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琴课》中谈“女权主义电影理论”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8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女性电影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钢琴课》一部以女性觉醒为主题的电影,通过钢琴作为载体,用优美的音符为男女主角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影片对女主情感的的描写极为细致饱满,对其内心的刻画委婉含蓄,使影片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极致。
  关键词:女权主义;钢琴课;觉醒
  一、“女权主义电影理论”的产生
  在现代社会里,电影已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虽然电影艺术诞生还不足一个世纪。但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每10年,就会有一个种变化,思想艺术上也会风格多元化,出现许多特点,进一步的深化的同时,使之与绘画艺术、音乐艺术、文学艺术、戏剧艺术等联系越来越密切。电影各个工作部门也会随之变得更加专业,每个部门在电影生产过程中联系影响也变得更加密切。由于创作思想,创作理念的不同,对现实中所产生的现象理解也会出现不同。所以我们也一直再强点艺术来源与生活,但也脱离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理论。我们从电影的艺术现象和社会美学问题中去观察电影进程,这样可以发现所创作的影片富有更多的分析研究的价值。
  电影文艺理论领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了更深层次的发现电影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内涵,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从而产生了很多种电影理论,其中,从性别角度对电影进行研究的是女权主义电影理论 。
  “女权主义”的产生是在60年代西方妇女解放运动后,女权主义的目标是主要是以改变性别等级划分的社会关系为最终目的,女权主义属于一场社会运动,而这场运动也对电影理论以及电影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女权主义电影理论”也随之产生。
  二、《钢琴课》影片介绍
  很多人都没有看过甚至听过《钢琴课》,但是你一定听过《霸王别姬》,在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上因为评委争执不下,《钢琴课》和《霸王别姬》同获金棕榈最佳影片。至今为止简·坎皮恩是戛纳电影节上唯一获得金棕榈奖的女性导演。《钢琴课》几乎包揽了当年国际上的所有电影大奖。
  《钢琴课》的故事很简单,它主要讲述哑女艾达在丈夫早逝后,带着女儿改嫁给斯图尔特。当他们到达新西兰的海滩时,丈夫想把她的钢琴扔在海滩。爱达在海滩边疯狂地弹奏着钢琴,宣泄着内心的不满与苦闷。邻居布莱恩听出了爱达内心的苦闷,于是用土地和斯图尔特交换了钢琴,并请艾达教他弹钢琴,在琴声中两人产生爱情,最终艾达反抗丈夫,和布莱恩一块离开丈夫,并将钢琴抛入海中。
  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影片中的艾达通过沉默来反抗这个现世的社会,钢琴是情感的宣泄,有一天,她遇到可以听懂她的人,扔掉钢琴,因为她的寄托不在的钢琴而是实实在在的人。
  导演简.坎皮恩对影片的整体的把控都很好,以女性的视角,细腻地刻划出艾达与众不同以及拒绝或不能顺从的原因,并将艾达内心的坚韧展现出来。
  影片的开头用手捂着脸的特写镜头和“不是我(艾达)声音”的画外音,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拒绝观看和拒绝说话,体现了在男权中心文化压制下女性所采用的“话语手段”,即不再说话。
  艾达之哑并非天生,而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家庭背景所造成的。因此选择一个哑女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艾达的不说话是一种象征性的隐喻,这是对男权话语的抗争。沉默也是一种声音,总会有人能听懂。这种声音是不同于在传统意义下男权压迫的女性沉默,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反抗。
  艾达不说话,其实就是象征着女性的思想受男性的压迫所消失殆尽,所以选择沉默。但艾达与之不同的是,虽然她不说话,她的沉默是被迫的,但是艾达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通过写文章,弹钢琴来表达自己以显示了对男权社会的愤慨和反抗。
  一个柔弱的女人,看上去苍白无力,却有着火一样的激情,像树一样坚韧,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炽热的灵魂。她用沉默的力量来反击,用自己的坚韧来获取生存的自由。
  影片中的画外音一直是女儿弗洛拉(12岁的奥斯卡最佳女配)的声音,因为母亲不能说话,女儿便成为了母亲的代言人,代替着母亲和外界的交流,她继承了母亲的强烈个性,身带着教徒般的偏执和军师似的主见,同时也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影片最后,艾达被绳子拖下海,不知道这里蕴含着几分是被动几分是主动,刚被海水淹没时它没有任何反抗,她想要沉入海底的不仅她情感寄托——钢琴,她想要沉入海底的还有她惨痛的回忆与自身的障碍。
  钢琴是她不幸回忆的载体,她要解脱,所以选择与回忆一同毁灭。生死关头她选择求生,正如她自己所说:“My will has chosen life.”说明她已经与过去的躯壳脱离了,过去的不幸已经死了,她得到了重生。 影片的最后说道,那沉睡在海底的记忆,说明她想要的所谓的自杀已经成功了,她获得了重生。艾达从沉默中走了出来,选择勇敢去开始新的生活,面对新的爱情,在阳光灿烂的小洋房里,艾达是开心,是幸福的。
  艾达最终放弃了一直与世界接触的钢琴,大家都觉得是因为爱情改变了她,但我却认为因为她的不平凡造就了不一样自己。
  三、结语
  虽然钢琴看似是这部影片的主题,但其实并不是导演想通过影片表达的重点。对于她来说,可能愛情和钢琴她一直就没有同时拥有过,选择了爱情必定会冷落钢琴,而选择钢琴必定也会冷落爱情。以至于到最后,虽然她还是很爱弹钢琴,但并不是最初那个痴迷的状态了.她拥有了爱情,也终于可以将钢琴放下,当在吻她的爱人时笑了,她可以好好的享受属于她的这段爱情所带来的幸福,而不是背有背叛的罪名,不管是对于他的前夫还是她的钢琴来说。
  《钢琴课》一部以女性觉醒为主题的电影,通过钢琴作为载体,用优美的音符为男女主角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影片对女主情感的的描写极为细致饱满,对其内心的刻画委婉含蓄,使影片的艺术效果达到了极致。
  参考文献:
  【1】【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
