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事(下)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文革”,看起来书禁甚严,几乎所有图书都被打为“封资修”加以查禁,甚至化为纸浆。但谁也没想到,这场横扫 “封资修”的“大革命”,恰恰变成了一场“封资修”的大普及。
  这场“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除毛泽东和他信任的少数人,“革命”之初,从上到下原有的各级领导、各级机构都不知道这“革命”如何进行。 “第二号人物”刘少奇不好公开说“不知道”,只好婉言:“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那时,中共政治局七常委中,至少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势下被绑上“战车”的。林彪知道多少,大可存疑。一切都由毛泽东这位“退居二线”的领袖一手操纵。在第一线工作的,从中央到地方,因无从预测“革命”的走势,动辄得罪,几乎统统被打倒——这看来是毛所预期的。于是,各种自发成立的“革命群众组织”便大行其道。被领袖煽乎起来的“造反派”,虽高唱“抬头望见北斗星”,其实也望不到,同样不知怎样做,便根据“两报一刊”的文章或“中央文革”几个人的口头讲话,半蒙半猜,各行其是:批斗反动权威,批斗各级干部,批斗他们认为的一切“牛鬼蛇神”:剃阴阳头,泼墨水,挂牌,抄家,设“牛棚”,刑讯,进而进驻各级党政机关,夺取公章,宣布夺权——就像阿Q所理解的“革命”一样,“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这看来也是毛所预期的,他就是要在这个混乱中看一看哪些人可靠,哪些人则否。
  一切秩序都破坏了——据说这叫“革命的秩序好得很”——一切禁忌都归于失灵。若就读书而言,过去的什么“禁书”,什么“级别”,什么“内部”,也一概作废——“和尚动得,我动不得?”
  记得“文革”初期,因一位同学在华东局工作,曾在他那里看过劫后的图书室。“灰皮书”、“黄皮书”,当时所谓“内部发行”者,大体都不见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的线装《金瓶梅词话》,零零落落只剩下几册,大约是匆促劫掠后散落的遗存。这些书后来在青年学生中颇多流传。譬如世界知识出版社“内部发行”的威廉·夏伊勒所著《第三帝国的兴亡》, 便在大学生中风传一时。希特勒怎样依靠“群众政治”上台,被津津有味地私下传播。“小将们”从中学到了什么,难言之矣,只能说,公开的极有限的阅读与私下的无遮拦的阅读,构成了“文革”时期一种特殊的阅读状况。这同“文革”前高层的无遮拦阅读与低层的极有限阅读,相映成趣。所以,在整个“文革”中虽然一直在高喊“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从阅读领域看,也仅是场面话了。
  我在被关“单间”的时候,因为要“闭门思过”,桌面上始终放着四卷合订本《毛泽东选集》,但因实在觉得厌气,在工宣队员和“革命群众”都去开会的时候,不免从被子里拿出另一些书——如《唐宋名家词选》之类——来解闷儿。革命“小将们”虽然开会时要领读《毛主席语录》,批斗时要高呼《毛主席语录》,但从他们平时的交谈中却不难知道他们传看的是另一些设法弄来的书籍。
  “文革”中的读书,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就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倡导者每每一时反对某种现象,一时又自己践行曾经反对过的现象。举例而言,“文革”前期,是坚决反对“影射”的。于是到处抓“影射”,《海瑞罢官》是影射,《燕山夜话》是影射,《三家村札记》也是影射,连带着各省报刊上的杂文专栏几乎都被指为影射,“挖”出了大大小小无数的“三家村”、“四家店”。我的一位朋友徐震,翻乐府诗翻出了一句“公无渡河,公竞渡河”,于是用了“公今度”作笔名,这时也被指为要“攻击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整得呜呼哀哉。甚至刚刚当了“文革小组顾问”,成了中国第四号人物的陶铸,一眨眼,又成了中国最大的“保皇派”,他的杂文集《理想,情操,精神生活》也变成了“影射”“黑话”的大超市了。不但大人物或小名家,就连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笔记本也都在监控之列。在我还没有被关单间的时候,工宣队一位师傅忽然来找我,拿了一本笔记本,里面有一些诗词,既不说谁是笔记本的主人,也不说此人有什么背景,更不许问,就让我看看里面有什么问题。此事颇令我踌躇。诗无达诂,求之过深,可能入人以罪;含糊了事,又可能被指为包庇。所幸一看,全是常见的唐诗宋词,这才松了一口气,告诉工宣队,何诗何词为何时何人所作,不过抄录而已,就此交差,而工宣队师傅也终于吐露,是一家工厂审查一个青工,看不懂这些劳什子,以为有什么“影射”或“黑话”,拿到大学来“鉴定”的。此虽小事,也足见那时风气。
  按说,经过这番整肃,神经已经异常过敏,应当再不敢“影射”以投罗网了吧,但是不然,到了“文革”后期,当初大批别人“影射”的,自己却大搞起“影射”。
  “文革”后期,同读书相关的事,最著名的大约是“评法批儒”与“评《水浒》”了。“批儒”有毛老人家“孔学名高实秕糠”的诗句为据;评《水浒》也有他的指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这些话一出来,立即被演绎成了一场场运动。“评法批儒”名为批林,其实谁都明白是要批周,而评《水浒》,反所谓“投降派”,矛头指向则是从新起用不久的“邓大人”。那时京沪两地写作组的各种文章早已锋芒毕露,只是谁都不肯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这是赤裸裸的影射。如果毛泽东即有此意,那么是毛泽东带头搞影射,但据说毛泽东晚年,视力不佳,就是为他印的大字本,看来也很吃力。要人帮他读古代辞赋、小说之类,身边护士难任其职,于是特请北京大学一位教师为他读。据那位教师说,上面那两段“指示”就是在听读之际的随口评论,并不觉得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果真如此,那就是发动评《水浒》那批人在大搞影射,而这批人正是文革初大批别人影射的人。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滑稽。
