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初探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文明产物。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面有义务、有责任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课堂之中,既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学生在文学方面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方法;语文教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这门学科是几大基础学科之一,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集各类思想、文化于一身。古代的文言文、清末开始的白话文、现代的散文、诗歌等,都有着传统文化的投影。而在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忙碌,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被大家遗忘了。对于这种现象,语文教师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知识,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上语文课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由于高考的竞争压力,高中的学科教学也成了重中之重,教师更是深受影响。所以,很多老师在讲课时都是采用照着课本一板一地的教学,主要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而忽略学生真正应该学到什么。许多有着传统文化底蕴的古诗词,有着优美韵律的诗歌散文都没能让学生学到传统文化,而是通过这种阅读的解析和工具书来得到应试技巧。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课程标准。为了转变这一严峻的形势,将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一行为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传统文化是经由中国历代传递下来的精神文明瑰宝,其内容也是博大精深,涵盖了从思想到文化多个层面的内容,学习传统文化,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有利无害的,不仅能提高高中生的文化底蕴,还可以促使他们全面发展,也能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
  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一)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充分备课,充分了解教材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就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情况下进行。教师要认真仔细地研究教材,将教材中的文章研究透彻,找到每篇文章中的传统文化的点,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比如韩愈的《师说》中就蕴含着古代从师受教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讲解古代学堂的制度、从师的思想等等。
  再如《将进酒·君不见》中的李白曾感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教师在充分研读诗词之后可以以古代的朝代制度、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对诗词中的“陈王”曹植以及他的经历做赏析。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作品,对作者表达的感情有更进一步的领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学习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二)在课前和课后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搜集一些蕴含传统文化的文章、诗歌、散文、诗词等,在上课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朗读讨论时间,培养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作业让学生提取出课文中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平时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传统文化的相关书籍,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文学著作,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认知能力,形成正确的待人接物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学名著,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与课外阅读的结合,实现了学习教学知识与领悟传统文化的双赢。
  (三)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使学生可以从教材中的课文里提取传统文化知识来进行赏析
  比如在进行《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教学时,就要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知道三一八惨案的相关情况,在教师进行讲解文章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在写下这篇文章时的心情,通过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领会当时的时代背景,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
  (四)在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来进行思考
  民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民族的语言,所以汉语的产生与传播方式与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文章的综合布局方面,我们中华民族的文章结构主要以简要的文章结构为主,布局清晰明了。而且文章运用的修辞手法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特别是古代文言文或者古代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用汉语的思维来进行文章的理解与解读,理清思路,结合文章来进行赏析与理解。
  (五)采用有关传统文化的导入方式来授课
  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进行,例如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解《红楼梦》中黛玉葬花这一片段时,可以查找相应的视频片段来在授课之前播放,以此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然后再插入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说话方式,让学生细细体会当时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段文字的,而黛玉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可以体会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
  (六)在教学环节中采用小组讨论和游戏的形式来渗透传统文化到课堂中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本节教学中蕴含着什么传统文化以及从传统文化中领悟了什么思想,并选择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再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小游戏,例如成语接龙,采用这种趣味性较强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并愿意学习下去,进而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传统文化。
  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的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引入内容比例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都是需要学生来学习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分配时,要把握好比例,既要讓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与教学内容,又要让学生领悟传统文化。注意两者之间的比例分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注意有意穿插一些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够对文化起到传播发展的作用,而且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也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渗透传统文化到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实现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2017(1).
  [2]邓宝根.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6(9).
  [3]周恩祥.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教育,2017(3).
  [4]翟玲玲.高中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路径探讨[J].知识文库,2017(1).
  [5]蓝芳丽.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36).
  [6]尚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7).
  作者简介:郑枝英,女,1967年生,福建省古田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科普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往往会成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软肋,本文希望通过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任务群,让学生学会阅读《寂静的春天》这一类科普作品的方法,掌握这种文学与科学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挖掘主题。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活动背景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鼓励跨学科的统整,不固守学科的壁垒,而
【摘要】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新课改中提出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拥有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组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语文水平综合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学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这也使得很多语文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难。教师应该怎样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给学生进行精准的辅导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现状出  发,探讨今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具体提升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不仅是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很大层面上,还需要提高语文学习者的情感体悟与表达能力。如何借助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
1 2020年1月20日杨镇二月新春群众文艺汇演。2 2007年7月顺义曾庄大鼓团队参加奥运会前期活动。3在曾庄村委会乡情村史陈列室中展出的顺义曾庄大鼓。4 2019年8月顺义曾庄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吕炳忠录制老八套教学视频。  顺义曾庄大鼓,其鼓形古朴大方,声音浑厚宏亮,套路花样繁多,演奏起来气势磅礴,鼓声可传出十余里,鼓队声势浩大等风格独树一帜,闻名于一方。在2007年世界青年赛艇锦标测试赛、2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有着巨大的变化,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更是未曾有出现过的局面。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在教育体制和管理中不断地创新和尝试,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初中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语文教育贯穿于我国教育的始终,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语文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更是传承和延续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本文将以课改为背景,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手段,为初中语文教育
【摘要】教材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一篇经典的教材文章,不仅有其浓浓的语  文味道,还可以让教师从中悟出满满的教育智慧。  【关键词】语文教材;教育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历经时间的沉淀,不断重读《第一千个球》,我竟也发现了这篇课文的另一种价值——如何去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又以何种态度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这可能是一直纠缠于一线
人到了一定岁数,就该“向内活”了。  以前,是“向外活”——追逐名利、地位,编织关系网,因为年轻啊,要“打江山”,要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拓宽生存空间,不得不向外“扩张”。所以,就免不了观别人眼色,做一些违心的事,说许多的违心的话,明知实力不足,也要虚张声势。若非如此,便会被视为清高,就会处处碰钉子、栽跟头,甚至寸步难行。  人到中年,許多事逐渐看淡,慢慢恢复平常心,懂得了人应该活在内心,发现身体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地实践、探索与研究,继续与之同行,与之成长。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会在语文课程中寻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关键词】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深度;广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是一门
国庆档热映,《夺冠》的票房在10月12日这天突破了7亿元,片方官微第一时间推出庆祝海报:大红底色,郎平女儿白浪饰演的球员郎平高高跃起,正要抡出制胜一击。在国产体育电影的历史票房榜单上,《夺冠》应当已经“夺冠”。  竞争与合作、胜利与挫折、天赋与努力、激情与隐忍、勇气和意志、曲折和跌宕、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体育富含这所有的元素,还有强烈动感、戏剧性及娱乐性,与生俱来的特质,让体育与电影天然契合。早
那是2020年12月的一天,马库斯·拉什福德在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电话那头的声音非常熟悉,令他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曾经执教过他的曼联前主帅弗格森打来电话,对他为贫穷和弱势群体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弗格森和拉什福德聊了大约20分钟,谈论的话题包括足球、人生以及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这对师徒意识到,虽然年龄相差55岁,但他俩身上有很多共同点。  拉什福德在曼彻斯特南部郊区威森肖长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