  【2】游飞 蔡卫. 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前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敦琳一,女,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导演。
其他文献
摘 要:从设计艺术的视角切入,着重研究能够高度体现青城山道教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导视系统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导视系统的外观设计與道教文化元素的融合体现着导视系统的美观度、时代感、可识别 性、地域特征、与使用路线或青城山环境的融合程度等,是景区中流动的风景,让“有 形”的符号传递出“无形”的地域特色。我们现阶段同样的对它进行符号的转化进行“再设计”,将形体、图案、文字这些符号直接 复制平移运用,这时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灿烂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一宗巨型的财富,从而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整个文化普查的第一个专项。本文就杨家埠木板年画展开对其源头、制作工艺及表现手法的简述。  关键词:年画;流程;手法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立的画种,主要张贴在新年之际,除了包括用于年节习俗的年画外,还包括所有的世俗民风的年画,比如:喜画、福寿屏、祖师纸
期刊
摘 要:叶赛宁藉由民间文学的灵感,由拟人和拟物的交替譬喻、通感、象征的瞬间捕捉以及和谐的音韵组成独特的艺术感觉网络,力图用具体的现象与事物来描述表达感情,这些通俗易懂的乡村与大自然意象新颖、绚丽、多变而富于暗示的意象被称为“叶赛宁意象体系”,对色彩的纯熟使用,也使叶的抒情诗诗不同于其他诗人,更具灵动纯洁、忧郁明净之感。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意象;色彩  叶赛宁的诗歌是连接民间诗歌、古典诗歌和现代
期刊
摘 要:泰戈尔和许地山分别是印度和中国同时代的偏向温情的作家,他们笔下的人物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但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泰戈尔承继古印度吠陀哲学中的思想认为世界因爱而生,思想中呈现出泛爱主义思想,作品在主色调的呈现上也偏向明媚光亮。许地山更多地从宗教中获得慰藉,思想中呈现出宗教救赎的思想,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色彩。本文从泰戈尔和许地山的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去深入分析出造成二
期刊
我想  春天是明亮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夏天是热情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秋天是金黄的  因为我与你  但  我想,这个冬天应该依旧是刺骨的  因为你决然随四季漂泊  青春  管文颖(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春风吹过海面平静的波浪  伫立在落叶缤纷的梧桐树下  人事珍藏  一卷牛皮书青春是  还未待细细浏览  只剩灰烬点点星光  黑夜  唐敏(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黑夜被灯  烫了一个
期刊
摘 要: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是二十世纪末出生的并且在当下国际具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当中,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其艺术作品中都反映了一些精神。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两位艺术家作品当中的“自我”精神。  关键词:基弗;葛姆雷;自我精神  一、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  1安塞姆·基弗的艺术  1970-1979年,主要是以森林、阁楼、土地为题材表现出跟德国战争有关的场景。1980
期刊
荒漠,高原,密密的橄榄丛林,长长的山路蜿蜒,这是当代伊朗电影中时常采用的生存背景。一个孩子还“之”型的山坡上拼命地奔跑(《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姑娘在深情的凝望中抚起了面纱,渐行渐远(《巴伦》);地震中全家唯一幸存的老人感叹:“如果经过重生,人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生活在继续》)。生活的意义,在当代伊朗导演反复的探寻中,是永远无法停滞在一种轻松自足的纯粹状态里的,它需要不断改变的冲力,需要在憧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戈拉》是一部关注印度转型与复兴的知识分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泰戈尔通过主人公的“爱”这一线索引出对种姓制度、不可接触制度和妇女歧视问题,提出如何用宗教思想与爱解决印度转型时期的种种问题,认识真实的印度,实现印度的复兴。  关键词:《戈拉》;爱的宗教;印度复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长篇小说《戈拉》是20世纪上半叶描写印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和谐之美,《眼中沙》作为泰戈尔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之一,也具备这一特色。本文试从故事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和谐之美,并力图从印度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这种和谐之美的根源。  关键词:泰戈尔;眼中沙;和谐;印度传统文化  泰戈尔一生一共创作了13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一部未完成稿,其中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4部。其长篇小说创作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三个时期:1878
期刊
摘 要:舒伯特的人生带着心酸、苦闷与渴望,创作给他提供了一个宣泄与满足。文章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着眼点,关注作品如何在创作中获得的安慰。  关键词:《冬之旅》;创作;安慰  与贝多芬相同的是,当时,舒伯特也生活在反对复辟的中心——维也纳。但,年轻的舒伯特未曾像贝多芬那样经历过革命年代的洗礼。当1794—1797年的“雅各宾事件”使奥地利所有进步力量倍受摧残时,他才刚刚出世,当反对拿破仑的爱国主义战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