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ha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
  春天是明亮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夏天是热情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秋天是金黄的
  因为我与你
  但
  我想,这个冬天应该依旧是刺骨的
  因为你决然随四季漂泊
  青春
  管文颖(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春风吹过海面平静的波浪
  伫立在落叶缤纷的梧桐树下
  人事珍藏
  一卷牛皮书青春是
  还未待细细浏览
  只剩灰烬点点星光
  黑夜
  唐敏(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黑夜被灯
  烫了一个洞
  咻
  射出一束光
  以光为剑
  斩杀恶龙
  走近,走进
  孙慧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时光荏苒,
  蹒跚至成;
  柳絮飞扬,
  仍飘飘扬扬,
  越飞越远,
  老人孤孤零零,
  終究有一天,
  他跟我们告别:
  告别长不大的我们,
  告别长大了的我们。
  跌跌撞撞,跌跌撞撞,
  走近父母身旁;
  踉踉跄跄,踉跟跄跄,
  走进父母心膛。
  作者简介:
  焦剑荣(1996-),女,土家族,籍贯:重庆石柱,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
  管文颖(1997-),女,汉族,籍贯:江苏盐城,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
  唐敏(1995-),女,汉族,籍贯:重庆云阳,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
  孙慧(1997-),女,汉族,籍贯:山东邹城,单位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类迎来了数字时代,而在设计行业也随之诞生了UI设计。UI设计是建立在电子显示设备上发展的设计。User Interface,顾名思义其主要的对象为人,所以一切的设计都随着人类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民大众而言,简洁直接的表达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简洁直接才能适应这个“快餐”时代,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UI设计走上了简化之路,从开始的拟
期刊
摘 要:从表演形式角度出发,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都属于舞台剧的表演形式,其人物塑造上也有着相通之处。本文就话剧表演和小品表演在人物塑造时的同质性进行探讨,从现实生活、表演节奏、演员与角色之间的关系等三个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为话剧表演与小品表演更好的塑造人物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话剧表演;小品表演;人物塑造;同质性  引言:伴随国民经济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人们产生了
期刊
摘 要:《桃花源记》在我国的历史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相较于《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学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其在国外的翻译版本或相关研究少之又少,这将严重阻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通过查阅文献与研究发现,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国外的相关学者未对《桃花源记》有充足的了解与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翻译难度非常人所能驾驭。故此,本文将以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分析《桃花源记》的国外译
期刊
摘 要:文字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文明史。文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并有力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对文字设计的研究也将是我们设计师所应该关注和重视的。在海报设计上也不例外。鉴于文字设计在海报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所以在本论文中,在大致了解海报与文字的美学特征的演变以及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海报的文字设计的“形”美和“
期刊
除了星空,  这个世界最可爱的就是孩子了。  春风花蕾,  朝陽雨水,  看那裂开成豆芽瓣状的幼苗,  是孩子绽放的嘴角。  鸟语虫鸣,  蛙叫猿啼,  听那叮叮咚咚跳入山涧的泉流,  是孩子响亮的笑声。  说话不必曲折,  抬头看见微笑,  低头落下泪珠,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单纯不加思索,  就是他们。
期刊
摘 要:黄碧云的《其后》以其病态阴郁的笔调、恍惚无望的自白,来表现出一种世界无秩序,人生无意义的悲剧色彩。本文以其悲剧中的情感悲剧为主,通过分析主人公作为社会人其社会关系的冷漠、其救赎方式的暴虐这两方面来反映作品中具有情感悲剧的黑色世界。  关键词:黄碧云;《其后》;情感悲剧  一、情感悲剧的表现形式  一个悲剧的呈现,必然会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后》通过几段与主人公平岗的关系来展现悲剧。她写亲
期刊
摘 要:从设计艺术的视角切入,着重研究能够高度体现青城山道教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导视系统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导视系统的外观设计與道教文化元素的融合体现着导视系统的美观度、时代感、可识别 性、地域特征、与使用路线或青城山环境的融合程度等,是景区中流动的风景,让“有 形”的符号传递出“无形”的地域特色。我们现阶段同样的对它进行符号的转化进行“再设计”,将形体、图案、文字这些符号直接 复制平移运用,这时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灿烂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一宗巨型的财富,从而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整个文化普查的第一个专项。本文就杨家埠木板年画展开对其源头、制作工艺及表现手法的简述。  关键词:年画;流程;手法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立的画种,主要张贴在新年之际,除了包括用于年节习俗的年画外,还包括所有的世俗民风的年画,比如:喜画、福寿屏、祖师纸
期刊
摘 要:叶赛宁藉由民间文学的灵感,由拟人和拟物的交替譬喻、通感、象征的瞬间捕捉以及和谐的音韵组成独特的艺术感觉网络,力图用具体的现象与事物来描述表达感情,这些通俗易懂的乡村与大自然意象新颖、绚丽、多变而富于暗示的意象被称为“叶赛宁意象体系”,对色彩的纯熟使用,也使叶的抒情诗诗不同于其他诗人,更具灵动纯洁、忧郁明净之感。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意象;色彩  叶赛宁的诗歌是连接民间诗歌、古典诗歌和现代
期刊
摘 要:泰戈尔和许地山分别是印度和中国同时代的偏向温情的作家,他们笔下的人物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但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泰戈尔承继古印度吠陀哲学中的思想认为世界因爱而生,思想中呈现出泛爱主义思想,作品在主色调的呈现上也偏向明媚光亮。许地山更多地从宗教中获得慰藉,思想中呈现出宗教救赎的思想,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色彩。本文从泰戈尔和许地山的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去深入分析出造成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