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食物的饱腹感指数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得少还能吃得饱”,是所有人在控制体重时面临的一个技术性难题。我们这里说的“吃得少”,指的是摄入食物的总能量少,而不是食物的体积小或者重量少。应该说,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是能够实现在控制饮食总能量的同时,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食物的饱腹感指数,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搭配,安排好饮食,提高饮食的饱腹感。

“吃得少,还不饿”


  饱腹感指数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苏珊娜·霍尔特及其同事,于1996年针对肥胖患者食物选择提出的一个参考指数。英文名称是Satiety Index,简称SI指数。饱腹感指数的设计理念是指在等热量的情况下,摄入不同食物给人们带来的不同饱腹感程度。
  人们在选择食物时,根据不同食物的饱腹感指数,在同类食物中选择饱腹感指数高的食物,就可以做到在摄入同样热量的前提下,达到更高程度的饱腹感。以富含淀粉的食物为例,在提供同样热量的前提下,白面包的饱腹感指数为100,全麦面包的饱腹感指数为122,煮土豆则为248。这就是说,在摄入同样热量的前提下,吃全麦面包比吃白面包更容易获得饱腹感,吃煮土豆比吃全麦面包的饱腹感更强。根据这一原理,为了实现“吃得少,还不饿”这个目的,减肥一族应尽量选择饱腹感指数高的食物。

饱腹感是怎样评价的


  在介绍饱腹感指数的计算公式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试验中评价食物饱腹感的方式。饱腹感指数提出者采用的是主观评分方法,该方法分为七个档次,分别为极饥饿(3分)、饥饿(2分)、半饥饿(1分)、没有特别的感觉(0分)、半满意(1分)、满意(2分)、极满意(3分)。在受试者摄入某种食物后不同的时间节点,根据受试者的主观感受做出评价。
  计算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受试者按照这种评价方法,分别在摄入一份某种待测食物(含有240千卡热量和220毫升水)之前和摄入后第15、30、45、60、75、90、105、120分钟的时间点上,对摄入食物后的饥饱感受进行评价。每隔15分钟,测评一次饥饱感受,这样可以获得摄入待测食物2小时后的饥饱感曲线,然后计算曲线下面积。根据摄入待测食物2小时内测得的饥饱感曲线,以及摄入1份参考食物(白面包)2小时内测得的饥饱感曲线下面积的比值,再乘以100,计算得出某种食物的饱腹感指数。
  研究者以41名身体健康的大学生为受试者,分别对水果、烘焙食物、休闲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早餐谷物等6类食物,进行了饱腹感指数的测试。结果显示,6类食物的饱腹感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同一类食物之间相比较,各种食物的饱腹感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测试的食物中,饱腹感指数最高的是煮土豆,比饱腹感指数最低的羊角包高7倍。大多数食物的饱腹感指数都大于或等于白面包。

哪些因素影响饱腹感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食物饱腹感指数的一些营养因素。结果发现,食物的饱腹感指数与其所含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水的含量呈正相关,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
  也就是说,在相同热量的前提下,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及水的含量越高,食物的饱腹感指数越高;食物中脂肪含量越高,饱腹感指数越低。例如,研究者测试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包括扁豆、奶酪、蛋、煽豆、牛排、鱼等,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奶酪和鱼,其饱腹感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几种食物。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中,如炸薯条、精白意面、糙米、精白米、谷物面包、全麦面包、棕色意面、煮土豆等,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是棕色意面和煮土豆,其饱腹感指数也明显高于其他几种食物。在水果组中,香蕉(117)的饱腹感指数显著低于苹果(197)和橙子(202)。
  当然,很多食物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食物饱腹感的影响是一个综合作用。例如,羊角包与煮土豆相比,其脂肪含量高,膳食纤维含量低,其饱腹感指数显著低于煮土豆 (47vs323)。

