习中动手、动脑。你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都上机操作了,理论知识是不是就不用讲了?”不是的,初学阶段就是要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而且主要的是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和应用。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对计算机的熟练应用,也能对基础理论知识起到巩固和加深的作用。
  二、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计算机理论基础相对比较枯燥,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也比较少,他们对计算机有一种畏惧心理,教师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才能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在教室中用多媒体或者干脆就是书本加黑板讲解“纯理论”的内容,然后隔个三五天的再带学生到机房去做练习,这样理论和实践是分两步走的。我改变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从普通教室搬到多媒体网络教室,将学理论与上机由原来的“异步”变成现在的“同步”进行。这样学生就会直接在计算机旁边感受形象、逼真的讲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样,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地反馈给教师,教师能马上给学生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问题堆积,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
  (二)分解授课和练习。
  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候,尽量将要讲的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小段,这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软件一面讲解,一面操作演示并播放给学生终端(即学生机),学生则一边听或看,一边对照教材做好笔记。这样,在讲解完一段之后,教师就可以解除控制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直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有什么问题及时提出和解决。当然在让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最好能设置一些灵活的恰当的问题和障碍,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不是简单的照猫画虎。
  (三)恰当地制作和利用课件。
  教师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课前制作合适的课件,或在普通教室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演示、播放和讲解,或在多媒体教室利用控制软件播放、讲解,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巩固。这样做的结果,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映来看,效果自然比单纯地在普通教室讲要好很多。而且,教师的教学过程也轻松、简单得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在上机前为学生布置作业,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在课前明确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内容,否则就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不可信也” 。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就要布置和安排上机的内容,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做预习的习惯,明确课上要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农村学生在此之前基本上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为“零”,面对新生事物,心中总有那么一份胆怯,一份好奇,教师要善于减少学生的胆怯心理,而鼓励他们带着好奇心摸索一些新鲜的事物,帮助其建立学习的信心。但是,对于学生的违反常规行为,如在机房打游戏等,该制止的还是要果断制止,绝不能心慈手软。
  只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督促练习,在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我们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我们要重视上机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勤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对学生多一些引导、鼓励、赞许和微笑,少一分漠然、责备和鄙视。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努力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民主氛围,与学生共同面对知识、学习知识,帮助他们切实提高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宽领域、综合性、工具性、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新课程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既符合学科的性质、规律和特点,又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面对语文新教材,面对探究教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做好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到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真正转变,重新整合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适应新教材,才能在对新教材的实施中得出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效。  一、进行自主探究实验教
摘 要:情景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能够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比较真实的生活情景,既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在情景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内化,并能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景教学 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
摘 要: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认知、操作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能在浓厚的兴趣中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学习能主动地运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初步的交流与沟通。本文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求,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知处于低级阶段、有效注意时间短等因素导致小学生很难在一堂课中集中注意力。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新颖
初中时代是学生心理、生理发生转变的时期。他们正处在变声期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让他们在唱歌的同时,再增加音乐欣赏的培养,以保护学生的嗓子。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美感、陶冶情操、增强艺术感觉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芽状态,其思想和体质都在蓬勃发展,他们渴望接触新事物,对美好的东西都有着强烈的向往,因此音乐鉴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充满着好奇
【摘 要】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中外名家也都十分重视情感教育。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重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尊重学生 教学情景 感受成功    情感教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行为和暗示等手段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亲近,尊敬和爱戴以及憎恨的感情体验。所以,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技术(包括各种应用软件、多媒体、网络等)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平台上,教学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入,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已经建立了
摘 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就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远程教育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也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更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空气,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当然,与此同时,农村基础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一个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交往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协调人际关系,增进感情;在工作中,出众的口才可以加快成功的速度,提高成功的机率。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第9条也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观念的实施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尤为重要。教师不应极力往学生的脑子里硬塞既定知识,而应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积极快乐地主动参与学习,以此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尝试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情境感染,点燃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指导自学,为学生激情自燃创造条件。  关键词:兴趣火种 质疑引捻 情境促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