  仔细想想,农民革命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并非毛泽东的发明,因为斯大林和鲁迅都有类似的见解在前,而毛泽东对小说的评论也大多喜欢同阶级斗争拉关系,如《红楼梦》是写“四大家族”之类。这些评论,随意性甚大。若按评《水浒》的逻辑,是否也可以说《西游记》“好就好在投降”呢?大闹天宫的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又被观音菩萨招安,保着唐僧,对自己过去的兄弟大打出手。是不是也算“修正主义”不好说,但至少是“叛徒哲学”吧,但毛泽东却在“今日欢呼孙大圣”呢。看来,评《水浒》也只是一种影射而已。这种影射是毛的本意还是江青、张春桥等人的借力,我等凡人就很难讲得清了。
  读书的事,有时也会弄得这样鬼影憧憧。
  (作者为新华通讯社高级编辑、《瞭望》周刊原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沈飞德
其他文献
我与吴祖光渐渐熟悉起来  在“文革”期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口号,叫“抓革命,促生产”。在干校迁到宝坻县后,在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同时,就是种麦子和种下麦子后的田间管理。另一方面,为了让我们这批臭知识分子在农村“扎根”,就得尽快把校舍建起来。就在我们三连所借住的南清沟西南的五里地外,有一座废弃的砖窑,军宣队觉得可以废物利用,决定抽调一个排去整修废窑烧砖。烧砖既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最后,这个
期刊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
期刊
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  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期刊
台湾“中央社”主动邀请   大陆工作会主任登门会见  1998年3月 3日,我收到台湾“中央通讯社”邀请我率领《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函件。我从1993年春奉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曾多次率领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欧美亚非等许多国家,恰恰近在相隔一条海峡的祖国宝岛台湾,没有机会前往一睹芳颜。所以,当我接到台湾“中央社”主动发来的访问邀请函,非常高兴,非常珍惜。当天,我就把邀请函交给报社安排出访的部
期刊
说明: “遗嘱”写于1969年12月14日。据巴人(王任叔)手稿抄出,个别误字在[ ]内标注。  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十二日,三次突然晕倒,大便失禁。第三次情况相当严重,耽时至十一时,尚未十分清醒,此后如何,很难逆料,为此写了几句话于后。  1、我的案尚未定下,自然是我自己最关心的,也是我亲属所关心的。我确已坦白交代了我的政治问题,除已交待的以外,再没有与国民党或国民党分子有所勾结
期刊
1971年,我正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三所大学合办的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地处奉贤,滨海,堤外一片荒地,近海是芦苇滩。干校就在这片荒地上。附近还有好几处“干校”,市直机关的干校也在那一带。“干校”虽有学校之名,其实只是把一些斗也斗过、批也批过、终于无法“定性”的人,或先前已经处理、又未发现新问题、但始终信不过的“另类”,放到那里,派一些工宣队员和“积极分子”监管起来,从事体力劳动,省得
期刊
编者按:王安忆,一位享誉文坛三十载的著名女作家,从早年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海派文学,她在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且数量丰厚、题材多样。与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旺盛的创作活力相比,王安忆面对媒体却十分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特立独行,埋首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本文取自上海电视台曹可凡先生对王安忆女士的专访,带领读者进入她的内心世界。编者对录音整理稿略作调整增删。  文学“基因”  王安忆1
期刊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定于1926年1月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鲍罗庭在派遣代表团赴苏一事上发挥了主要作用。1925年10月2日,胡汉民携女儿胡木兰与秘书朱和中、李文范,以及副官杜成志一行乘俄国轮船赴苏联。  胡汉民的出使很像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博士考察团到苏联:他们都要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代表大会的重大问题商之于共产国际。胡汉民是以国民党代表的身份到莫斯科的。不过他同鲍罗庭日益恶化的关系等种种因素使
期刊
《世纪》杂志是1993年在文坛前辈萧乾和冰心倡导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20年过去了,这本双月刊已经发刊120期。作为一本文史类刊物,在当今传媒日益发达,出版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能够独树一帜,能够在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契合点,能够为读者所喜爱,还曾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实属不易!  《世纪》内容以刊载亲历、亲闻、亲见的“三亲”文章为主。按照现代心理学和
期刊
1992年,苏州市政府主办了一个围绕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会议,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老领导来座谈,我应邀参加。在那个会上,我遇到了1958年主政苏州的那位老市长。我是苏州人,也一直关注苏州的人和事,所以我是认识他的,他也认识我。当时这位老市长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人,满头白发,见到我,就走到我跟前跟我打招呼,一脸愧疚地对我说:“阮老师,我很内疚,58年的时候是我坚持要拆掉古城墙,现在看来
期刊