饱腹感指数是不是靠谱


  该项研究的作者随后发表了另一篇论文,介绍了受试者在结束2小时的饱腹感实验后,随意摄入食物数量的研究情况。结果显示,摄入食物的饱腹感指数与随后受试者随意摄入的食物能量呈反比。也就是说,受试者测试时摄入食物的饱腹感指数越高,随后的任意餐中,其摄入的食物能量越低。这进一步验证了一点:食物的饱腹感指数能够客观反映受试者的饥饱程度。
  虽然食物的饱腹感指数可以作为选择低热量、高饱腹感食物的客观指标,但目前已经发表的食物飽腹感指数有限。该项研究也仅仅发表了6类38种食物的饱腹感指数。了解和掌握影响食物饱腹感指数的营养因素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食物组合,获得较高的饱腹感。例如,在同等热量的前提下提高膳食中蛋白质、膳食纤维及水分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可有效提高一餐膳食的饱腹感指数。
  影响人们摄食和满足感的因素十分复杂,除了食物本身的营养成分,还有烹饪方式、进餐环境、进餐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摄入食物之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也会起到调控作用。体重的管理受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关系的影响。选择高饱腹感指数食物,是帮助我们控制饮食总能量的一个有效技巧。
其他文献
1 2020年1月20日杨镇二月新春群众文艺汇演。2 2007年7月顺义曾庄大鼓团队参加奥运会前期活动。3在曾庄村委会乡情村史陈列室中展出的顺义曾庄大鼓。4 2019年8月顺义曾庄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吕炳忠录制老八套教学视频。  顺义曾庄大鼓,其鼓形古朴大方,声音浑厚宏亮,套路花样繁多,演奏起来气势磅礴,鼓声可传出十余里,鼓队声势浩大等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一方。在2007年世界青年赛艇锦标测试赛、2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有着巨大的变化,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更是未曾有出现过的局面。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在教育体制和管理中不断地创新和尝试,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初中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语文教育贯穿于我国教育的始终,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更是传承和延续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将以课改为背景,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手段,为初中语文教育
【摘要】教材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一篇经典的教材文章,不仅有其浓浓的语  文味道,还可以让教师从中悟出满满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历经时间的沉淀,不断重读《第一千个球》,我竟也发现了这篇课文的另一种价值——如何去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又以何种态度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这可能是一直纠缠于一线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该“向内活”了。  以前,是“向外活”——追逐名利、地位,编织关系网,因为年轻啊,要“打江山”,要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拓宽生存空间,不得不向外“扩张”。所以,就免不了观别人眼色,做一些违心的事,说许多的违心的话,明知实力不足,也要虚张声势。若非如此,便会被视为清高,就会处处碰钉子、栽跟头,甚至寸步难行。  人到中年,許多事逐渐看淡,慢慢恢复平常心,懂得了人应该活在内心,发现身体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地实践、探索与研究,继续与之同行,与之成长。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会在语文课程中寻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深度;广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是一门
国庆档热映,《夺冠》的票房在10月12日这天突破了7亿元,片方官微第一时间推出庆祝海报:大红底色,郎平女儿白浪饰演的球员郎平高高跃起,正要抡出制胜一击。在国产体育电影的历史票房榜单上,《夺冠》应当已经“夺冠”。  竞争与合作、胜利与挫折、天赋与努力、激情与隐忍、勇气和意志、曲折和跌宕、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体育富含这所有的元素,还有强烈动感、戏剧性及娱乐性,与生俱来的特质,让体育与电影天然契合。早
那是2020年12月的一天,马库斯·拉什福德在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熟悉,令他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曾经执教过他的曼联前主帅弗格森打来电话,对他为贫穷和弱势群体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弗格森和拉什福德聊了大约20分钟,谈论的话题包括足球、人生以及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这对师徒意识到,虽然年龄相差55岁,但他俩身上有很多共同点。  拉什福德在曼彻斯特南部郊区威森肖长大,童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明产物。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有义务、有责任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课堂之中,既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学生在文学方面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进行探究。  【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更为重视。思想品德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它的基础性突出了思想品德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在新的教学理念里,是否把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放在首要位置,将是衡量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关键词】小学;新教学理念;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思想品德教育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小学低段是人生德育的启蒙阶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卡西利亚斯率领西班牙捧起欧洲杯冠军奖杯。孤独的告别  2015年7月12日是卡西利亚斯离开皇马的日子。球迷们还记得他孤身一人在告别仪式现场哽咽的画面,那句“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高呼马德里前进”,至今萦绕在不少球迷的耳畔。相对于不久前哈维告别巴塞罗那时现场的轰轰烈烈,卡西利亚斯离开皇马的方式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感觉到心寒。死忠球迷一度纠结他与俱乐部主席弗洛伦蒂诺之间的矛盾,认为老板没有给这位功勋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