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太阳》文本细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筝》:“我们”,童年的快乐标识
  作家贾平凹在文中用了14个“我们”,应该说不是无意的,而是有心的。
  贾平凹的语言总是这样的朴实,有很多的情景描述而极少有浓墨重彩的雕饰,读他的文字感到娓娓道来,亲切、平实、自然。虽然文后編者要让学生了解制作风筝、放飞风筝的过程,但本文显然不是教学生怎么制作、怎么放风筝的技巧。作者意在回忆儿时小伙伴们怎么一起玩风筝的情景,我们走进他的文字,会情不自禁地一起专注,一起欢呼,一起沮丧,一起找寻……风筝是回想美好童年的“证物”,“我们”是快乐童年的真正主角。“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童年有太多可以回忆的内容,捕蝉、抓鱼、捉迷藏……而最让作者有记忆的是放风筝这件事儿,因为这是儿时伙伴们一起参与的欢乐场面,作者的每一次回想,都是在脑海中又一次念起儿时的伙伴们——“我们”。童年的快乐总是这般随性,更是如此任性,“我们”——无可替代。
  “我们”一起做风筝——那就是一次任性的创意。做风筝已然成了“我们”的拿手活儿,“拔几根细苇,再找来几张纸,我们便做起风筝来”,一个“便”字写出了制作风筝的简单,是一个极为娴熟的活儿。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我们”如此快乐。“做一个蝴蝶样的吧”,制作风筝就是一次随心所欲的发挥:做黄鹂样的,可以;做一条蜈蚣样的,可以;做一只大雁,也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呗。心有所想,便有所念,手上便做起来。其实,要做逼真哪那么容易,结果“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按理说是一件伤心、懊丧的事情,会不会重新制作?不会。“我们”的作品,我们珍爱。就给它取个笼统的名字“幸福鸟”,蛮好的,哦,别忘了,写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因为这只幸福鸟承载着“我们”心中的憧憬和美好。这就是作者童年时的最大快乐——做风筝的自由,随性,没有谁怪罪谁,只有相互的协作,一致的美好。
  “我们”一起放风筝——那就是一次全身心的放纵。笔者要提醒大家别小看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我们去放风筝”。作者在刻意交代:这不是一个人的作品,不是一个人独自的活动,更不是一个人独享的快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笔者不禁想问其他的伙伴们呢?应该在一旁也没有闲着,要么帮看着风筝线,不要被什么植物缠住;要么帮看着牵线人的脚下,不要跌跟头,扯断线;要么帮看着托风筝的人,不要光顾着兴奋,摔破风筝……反正没有一个人闲着,这是大伙儿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快乐。“拖—牵—站—放—跑”,一下子成功,多么娴熟的放飞技术,不用怀疑,也无需赘述。只要看到风筝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牵线人飞跑起来,“我们”一起跟着,“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着”,风筝成了我们的导航,喊叫的声音穿过云层,漫山遍野。不是一般的奔跑,而是“拼命”地奔跑,释放出全身的力气,风筝飞得很高很高,以至于村里大人们也羡慕起来:“放得这么高!”这是“我们”何等自豪的事儿,得到村里大人们的赞赏,“我们”更加放肆地奔跑着。“嘣——”的一声响,乐极生悲,剧情一下子急转而下,每个人的情绪都降到了冰点。风筝线断了,风筝极快地飞走了,没有想到,出乎“我们”的意料,没有责怪,追着风筝走,但风筝飞得太快,“倏地便没了踪影”。望着空荡荡的天空,“我们”都哭了。“我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在放飞风筝的场面,是作者一生的记忆,也是一场集体记忆。
  “我们”一起找风筝——那就是一次酸甜的记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该是怎样的一番寻找啊。一处寻找,没有;再到一处,没有;不停赶往前方,没有;总是在希望与失望中徘徊。就像电影中发黄的旧影像,一幕幕出现,又隐去。“我们”失望得低着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子,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个地方是我们平日很少去的地方。这是作者唯一的一处景物描写。这样一处美丽的地方,给“我们”带来了信息,又一次燃起了“我们”的希望,“我们”不甘放弃,继续奔去,言语间依然充满希望……
  “我们”,有“你”有“我”,不是一个人的童年记忆。这真是一个出人意料却很平常的词语。读到课文结尾处,笔者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大呼小叫,千呼万唤,还不如重新做一个风筝算了,再说“我们”做风筝也不费力。大家认为呢?
