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ling1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古诗诵读的三大任务是识字(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花些时间把字读准,这是读好古诗的关键)、朗读(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背诵(强调积累语言)。学好古诗有三重境界: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而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是:学生在理解诗意时,浮于表面,与其说是理解诗意,不如说是在背诵诗意。学生汇报时,对诗的理解都是一种口气,一个模式,缺乏新意,缺乏自己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解析词句、理解诗意、感受诗情。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从语言文字入手,理清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教学思路。但是,这种常规的教学方式往往会破坏古诗的意境,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想象诗的画面,领会美的意境,也难以与横空隔世的古代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古诗教学要让学生与古代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古诗课堂教学的有效与高效。古诗教学必须抛弃烦琐的分析理解,探索富有“诗情画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中理解诗意,在美的语言中展开想象,体会情感,最后在美的音乐中进入诗的意境中去。
  下面以四年级《峨眉山月歌》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片段一:
  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峨眉山、清溪、平羌江、三峡、渝州的路线示意图,指着图说:这首诗是诗人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从清溪驿顺流而下,准备到渝州的旅途中所写的。此时他的船正好途经峨眉山,他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读古诗的第一句,把诗人看到的景色用水彩笔画下来。
  接着教师指名看图交流。
  生:诗人此时看到天空中有半轮明月。
  师:什么样的月亮是半轮月亮?
  生:我画的是弯弯的月亮。
  生:我觉得诗人还看到了一座山,那是峨眉山。
  师:大家画的是静止的画面,想一想,此时诗人坐在小船上,他看到的峨眉山和月亮是怎样的呀?
  生:因为小船在动,弯弯的月亮也跟着动,肯定一会儿被山遮住,一会儿又跑出来。
  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
  生:诗人还看到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的河水中。
  ……
  (指定学生充实画面)
  师:谁能看着图连起来说一说诗人看到了什么?(生说略。)
  反思:这一片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绘画,会诗意。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诗中藏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因此,让学生领会诗意时,不能仅仅停留在逐字逐句的讲解上,更要让学生通过绘画来表现浮现在自己脑海中的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小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以及古诗理解的难易程度,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根据具体学情采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边欣赏,边创作。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不仅领会了诗意,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且为带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做好了铺垫。如以上片断,老师并没有枯燥的讲解,而是让学生把诗人看到的景色先画一画,再说一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意,而且在脑海中浮现出青山吐月、月映清江的优美画面。
  片段二:
  师:同学们,如果此时你也在客游他乡的旅途中,秋天的夜晚,你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只看到天空中挂着孤零零的半轮明月,你心里会怎么样呢?
  生:我会觉得很孤独,很难受。
  生:我会想念关心我的爸爸妈妈。
  生:我会想念我的好朋友。
  生:我会回忆起与家人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师:是呀,诗人也是如此,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从第二句中的“思”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回答。(略)
  反思:这一片段主要是启发想象,悟诗情。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所谓情景交融,就是指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汇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如何让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学古诗的难点,也是关键。如果空洞地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学生只会无病呻吟,肯定会夸张地说:“我好思念朋友啊,我好思念故乡啊!”只会引起全班的哄堂大笑。为了让学生真正进入诗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在让学生欣赏直观画面的同时,老师还要借用贴切优美的语言,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因及果,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置身于诗歌的意境之中,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传神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在《峨眉山月歌》一课的教学中,通过以上两个步骤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朋友的情感。此时,教师如不失时机地播放了一段凄婉的古筝音乐,让学生进行有感情地配乐朗读,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不知不觉地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寅北小学)
其他文献
复习课是针对性相当强的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既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重点,复习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复习课,不是把所学知识机械的重复,而是将知识加以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促进知识的前后联系,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提高。  配备典型例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最
一、试题总体评价  1.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012年苏州市英语学科中考考试形式和去年相同,包括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和笔试,满分为13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测试先期进行,满分30分。笔试采用闭卷形式,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内容涵盖牛津初中英语(7A-9B)的知识,全卷的题型、题数、分值计分详见下表:    2.试题的基本特点  2012年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体现了“在稳定中求发展,
音乐与体育虽然形式不同,但都具有节奏感强的特点,都是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康复人的身心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音乐和体育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生活的调剂,当你在倾听音乐或做运动或二者同时进行时,身心会非常愉悦,这就是音乐与体育的共同点。而有些体育活动更是离不开音乐,因此,把音乐教育引入体育课堂,把枯燥的体育通过音乐的滋润,让学生在上体育课的同时,再领会音乐与体育的双壁合辉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艺
<正>对企业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早已在企业界形成共识,走向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有企业无不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并取得了斐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