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想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学习中对众多学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生活中一个学生养成的语文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该学生的个人修养。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此,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解决措施;思维能力;语文素养
  一、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素养发展的重要阶段,二者需要做到同时培养和共同提高,初中语文学科因其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想素养的提高,对深层次的教学内容也是浅尝辄止,特别是在对名人事迹和思想的讲解中,缺乏科学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导致初中学生思想素养发展受限。语文学科具有非常典型的气质特点,文字优美,情感丰富,思想开阔,能有效引导学生思想素养的科学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语文书本内容的深层次解读,引导学生不断升华思想素养,用大思想、大内涵去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发展。
  二、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重要性
  初中生处于一个半成熟发展的时期,是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大概可以从一个学生的现在看到未来。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因此,在这个时期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提升其各方面能力,这些都会极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发展。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想素养培养对策
  (一) 兴趣的培养
  兴趣可以带给人动力,兴趣可以发挥人的价值。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先使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一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语文的动力。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半成熟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毕竟只是片面的、感性的。他们对学科的喜欢与否往往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还要展现自身的个人魅力,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 充分挖掘人文元素和人文情感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以相关的课文为依据,恰当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如讲解《理想》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理想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当然,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加以挖掘,还需要高度重视教材中的人文情感。由于学生的经历、个人品格、生活背景等不同,对教材中文章的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富有人文情感的课文来感化与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应做好相关的备课准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挖掘出更多的人文情感资源,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感受人文魅力与人文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积累、兴趣爱好为依据,适当增加阅读训练,引导学生表达个人的情感。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导入歌曲《父亲》,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父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自己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 科学拓展书本内容,积极深化学生的思想素养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完全是按照考试章程安排教学内容,而且经常对书本内容进行任意删减,并没有进行相应的增补和拓展,或者对有难度的,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讲解分析的教学内容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全面,理解认识也不深入,相应的也影响了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依据知识能力和思想素养并重的教学理念,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机制,积极拓展初中语文书本内容,让学生能更大范畴地接触到更有深度、有价值的知识内容,这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 要让语文学科融入生活,与生活水乳交融
  1.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选取与文中相似的体验,并达到学生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的效果,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对語文学习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感情得以丰富,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 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学生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积累、沉淀和应用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留意观察自己的生活环境,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态度,对问题进行不断地思考,形成正确看待问题的习惯,避免以偏概全,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 组织鉴赏活动,科学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
  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组织诗词鉴赏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度挖掘和领悟到其真实含义,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养。组织诗词鉴赏活动,一方面可以准确把握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优化;另一方面学生能够自由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诗词,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动态,能够投其所好,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介绍和推荐图书。在诗词鉴赏中,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更加准确地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怀,这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值得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内容。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学科中所蕴含的“美”对于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科学引导学生发现“美”、品尝“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能够在语言文字中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这也是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36.
  [2]安秀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4(14):76.
  [3]胡玮玮,李继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作者简介:
  王蓉,山西省临汾市,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关王庙中学。
其他文献
战略构想是为实现军队政工人才培养机制目标所选择的发展方向、所确定的行动路线以及总的资源分配方案的一个总纲。它解决军队政工人才建设长远发展和协调发展所涉及的问题,对正确选择政工人才培养发展方向,优化全局性资源配置起着调控作用。  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政工人才培养机制的设计原则  原则是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是指导人们按照事物活动的规律去进行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方针或准则。基于信息系统的
本文定义了一类更广泛意义下的广义B.S.和广义oup2,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具有简单宽过去马氏性,并求出其转移概率密度。更多还原
本文从教学诊改工作的研究入手,分析教学“诊改”中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探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实践,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助力。
中国水蛇血细胞按形状分为红细胞、嗜异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栓细胞8种。记录了这8种细胞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为生物学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要秉承“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时刻体现地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不仅学会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学习到的地理知识来更好地应用和服务于生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向学生阐述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乐于接受地理、学习地理、应用地理。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教学方法  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
本文探讨以直接氧化法生成的初级化学二氧化锰经过重质化后所制备的化学二氧化锰(CMD)的半导体性质,以及质子在MnO2晶体内部的扩散速率对MnO2电池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品表现出n-型半导
摘 要:新课程初中英语的情境教学,应将学习与学生生活与实际学情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增强活动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情境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对听说读写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情景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求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将所学的语言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创造真实的情景去教学。应激发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环境下,体育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广实施体育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农村高中教育教学中,通过组织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对此,文章通过对制约农村高中体育教学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提升农村高中体育教育时效性的具体措施,为农村高中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继
摘 要:小学的教育是其他所有教学阶段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是学生在整个接受教育的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比起教会学生解题、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在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其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但许多小学的孩子都觉得数学十分抽象、非常难理解,从而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是厌烦的情绪,这十分不利于学习。因此,我们对小学数学的建议提出了“五要”的建议,帮助老师调节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能够学好这一学
摘 要:歡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从心理上渴望得到肯定,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起步;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