  想必是写着“我们”名字的“幸福鸟”是“我们”大家的希望,玩了大半天,已经如影相随了,已然成了好友一般。好友“走散”了,怎么能随意丢弃呢?继续找寻风筝,不管找到找不到,也不管是否破碎,最重要的是那一回放风筝经历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印迹。
  记录着伙伴们的儿时生活,难忘的也许不是那只风筝,而是玩风筝的人——“我们”。
  《太阳》:曾经,距离太阳的理性世界有多远
  抬头,就能看见太阳。但是,我们对于太阳的理性认知却不多。
  人类对于太阳的好奇与探索从未止步。战国时期列子的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里,两小儿从大小的视觉与冷热的触觉上,争辩早晨和中午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稚嫩的童音穿越千年,依然回响在耳畔,从未停歇。事实上,科学是不能光凭视觉与触觉去感性认知的,它需要理性的科学探索和真实准确的科学数据。课文《太阳》从“远”“大”“热”三个方面纠偏着我们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间的巨大距离。
  太阳有多远?
  在古时候的神话传说里,这距离仅是一箭之遥。动人的传说引领着我们愉悦地走进了课文的阅读。“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其实”两字,冷静地拽住我们浮想联翩的感性思绪,连续三个数字的具体描述,“如果步行”“就是坐飞机”的两次假设,让我们一下子回归理性的世界,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需要步行三千五百年,遥远得穷尽一生都无法逾越,传说里那“射出去的箭”应声而落——“这么远,箭哪儿能射得到呢?”
  太阳有多大?
  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者用数字“一百三十万”,与我们生活的地球比较,多么具有冲击力。地球,我们常常形容它是“广袤无垠”“幅员辽阔”“地域辽阔”,请把这些词语乘以1300000,致敬给太阳吧。笔者在想,倘若作者把“一百三十万”换成阿拉伯数字,让读者阅读时,停下来数数后面有多少个零,是不是更能形象地感受到列数字的震撼?
  太阳有多热?
  “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钢铁也变成汽,这样的假设特别的形象——我们见过100摄氏度,生活里我们无法感知6000摄氏度的情景,但想象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热度熔化一切的凶悍。那中心温度的两千五百倍,是什么样的温度?说得很含糊,恰恰就是这般没有具体说,倒更显准确,余味袅袅。也许,这个体现倍数的数字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换算一番,那是——15000000摄氏度,一千五百万摄氏度!作者就是如此巧妙地运用列数据、作比较、作假设等说明方法,让我们走进了科学的理性世界,客观准确地认识了“其实”“实际上”的太阳,我们怕是终生难忘这样的数据了。
  课文从多个方面,用客观、冷静、简洁的科普语言,给我们描述了“有太阳才有植物”“有太阳才有动物”“有太阳才有我们”“有太阳才有云啊雨啊雪啊风啊”,在文字里蓦然转身,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里的“风花雪月”都来自太阳的慷慨赠予。“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难怪,刘慈欣笔下的未来人类,宁愿带着地球,花上百年迁徙,也要再次找回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
  好的科普文,好的讲述方法,就是能让理性的科学知识自然又深刻地走进读者的心里,培养起理性的思维和对科学的兴趣。不是吗?
