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美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gu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造能力。语文美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为指导,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强调语文美育,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情趣盎然的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美,品味美,体验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美育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因此,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结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文化都来源于社会实践,不仅揭示了真理,还传递着美的信息。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及价值,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优秀作品,传递着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和美。有起源于自然的汉字美,如“月”字,会使人联想到蓝蓝的夜空中或像镰刀或像玉盘的月亮,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想之美;有诗句名篇美,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使人感受到雄伟气势之美;还有桂林山水的清、静、奇的美;《荷塘月色》幽静的意境美等等,这些美的教学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的极好材料。又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内容美、形式美、音色美、情感美、节奏美,教师的形象美,课堂设计的结构美,板书设计的情感美、简洁美、对称美、照应美、和谐美、流动美、主体美、布局美、整体美、整齐美、含蓄美、哲理美、奇异美、造型美、线条美、文学美、色彩美等都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和感染。再如,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是民族的根系,凝聚了民族的全部智慧和精神财富,在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教材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净化,受到思想的感染,受到智慧的启迪,受到情感的震撼,从而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形成美的思想。由上可知,语言文字美和优秀文化美以及老师的各种美的教学艺术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包括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想,趣味,能力等),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上课时表现出来的谐趣,志趣和情趣,能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巧妙性、和谐性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形式美;精心设计的技巧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得到收获,能感受取得成就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能使学生产生感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产生对真、善、美的喜爱和对假、恶、丑的厌弃,从而对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学中的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内心受到濡染;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等,能使学生心里佩服,自觉不自觉接受教师的思想观念,模仿教师的风度,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从而更加喜欢语文。综上所述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一切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此,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如下探讨: 
“出口—生产率悖论”问题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热点和前沿.文章尝试从贸易动因视角系统化梳理悖论解释理论.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有:内在后天比较优势(高技术水平)、内在天
肾癌是临床常见肿瘤,约占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目前手术切除是肾癌治疗的首选方案~([1])。但肾脏部分切除术由于需要阻断肾脏血流,因此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在此背景下,本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语文 现代文 阅读 教学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初中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1、是
摘要:作文教学必需有一样东西,它要能够提纲挈领,要能够把这些"千头万绪"串起来,要让一线的语文教师们有所因循,要让作文方法的指导“循序”而进!  关键词:言之有物 言之有味 言之有序  各类报纸杂志对作文方法的指导介绍,可谓是不胜枚举。从文体;形式、布局谋篇结构层次、顺序安排、开头结尾的呼应、拟题技巧等可谓无孔不入,各类指导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此情景不仅愁啥一线的语文教师们,学生们也是无从着手。因
背景:追求良好的工作绩效是医院的重要目标,护士的绩效管理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Kanter结构授能理论旨在倡导管理者为护士创造授能性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护士的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是一门德育教育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简单谈一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
【摘要】课改的春风,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个人素质的差异,解读新“课标”的能力不同,致使钻研出来的各种语文课堂的呈现也是令人眩目,亦令人忧从心来。笔者从“催泪煽情”“ 闹剧表演” “滥用多媒体” “游离文本”四个方面浅谈了自己的看法,从而呼唤在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要流于形式,要回归本色教学。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不能 流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操作已经成为了人类必备的技能。而计算机的教育就是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的技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激发兴趣  一、学生缺乏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的表现  1.理论与实际操作相分离,教师教學几乎都是先讲解理论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机房来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学生上机时大多在玩游戏或看其他的东西
摘要:作为一个班主任,如果在平凡的工作中,能在学生身上倾注满腔慈母般的爱心、无微不至的细心、平等交往的诚心,倾听沟通的耐心和给自己工作的信心,就可以用我们的光照亮教室的每个角落,用我们的热温暖每一颗幼小的心灵,用我们的情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理想的火焰。下面是本人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感悟、不妥之处,恳请赐教。  关键词:班级管理 自身发展 平等对待  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