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笔,建构“大师阅读”的语文课堂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师阅读”的语文课堂指的是选取文学界和评论界普遍给予好评的经典文学著作,让学生加以阅读,并对该作品进行整体性研究,形成系统认知的语文课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能合理建构“大师阅读”的语文课堂,则能促使学生积极开展个性化读写活动,让学生在优质化文学作品的引导下积极展开阅读,进而有效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一、由点及面,多元整合
  学者胡崇海在研究如何推广“大师阅读”时提出,借助大师阅读能改变学生碎片化阅读、肢解性评讲等问题。在大师阅读的语文课堂中,能让学生由点及面,将各个专项主题的作品结合起来,将书本读薄、读精。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若能从经典作品入手阅读,能令学生充分体会什么是优秀的写作风格,如何独具匠心地进行结构安排,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水浒传》是著名作家施耐庵创作的名著,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学生开展“大师阅读”项目时所要攻克的难关。然而,《水浒传》这部作品篇幅恢宏,人物众多,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阅读完毕,并對其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可以将《水浒传》中的某些篇章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深入阅读,然后让学生以其中的人物为辐射,阅读《水浒传》的其他篇章。
  如可以指导学生精读《智取生辰纲》,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学生对杨志的性格特点进行了分析,杨志将生辰纲看成是自己东山再起的赌注,故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生辰纲。但是,也正是因为其太在意生辰纲的安全,对同伴过于苛刻,最后被吴用从内部突破,将生辰纲劫走。教师可以让学生由点及面地阅读,尝试用类似的方法分析林冲、鲁智深等其他水浒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尝试总结作者创作本书的意图。
  教师要注意的是,大师阅读不是将一堆经典作品堆积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阅读,而应该与某篇精品解析结合在一起,从某篇文章扩展开来,让学生借助学过的方法展开拓展阅读。这样能让学生在展开大师阅读时有的放矢,知道该从什么方向入手进行分析,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二、知人论世,拓展视野
  学者蒙田曾经提出,自己在创作一本书时,自己就是这本书的材料,而学者佘树森也曾经提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就是散文的思想和意味。由此可见不少作品中都体现了强烈的作者个性情感,在阅读时如能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则读者必然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思想。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尝试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灵历史,从而更好地探究文本。
  在学习了《范进中举》一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阅读大师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并尝试采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分析文本内容。学生在阅读《范进中举》等文本片段后发现,作者笔下的社会是荒诞的,作者采用了夸张的笔法描写了人们为了追求科举和功名而展现出的疯狂状态。作者的这种创作方法和其身世有一定关系。作者吴敬梓曾经亲眼看见父亲因为不善于巴结自己的上司而遭到了罢官的下场,事实上,其父曾经捐献了自己的俸禄用来扶贫、支持教育事业,是一个大大的清官。后来,吴敬梓家道中落,在此过程中也看清楚了不少人情冷暖,这使得其对于社会面貌有充分的了解。作者实际上是将自己看到的所谓“上层人物”徇私舞弊、昏庸腐朽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用更形象的语言展现出来。作者为的是引起世人的警惕,让人们在看到其荒诞性的同时想到要改变现状。
  知人论世的阅读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型的阅读方式,能让学生站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文本,尝试和作者进行情感共鸣,在这种语境下的阅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在“大师阅读”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要尝试沟通大师本人和文本,巧妙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展开阅读。
  三、读写结合,借鉴交融
  学者王荣生提出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语文课堂中几乎没有写作教学,这致使学生无法让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建构“大师阅读”的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大师的作品进行仿写;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撰写评论性文章,尝试更理性化地展开阅读鉴赏。
  在学习《杨修之死》后,教师让学生积极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篇章,并尝试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学生可以分析作者如何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仿写;此外,还可以用文章写下自己对《三国演义》的评价。
  学生积极投入到了读写结合的活动中,例如有学生对杨修这个人物十分感兴趣,以《杨修为什么不得不死》为题目,写下了自己在阅读文章后的理性思考。该学生在文章中提出:“杨修的死,是因为其太聪明了吗,又或者是因为其恃才傲物吗?我觉得不是,恰恰相反,杨修的死是因为其太笨了,他虽然智商很高,但是却缺乏情商。杨修虽然能摸透曹操的心思,但是却不能善加利用,最后成为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曹操选择了曹丕当自己的继任者,但是杨修却站在了曹植一边,曹操自然知道杨修十分聪明,为了保护曹丕,杨修不得不死。”
  教师不必强制安排学生写作内容,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个性化写作,让学生尝试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展开练习。这样学生会有更大的学习兴趣,读写能力也会提高。
  四、专题研究,博观约取
  研究性阅读也是在构筑“大师阅读”语文课堂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各种主题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可以就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展开分析,也可以用故事改编、演讲作家生平事迹、制作和作品有关的宣传海报等方法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让学生将阅读推进到更深更透的境界。
  在学习了《香菱学诗》一文后,学生对旷世名作《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鼓励学生展开阅读,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红楼梦》博大精深,大家不如选择一点切入其中,尝试做一个专题研究。”同时,教师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可以切入的点,给学生启发,让学生可以有所选择。如可以从《红楼梦》的人际关系入手进行分析,可以从宝黛的爱情入手进行分析,可以从酒令等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如有学生便尝试以《香菱学诗》为切入点,说《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性格。“香菱要学作诗,为何找了性格相对孤僻的黛玉呢?从这一点其实可以看出,林黛玉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冷漠,若是所谈内容投机,林黛玉便会视其为知己,畅所欲言。这从林黛玉教授香菱作诗便能看出端倪。”
  作家曹文轩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选择那些“打精神底子”,并且“有文脉”的书籍,这样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借鉴。“大师阅读”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获得人生经验、美学熏陶和社会体验,而经典的“大师阅读”作品大多是至善至美的作品,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感受人性美,体会生活哲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226215)
其他文献
通过对贵港市本级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审核,发现目前贵港市事业单位存在职能划分过细、人员过多、政事不分、交叉重复、职能弱化萎缩等问题。分析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
一、丰富阅读内容  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创设情境时,必须要立足教材的文本、关注课文的细节、剖析故事的内涵,这样才能够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课文中的世界,体验到语文阅读的无限魅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能够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精神营养和启发意义。  阅读的方式很重要。第一,充满感情的朗诵。 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朗诵,然后由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集体朗诵或者单独朗诵,教师要注重学生
作文,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写作,是中小学师生心中长期的隐痛。在高举应试大旗的今天,为了谋得高分,老师又不得不去教,学生又不得不去写,这是多么无奈的痛!在教得无法,
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还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会选择一些对自身发展和学习有益的书籍阅读,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同时,学生也会在课外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并能坚持下去,使这个群体的整体阅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本从而真正实现高效呢?结合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导入新课,进入文本的初步阅读中  新课的导入一般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开场白,它既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很好地烘托课堂气氛,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规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小微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是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本文以九龙坡小微工业为对象,简要介绍了九龙坡小微工业企业发展特征,并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