  抬起头,太阳依然在,却不是阅读前的那一轮——理性,让我们的了解更清晰。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中创区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表梳理清楚实验过程,学  会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写清楚实验的经过;能把观察实验变化时自己的心情、想法或发现写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互相欣赏评价习作,分享留心观察带来的新发现,能从是否写清楚实验过程、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评价欣赏他人的习作,能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唤醒已有经验,
经典古诗文是历经历史的筛选而沉淀至今的文明精华,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 ,其价值历久弥新。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让学生在此时期记诵经典名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将会对其打下一生的烙印。基于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经典古诗文的诵读教学,更要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写作中,达到以诵促写的目的。  拓宽视野,熟读成诵  依托教材,选取诵读素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的批注示范,掌握批注的基本方法:在哪里批注,怎么批注。  2.学习课文中三个含生字词的重点句子,练习用多角度、变角度的思维方法去做批注。  3.通过批注閱读,了解课文内容,受到一定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谈感受,引入批注方法的学习  师:请读课题。  生:牛和鹅。  师:读得很准确,举起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  (生书空课题)  师:再读一次。当你读这个课题时
相比人教版教材,统编本教材对于写字教学更为重视,从教材中给出的一年级生字笔顺、新笔画学习序列,再到《教师教学用书》中较为详细的写字教学提示,给一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引领和操作支架,有利于写字教学效益的落实和增进。  但细细考究一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在写字教学提示的系统性和精准性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寻。  一、探寻教学提示前后呼应的系统性  一年级上册是写字教学的起
文本解读  《怎么都快乐》这篇课文是著名儿童文學作家任溶溶的作品。它是一首小诗,全诗充满了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所描写的又都是孩子们熟悉的游戏。这样的一篇课文一定是孩子们非常喜欢阅读的。  这首小诗写到了小孩子非常喜欢的多种游戏,有适合一个人玩的,也有适合两个人、三个人玩的,还有适合四个人、五个人,甚至适合许多人一起玩的。这些游戏名称学生并不陌生,玩法也都很清楚,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
一、联系策略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大辞典》里,“联”的解释为“联结,联合”,“系”的解释也为“联结,联系(多用于抽象事物)”。联系,就是彼此接上关系。“联系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时能通过上下文(包括其他补充阅读材料),凭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等手段,结合生活实际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去思考,从而获得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童本阅读种子课程中构建联系策略的意义  1.基于种子课程在童本阅读课
几年前,我连续做过两次调查,结果惊人地相似。新学期开学,我给孩子们一周的时间通读整册教材,然后投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第一次,诗歌和古诗为零票。第二次,诗歌和古诗依然为零票。两次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孩子们不太喜欢诗歌,一般不会主动去学习诗歌。平常生活中同样如此,孩子们抱着的课外阅读书籍多为童话、小说、故事,而鲜见一个孩子整天抱着一本诗集去阅读的。为什么?因为诗歌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
文本解读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旨在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学习经验。  第一板块是“识字加油站”。通过玩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要求会读字音、认清字形,需要识记10个生字,指导学生结合图片认读生字,通过形近字辨析识记生字。并认识“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7种玩具。  第二板
推荐语:  谭姗姗,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语文老师,热情、阳光、清秀、灵气。她出生于教师之家,儿童时代在外公和妈妈的教育情怀、育人经历的耳濡目染之下,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教师梦。  她的语文课时而激情洋溢,时而行云流水,与孩子们的交流水乳交融,游刃有余;她的语文课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满意,同行们认可。  她做过70多次公开教学,勤勉与磨砺,换来了教学水平的完善和突破;她参加过各级各类教学评比,历经挑战,收获了
20世纪之前的很长时间,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在介质中运动的任何实物粒子的速度都不可能超过介质中的光速,并且匀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是不可能辐射电磁波的。但1934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切伦科夫的发现却从根本上颠覆了之前的认识。实验发现,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穿行时会发出一种淡蓝色的微弱可见光。后续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透明介质中穿行的高速带电粒子当其速度超过介质中的光速时会产生辐射,即后来被命名的切伦科夫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