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石潭记》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确定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xia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从古代山水游记的文本特点和课标关于文言阅读的要求及教材编排出发,论述语文教学应基于文本特点和课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文本特点;课标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3-083-1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的《永州八记》一改魏晋以来游记文学重客观描绘,轻主观感情的倾向,将自身境遇和情感融入自然风景的描绘之中,为山水游记散文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作出了成功的范例。《小石潭记》是其代表作之一,柳宗元对水声、潭形、水质、游鱼、溪身、岸势等描绘,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怨愤、抑郁之感,笔者认为把握小石潭“景”的特点和作者“情”的变化、归宿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中心目标。
  本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从两个维度加以考虑的:首先是从文本特点的角度出发,把握古代游记散文的共性;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单元学习目标,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将以上两方面综合后,联系学情实际确定本文教学的重点内容。
  一、基于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文本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山水游记,游为踪,景为象,感为魂;内容的复杂决定了表达的复杂,作者往往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达情感或发表议论,借景抒情和借事说理是常用的两种写法。《小石潭记》一文以游览小石潭的行踪为明线,以作者内心由“乐”而“忧”的变化为暗线,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表达了作者被贬的凄苦、愤懑、抑郁之情。作为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借景抒情的典范篇章,准确、深入地把握小石潭景物的特点和与之相应的作者感情的隐晦变化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我们要重点关注文本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文中极力描写小石潭水声之清脆、潭形之小巧、水质之清澈、游鱼之可爱及岸势之曲折,这些使作者的乐情来得自然,当作者短暂的快乐被深深的忧愁所取代时,我们便能体会到作者以乐衬愁的深沉感;二是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氛围,让我们隐约体悟到作者不为人知、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抓住以上两点便不难理解作品主题,便容易走进文本和作者内心了!
  《小石潭记》的教学,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对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有比较直观地认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曾提出语文课程中文本有“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等四种功能类型,笔者认为本文教学应综合“定篇”与“例文”功能,既学透经典,又能推而广之。“例文”教学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山水游记散文,从个别篇章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规律性的东西,由“篇”上升到“类”,由“个别性”上升到“普遍性”,对其今后语文学习中解决类似问题有重要启发意义。
  二、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单元学习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七至九年级文言阅读有这样的表述: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如何理解呢?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常见句式等积累是文言教学基本的和共有的目标;“感悟、运用、欣赏”是文言学习的较高层次要求,它们建立在准确解读文本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而准确解读文本是有“法”可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去繁就简,剥离出文本中最核心的学习要素,注意规律性的归纳。就《小石潭记》而言,理解文本的要害在于把握景与情的内在关联,进而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脉络,抓住了这个牛鼻子,便有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小石潭记》是人教版(2002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首篇文章,单元说明中指出:①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学习内容的共性)②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学习方法)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主要目标)不难看出,编者将“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作为一个核心学习目标加以明确,作为教师必须要围绕这一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同处本单元的篇目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几篇文章体裁都是游记散文,作者都有被贬谪的经历,又都寄托了或郁闷、或达观、或超然的人生态度。在把握全文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着力体会作者透过景物描写表露的情愫就应作为单元学习重点内容之一,并注意比较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处。
  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编者提示的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师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教师不宜轻易另起炉灶。
  三、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一些思考
  1.文本的特点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出发点之一,同类文本的共性归纳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2.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说明是教学内容确定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课标和教材说明确定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且在考试评价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语文教师要综合考虑文本特点、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学情实际等因素审慎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课堂一定要有相对合宜的教学内容。诚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树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07).
  [3]周健.中国古代散文主要类别的界定及其文体特征.语文学刊,2010(24).
  [4]范培松.《小石潭记》鉴赏.摘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教学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高中地理教学,促使其在教学方法及理念上不断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所增加,能够最大限度改善以往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中具体分析了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然后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摘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浅显易懂,篇幅短小、生动活泼的儿歌,能有效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培养课堂常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  关键词:儿歌;低年级;课堂常规;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32-1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充满了数字、计算、公式和图形等
摘 要:近些年,中等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中职学校的录取资格越来越低,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偏低,尤其是英语学科,很多学生连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都没掌握。而中职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实践型人才,尤其是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官方语言,各行业对英语都有基本的要求。所以为了使中职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英语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本文针对中职生英语基础薄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对构建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拙略,希望
摘要:在班级中,“后进生”往往需要教师更多的关爱。当“后进生”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我们要坚定信念,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采用换位思考、“心灵感应”,对后进生多一份理解、一份同情;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宽容地面对他们每一次“问题行为”的反复,用真心感化他们;抓要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无限放大,让他们看到希望,获得动力;要妥善地解决突发事件,让每一次事件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摘 要:学校成立于2003年,为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的培育目标,学校认真研究课程设计理念,以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课程设计三要素——“学习者的特征、社会目标与价值、知识和学科内容”为理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特色校本课程,科学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促
摘 要:在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将几乎人手一机的手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将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更多的便利,能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丰富的途径和资源,从而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延伸。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巧用APP入手,阐述了智能手机APP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及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智能手机APP;课堂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 要:高效阅读教学法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入手,以量化和规律化训练为主要手段,达到了迅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目的,深受广大中小学师生的欢迎。然而在高中阶段,很多老师认为,高中课时紧、任务重、压力大,在有限的课时中腾出时间来进行高效阅读训练不太现实。因此,如何做好高效阅读训练与高中语文常态教学的融合工作,把高效阅读的方法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成了一件值得思
摘 要: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小组讨论式的研究学习,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但当小组中的一个学生说的时候,其他的学生有认真听吗?我想有时,学生间的交流更多达到了表述的目的而缺乏倾听的过程,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的研究就是结合学生这种低效的学习,力争探索出一条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课效率的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各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组合方式,从而使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处于良好、有效、有体系的运行状态,才能最终实现中小学阅读教学协调的、连续的发展,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稳定、可持续的提高。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一致认为,教学活动必须让学生成为主动者,但这并不是极端的就将教师地位变成从属的地位,如果那样,只会让学生放任自流,因此,我校推广“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检测”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双方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主体性教育。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课模式;具体做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